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區在台灣造成頗大的困擾。不如先比較一下中西商區的差異吧。
大溫哥華區原本發展比較洋式,大致在每一大區會有一小圈的商店。商店區純粹商店,居民不太喜歡住在附近。商圈附近比較容易聚集流民。也因此洋人城郊是犯罪比較多的區域。
華人比較傾向住商混合,商業難免會有髒亂複雜的人們,但是犯罪者整體比例低。犯罪意圖也會被削弱。華人的城市比洋人城市安全得多。
洋人的住所通常遠離城市,商圈都有大停車場,人們開車上班,蠻不可能遇到車沒地方停的問題。直到超級城市出現,公眾交通建設會發展得比較可靠而密集。洋人喜歡寧靜的生活,越住越郊區,土地不值什麼錢。在超低度開發的地方打造自己的天堂,「巧手」是最被人稱讚的能力,(相較於華人的「書香」,與洋人貴族的「氣質」,)男性很會修理房子園圃,修理機具;女性很會烹煮,縫製服裝家飾。罪犯很少想晃到住宅區。一來,很有可能偷不到什麼值錢的東西,漂亮手作都不值錢。二來,偷兒強盜很少是專程開轎車出來行搶,而是晃到臨時起意。在偏遠的住宅區要繞到值得偷的地方很耗油,偷到東西能扛到哪?走路的話會遇難吧.....。所以住宅區犯罪率很低,生活品質頗高,門也不太上鎖。
貴族生活應該是歐洲比較看得到。中古世紀是封建貴族制。貴族有封地,收周圍農人的貢品,有危難時開城保護農人來避難。商圈也在城內。但是也有經營不好的時候。農人沒錢交貢,無力消費。城中商業沒落,居住變得不方便,貴族越來越收不到錢,就會逐漸變成沒落貴族。這時,什麼都不會做,連經營也做不好的貴族,就得拿出自己所剩不多的優勢──學識──去吸引其他貴族,拯救自己家族的經濟問題。以現實面來看,為什麼公主都等待王子?王子都追求公主?這個前提本來就不浪漫。權謀的社交生活,窄化的自由戀愛。
華人的書香只會出現在官宦世家。有錢養得起讀書人的另一個階層是商人,商人地位很低,就算飽讀詩書也很難被稱作書香。古書描述的雕樑畫棟,極品奢華,多是皇帝為中心的權力階級,在皇帝消失之後,模仿那些奢華來墊高自身地位的變成有錢人。錢,而非學識,成為華人地位的象徵。沒有奢華生活的族群,看起來是「沒有生活」。華人喜歡聚集,卻不太有互助的功能。接受住商混合的生活,品質並不太好。努力存錢,節儉為要,沒有施與,屯著金礦過著兩袖清風。
羨慕著洋人有旅遊,有花園,有餅香,有樸雅的生活,但是自己都不去做,而是去買,錢永遠都不夠。
雖然現代洋人住宅區不是那麼深山野嶺,基本上概念是差不多的。除非有像我一樣超級無聊的好奇心,(我的自助旅行最愛坐遍公車,連司機都想問我怎麼不下車,)沒什麼人會去逛住宅區。
華人的生活是「差不多就好」,洋人是比較權責分明。我並不喜歡模糊不清趁機佔便宜的文化,美其名說身段,實質上是降低效率。唯有愛走後門耍權術的人,最愛這種模擬兩可。反應在市區規畫上,華人會選擇住商合一,洋人傾向住商分離。這也導致如今在商業區的處理上,台灣比美加要來得複雜得多。台灣的住商混合造成商業嚴重受限於環境,無法極力發揮其開創統合上的長處。本篇就以洋式的住商分離概念為主來談「活動」。
