Skip to main content

全腦分裂

接下來兩個月可能會越來越忙。若有題目應該多會出現在粉絲團,得忙過了之後,看情形再整理。blog 的文比較論述型,需要比較長的完整時間。

全球化是不是現今造成各國財政分配的主要問題喔?我覺得資訊化之後,不太是。不去找問題,把問題丟給時代總是個簡單的解決方法。解決長期來的財團與政治瓜分資源,對每個國家都很難。



亞洲週刊》逆全球化逆襲的警號

<The Guardians> 曾有一篇社論探討歐盟的概念。脫歐派認為歐盟是一個聯邦,所以英國可以跟歐盟討價還價。但是歐盟認為自己是國度,你要出去你就在自家外牆畫國界。正因為歐盟視自己是個國度,所以讓歐盟歐人民都有遷徒的自由,去哪都可以領有相當的社福照顧。歐盟確實不會干渉哪一國,哪一城,要不要蓋核電廠,要發展成財經城或農城。但是歐盟管基本人權的社會福利。也因此,就算是以國家來說,英國佔有歐盟 1/6 經濟體,英國的Wales 退化中的小渔村能收到歐盟的補助。該評論家指出,英國就像《動物農場》,認為大家都平等,但是有些人可以「更平等」。

ps. 曾經讀到一些留言。主文指出, Wales 有居民提出,脫歐派說脫歐就能給他們海域自主權,脫歐卻導致城鄉補助斷糧。海域就是沒有魚,不會因為海域自主就捕得到魚。
而脫歐派民眾的一段留言,脫不脫歐,小漁村本來就會沒落消失。
我其實蠻討厭脫歐派這種論調。明明自己把情況惡化,都要推諉給時代。一個本來就會沒落的小鎮,難道早點死會比較好嗎?難道不認為,有點錢,有點時間,也許能夠發展出特色小鎮?不給希望,就沒有希望。脫歐派喜歡詛咒光明。

從歐盟的結構比較可以看得出來,全球化其實追求的比較像是擴大平等。歐盟如果不把人權一致推廣到各區,棄鄉流動及過度集中的問題會更嚴重。這跟全球化的情形是差不多的。當人們有移動自由,有能力的人會想流動到資源比較多的地方。但是全球化可以讓貧弱的地方以低價賺取國際的錢,如果財政分配得當,例如中國提高人民基本薪資,進而保護本國企業,一個為自己國家著想的政權,是有可能從全球化提升生活水平,進而與已開發國家趨近平等。
藉由全球化雇傭各國的大企業,除了發薪水給各國員工,也有賺錢回自己的國家。高度發展國家的人民,可以買到較低價的民生用品,其實是降低消費。以國家的角度來說,已開發國家總體資產是「增加」的。

但是在國家總體資產增加的同時,卻有一大部份的人生活水平滑落。

再看另一個例子,過去被封為金磚四國的巴西。巴西也曾經得到各國的投資,但是現在的發展簡直是慘不忍睹,貧者依然赤貧。另一個案例,過去墾礦潮發跡的玻利維亞,如今也是極為貧窮。賣光了土地資源,人民卻沒有富有起來。

美國的中產階級淪落,跟南美的發展失敗,大概屬同一個原因,就是資源分配失敗,政商掌控資源,以致於財富增加卻沒有惠澤全民。

你要說這是全球化的錯嗎?簡單就玻利維亞的採礦歷史來說,如果沒有境外買家,礦能吃嗎?大家都要買回家屯嗎?當然不是。如果沒有需求,那些寶也跟土一樣沒有價值。當它有價值時,是政治問題讓庶民淪落,讓巨商跟貪官把資源及後代都搬到政治庇護國去。當你阻止全球化,就是大家都窮。

是不是人性就是,共窮就能和平相處;當有人比較有錢時,不是去成長,或是改善制度的不合理,而是焦土策略,大家都餓死,走孤立排外政策?