也許是住了數年的歐美城市,我的生活概念也深受西方文化「即時行樂」的影響。我認為活著是該有活著的品質,而不是花一輩子賺進無法填滿內心空虛的錢。台灣新生代的感受應該跟我差不了多少,因為他們如果沒有後台金主,畢生不吃不喝搞不好也買不起台北帝寶的一間廁所,還是台北市的一間臥室。傳統的五子登科變成超現實的金錢天文數字,背負不起的理想不得不隕落。反正什麼都付不起,不如好好生活吧。
所謂的「好好生活」,應該就是工作時充滿熱情,休息時玩個痛快。也就是說,有工作,也有休息。不是過勞死。
商區也一樣,需要有工作,也要有休息。休息時好好改頭換面,工作時才不會年復一年的一成不變。去年十一月選錯時間去大溫,去歷史文物館遇到封館,去向來人潮擁擠的白石鎮也是休市,他們都為迎接聖誕節做準備。
大溫商圈有很明顯的淡季。在下一個旺季前兩個月,有很大比例的商店會進入整修狀態。(不包括牙醫,美髮這類。)調整風格以配合產業方針,例如時裝業有年度或季度的風格與方向,整個店內展示改變架構,不只是換換衣服套上模特兒而已。不論這樣的場地投資是否保證提高收入,成果必然能帶給顧客新鮮感。(而不是「這間去年來過了,跳過去吧。」)
大溫的旺季人口外流嚴重。大溫算是商業城,平日時段有當地人及商旅可以維持自足。裝修期犧牲一點穩定收入,(並不是反正沒得賺錢,乾脆關店好了。關店裝修還是有代價的。)旺季時再投資商區舉辦活動來吸引大量顧客。洋人商圈屬住商分離,只要商家自己談好就好,需求迴避都比較一致。
例如清出停車廠邀請遊樂園旅團前來住駐,(像小型劍湖山遊樂園,很常見,都是可拆走的。)舉辦街頭籃球,輪鞋曲棍球,街舞等。若是旺季跟節慶有相關,則會有節慶設計風格。例如BC省有紀念英女王的 Victoria Day,適逢春天種花季節,街頭店家會擺很多花飾,許多店家也會另設小區賣花卉盆栽或種植器材。國慶日會有一系列遊行,園遊會及展場活動。父親節有全能爸爸比賽。聖誕節有聖誕老人陪你。
除了商區規模的活動,城市也會接受申請或主辦一些活動。例如,溫哥華市在暑假有封街活動。為期兩個月,週末都是封街舉辦活動。例如巴西週可以看到森巴嘉年華,韓國週可以看到太鼓,台灣週可以看到夜市,球季週,手藝週等活動。也有不同地方的免費及收費公演,例如春天有鄉村音樂節,爵士音樂節。 例如萬聖節有百鬼夜行,
就算是全年熱鬧的區域,也會進行淡旺季調節。而調節的動力就是活動。非常多活動可以把一些阿宅們拖出門,(其他非阿宅可能照例開遊艇,跑越野車,玩極限運動去了。)這些活動都會進行地區性宣傳,例如地方報紙在旺季就會有塞滿滿的活動版,一些比較有心的還會給報導介紹去年的活動概況,順便招攬報名者。例如萬聖節有猛鬼限定團。
由政府單位核定的部份,例如出借公共區域路權或是廣場,由申請單位自行規畫區域內活動及商業收支。那些活動有收費型及參與型。例如有一次德國聖誕節區我是去得蠻傷心的...... 買門票進去花錢....。好吧,至少是德國人做的德國香腸.....。參與型例如要收報名費的選拔賽。另一類型是政府邀請演出者或活動,並規畫短期攤商租借。特殊時期的攤商比街頭固定型的商店來得賺很多,政府也可以調節租金作為城市收入。型態像高雄五月天跨年演唱會場,在演出前場外有臨時夜市,那些夜市一定賺爆了,付得出來的臨時地租想必也相當了得。這些臨時攤販的確會排擠到當地商家,但是由於活動的帶動,本身就及引非常大量的旅客,對當地商家也是有利的。(再說,加拿大的土地是政府的。要怎麼用,私人經營者很少有權利說什麼話...。)
相較之於台灣百貨業的旺季主題多落在折扣,環境本來就擁擠不適,搶購人潮的擠入使設備更形缺乏,也就是走削肉割骨,薄利多銷的型式。台灣商區對環境的投資相形之下小很多。為了因應折扣期的現貨,或者是店租貴想把商品擠多一點進店內,櫥窗設計也很不長進,潮流眼光大有問題,店內擺得很像倉庫。店老闆想的大概是,只要人多,就會有人進來翻,即使缺乏潮流意識,最普通常見的設計總是會來一些不挑的人進來買牌子。
我認為這叫做商業的不長進。不製造機會,也不把握機會。這不該叫商業,了不起叫物流業。沒有商業的眼光,沒有遠瞻性,也沒有尊嚴。
我很喜歡商業,它不只是這樣。
對城市來說,這樣的商業像是支付利息的長期貸款一樣。不會開創價值,只帶給城市零頭利息,及人口大量湧入的環境負擔。
以大溫為例,藉由活動調節的商業,可以帶給城市多種樣貌。商圈很少打折扣廣告,通常折扣廣告是品牌連鎖店自己打的,目的以出清存貨為目標,而非增加銷售額的主力。便宜的東西在不同地方都買得到,不是在中級商圈,也可以在 outlet。以高級商圈的地段去搶那些撿便宣的客人就太笨了。而且經過大溫的生活洗禮,更看清楚何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洋人的商業以信用為主,(當然也有連信用都不顧的,例如雷曼兄弟,能這樣大幹一票.....的確,信用看起來不值錢....。不顧信用的不多就是了。)你在機場免稅店買的,不見得出了機場比較便宜,不然店租給誰付?在大溫店家招攬客人隨便給的試用品,成為台灣百貨週年慶的贈品。在台灣送你試用?門兒都沒有....。大溫 Boxing Day特賣日擺出來的,九成是過季很久了的商品。給你今年秋冬裝?怎麼可能~!你要看新潮,要多元豐富,一定要去環境投資大的商圈。那裡會給你用不完的衛生紙蕃茄醬,給你小朋友遊樂場及歇腳區,但是你不太常買得到折扣品。好眼光挑出來上架的好貨很多,看到滿意的最好馬上下手,下週來就沒有了。
好商圈舉辦的活動會讓旅客下次想再來。沒錯,這裡特指間隔較長才能來一次的「旅客」,而不是以節約開銷為目的的鄰街「常客」,也不是把開銷擠在短時間內釋放的血拼團。因為環境而回鍋的旅客,代表著他們願意為喜歡的環境品質支付相應代價,也讓藉由活動帶動人潮的商區,能有更多銀彈可以投資在環境及活動上。
前陣子新聞談論台北路跑活動沒太多價值,我就有點疑惑他們是怎麼估算的。難道是路跑時間到,那些參與者就長出來,待到路跑時間結束,在觀眾區吃吃喝喝的人們及參賽者就會瞬間消失嗎?活動對城市乃至對國家的效益,要從參與者踏出家門那一刻,或踏上國土那一刻開始算起。直到回到住宿那一刻才算結束。只要是「流動」就可以算入商業。並不是只有路跑周圍區域,在活動時間內的收益才叫效益。參與者及家人是怎麼搭交通工具過來的,他們早餐有沒有吃,路跑期間家人可能也吃吃喝喝,路跑結束後有沒有沿路吃點東西、買點禮物,有沒有順便繞到其他地方逛逛花錢,這些都該算在活動效益中。最簡便的估算方式是計算參與者。相信沒有城市會為十人封街。如果路跑跑道上就是擠一堆人,在城市內其他地方也必然有相應的消費。地方行政需要考量的或許是,當路跑租借頻率變高時,城市是否要進行相應規畫?例如常態車流引導,還是分散出借的路權位置。