開頭提到「資訊化」,其實是資本密集的轉折點。

近代文明的富裕,應該可以歸功於工業革命。工業革命的特色是量產。原本手工的成品,可以減少人力,以更便宜的價格大量製造出來。初期物質極缺的時代,工業化似乎是人生的一種保證,例如日本就有終生雇傭制。
而這種一輩子當螺絲釘的「美好時代」,從現今的手機發展就可以知道,已是一去不復返。「量產」真正的意義,只是把以後賺的錢提前領出來。如果你只賣給自己的小鎮,賺的錢還不夠蓋工廠一間廁所,就市場飽和了。當交通發展得更便利,物資流通更快,工廠更可能短時間內經由新產品成為鉅富。直到大家都有了,都夠用了,工廠就沒用了。
過去交通不便,市場不通的時代,不容易看出來「飽和」的存在。

你以為補魚就是賣得出去。你以為工廠就是有工作。

當你用大船把魚都捕光時,當工廠工作消失時,你就以為自己什麼被剝奪了。
其實不是什麼被剝奪。魚來不及生。你知道的工廠因為市場飽和倒了。如果蓋新工廠,你要有新能力。只是資本家不想在成本高的地方蓋老工廠。一樣需要學習,老鎮的工人畏於新職缺,不明白開在他國的工廠需要的能力跟自己過去會的不同,自己過去在工廠製造的,已經把產品的未來都預提完了。對於時代的變化沒有意願去認識與理解。

對於停滯不動的人,你很難跟他說清楚,你把你的運用完了,該是往前走了。

資訊化何以能夠成為資本密集的轉捩點?
因為資訊化大幅降低成本,也跨越了疆界,讓人與人之間的需求與合作更容易找到對口。很多時候,需要的事物並不是「不在」,只是「搆不到」。資訊化打破了資本與訊息的壟斷。在資訊化時代,人們更有可能抵抗巨型資本。資訊平等,實體交通平等,加上之前的工業化,這些全都是全球化的影響。

全球化其實能力在強化「平等」。

當全球化造成差異擴大時,更該檢討的不是全球化,不是走向孤立主義。而是開始解決自己國內造成不平等的原因。

過去資訊不發達的時代若要成立跨國產業,你要有錢可以找到市場,付得出物流及遷移費,賣的只有實體物品。你沒有一定的資本門檻,不可能找到更大的市場。

但是資訊時代很明顯打破門檻。你不見得需要賣實體,也不一定要頂尖產品。你只要找得到「被需要」的理由就可以了。會做機器人的工廠,也不見得能賺得比樂高積木多。你要找到市場,也許只要上網多研究篩選,可以快速聚焦於有利範圍。的確,大資本家也是可以用資本化把弱小的產業買下,但是這個時代重要的不是物質,而是創意。買創意的效果很難說會比過去買工廠好。最明顯的案例,產業界及玩家常取笑 EA 是經典毀滅者。很多經典遊戲團隊被他們買下來之後,產品都倒了.........。管理創意的還真不是錢。而圈養很可能直接把創意捏死了。你買的是一個產品線的未來,還是一群工程師,這真的很難說......。資訊時代,錢不是萬能。

也就是說,在資訊時代,與其抱怨沒有工廠養自己,自己出來打死那些老闆可能更有機會活下來。多元化之下,抱怨發展落後區搶走工作,是怠惰於只剩「當年勇」的好漢(?)。

全球化並沒有造成不平等;它的本能是平等。不平等來自於特權的利潤分割,及僵固待宰的羔羊。你不想往前走,不跟上時代的人就會被時代拋棄。過去日本武士是個職業,現在日本武士只會失業。啃老族及酸民也都認為世界不公平。

一個全球停滯人口發酸的時代,盡量避免拿全球化祭旗,跟市場規模過不去。越是建立壁壘,越會顯出神通廣大的人有特權能跨過壁壘,在一堆把自己關在牆內餓死的人成群之中,成為高不可及的巨富。
特權最愛壁壘。
特權超愛八百年智財權保障。
愛蓋牆的庶民看不到牆外的自由,自願成為特權跨越者的奴隸。

不只全球分裂,該算是無知者的全腦分裂。

聽首醒腦歌吧~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