能吸引到跨縣市乃至跨國參與者的活動,對城市來說一定是經濟的注入,它會是短期而量大。而常態性經濟活動常是傾向量小且佔較多城市資源。對於台北這樣的城市,我不僅贊成清理屯房,也贊成產業移出。產業及居住太密集,其實會扼殺城市進步的可能性。例如辦理刺激商業及城市收入的活動,就常遭到常態生活的抵制。但是越是沈靜的區城狀態,就會越走向遲暮,沒落是可預期的。住宅區不適合進入鬧區。住商混合只是短期讓建商好賣,長期會毀掉商圈。越是資源密集的城市,公眾交通及公共區域就越重要。不是私人豪宅庭院。
相較之下,高雄有很多可支配空間可作為動態經濟流入的可能性。
商業經營上,私人企業在高雄的經營能力恐怕是落後台北蠻多了。但是在城市佈局上,高雄的規畫比台北多出更多彈性及可能性。高雄不僅試圖從工業城轉型,若能改進當地的經營概念,我認為在動態活力上是可以跟台北相互競爭的。
獨大都可能是怠惰的開端。城市競爭有望打破公務員怕錯不怕腐的現況,加速台灣進步,脫離十數年來的停滯。在太陽花之後,台灣重新找到改善自己家鄉的動能,蠻重要的里程碑就是選了柯P這麼特別的台北市長。他的直率與透明化,帶動了其他縣市挑戰原已根深蒂固的利益鍵結。把黑箱曝光,修正成公眾能認同的合理規則。這些事大概是他們接任前想都沒想過的問題,確實不會列在選前政見上。而看似政見沒進展,卻實質協助區域去除長其以來難以確診的沈疴。可以說是比原政見更為重大的進展。許多城市因柯P的施政透明化及全民參與訴求,競相跳入這種可能腹背受敵也要昭顯清白與正當性的透明化行列,不也是城市競爭的意外好處嗎?
大巨蛋不需要商場,保留它的空地,可以給予經營者更多辦活動的動力。因為藉由活動帶動的臨時性商業規畫,對商業來說幾乎是賠率甚小,很值得投資的短租。又因為它是高收益短租,地權不會落在經營不佳的釘子戶上,也不會被變成處處如同一處的連鎖店光景。巨蛋經營者也會為了更好的短租收益,努力辦更吸引人的活動。
以活動為主導的商業模式,其實可以解決商業怠惰所導致的城市先佔利益所造成資源分配不合理的問題。商場建築目前對台北來說絕不是活絡城市的手段,頂多是給建商收租金而已。空間才是開創可能性的契機。
活動可免除削價競爭這類啃蝕品質的商業模式,正好可用來扶植文創及內容產業,培養全球競爭力。不論是藝術展示,歌手樂團演出,藝人去商店當店長或模特兒,綜藝節目主持人跨刀,相聲或是鐵獅玉玲瓏的幽默主持,能吸引更多人,就表示成長狀態更具國藝競爭力。台灣不大,但是台灣走到現在的開放,可以更向前走向成為中西文化交匯樞紐。世界才是台灣的舞台,台灣該以多種方式,至少活動就是蠻不錯的方式,培養走向世界的代言人。
華人的書香只會出現在官宦世家。有錢養得起讀書人的另一個階層是商人,商人地位很低,就算飽讀詩書也很難被稱作書香。古書描述的雕樑畫棟,極品奢華,多是皇帝為中心的權力階級,在皇帝消失之後,模仿那些奢華來墊高自身地位的變成有錢人。錢,而非學識,成為華人地位的象徵。沒有奢華生活的族群,看起來是「沒有生活」。華人喜歡聚集,卻不太有互助的功能。接受住商混合的生活,品質並不太好。努力存錢,節儉為要,沒有施與,屯著金礦過著兩袖清風。
羨慕著洋人有旅遊,有花園,有餅香,有樸雅的生活,但是自己都不去做,而是去買,錢永遠都不夠。
雖然現代洋人住宅區不是那麼深山野嶺,基本上概念是差不多的。除非有像我一樣超級無聊的好奇心,(我的自助旅行最愛坐遍公車,連司機都想問我怎麼不下車,)沒什麼人會去逛住宅區。
華人的生活是「差不多就好」,洋人是比較權責分明。我並不喜歡模糊不清趁機佔便宜的文化,美其名說身段,實質上是降低效率。唯有愛走後門耍權術的人,最愛這種模擬兩可。反應在市區規畫上,華人會選擇住商合一,洋人傾向住商分離。這也導致如今在商業區的處理上,台灣比美加要來得複雜得多。台灣的住商混合造成商業嚴重受限於環境,無法極力發揮其開創統合上的長處。本篇就以洋式的住商分離概念為主來談「活動」。
也許是住了數年的歐美城市,我的生活概念也深受西方文化「即時行樂」的影響。我認為活著是該有活著的品質,而不是花一輩子賺進無法填滿內心空虛的錢。台灣新生代的感受應該跟我差不了多少,因為他們如果沒有後台金主,畢生不吃不喝搞不好也買不起台北帝寶的一間廁所,還是台北市的一間臥室。傳統的五子登科變成超現實的金錢天文數字,背負不起的理想不得不隕落。反正什麼都付不起,不如好好生活吧。
所謂的「好好生活」,應該就是工作時充滿熱情,休息時玩個痛快。也就是說,有工作,也有休息。不是過勞死。
商區也一樣,需要有工作,也要有休息。休息時好好改頭換面,工作時才不會年復一年的一成不變。去年十一月選錯時間去大溫,去歷史文物館遇到封館,去向來人潮擁擠的白石鎮也是休市,他們都為迎接聖誕節做準備。
大溫商圈有很明顯的淡季。在下一個旺季前兩個月,有很大比例的商店會進入整修狀態。(不包括牙醫,美髮這類。)調整風格以配合產業方針,例如時裝業有年度或季度的風格與方向,整個店內展示改變架構,不只是換換衣服套上模特兒而已。不論這樣的場地投資是否保證提高收入,成果必然能帶給顧客新鮮感。(而不是「這間去年來過了,跳過去吧。」)
大溫的旺季人口外流嚴重。大溫算是商業城,平日時段有當地人及商旅可以維持自足。裝修期犧牲一點穩定收入,(並不是反正沒得賺錢,乾脆關店好了。關店裝修還是有代價的。)旺季時再投資商區舉辦活動來吸引大量顧客。洋人商圈屬住商分離,只要商家自己談好就好,需求迴避都比較一致。
例如清出停車廠邀請遊樂園旅團前來住駐,(像小型劍湖山遊樂園,很常見,都是可拆走的。)舉辦街頭籃球,輪鞋曲棍球,街舞等。若是旺季跟節慶有相關,則會有節慶設計風格。例如BC省有紀念英女王的 Victoria Day,適逢春天種花季節,街頭店家會擺很多花飾,許多店家也會另設小區賣花卉盆栽或種植器材。國慶日會有一系列遊行,園遊會及展場活動。父親節有全能爸爸比賽。聖誕節有聖誕老人陪你。
除了商區規模的活動,城市也會接受申請或主辦一些活動。例如,溫哥華市在暑假有封街活動。為期兩個月,週末都是封街舉辦活動。例如巴西週可以看到森巴嘉年華,韓國週可以看到太鼓,台灣週可以看到夜市,球季週,手藝週等活動。也有不同地方的免費及收費公演,例如春天有鄉村音樂節,爵士音樂節。 例如萬聖節有百鬼夜行,
就算是全年熱鬧的區域,也會進行淡旺季調節。而調節的動力就是活動。非常多活動可以把一些阿宅們拖出門,(其他非阿宅可能照例開遊艇,跑越野車,玩極限運動去了。)這些活動都會進行地區性宣傳,例如地方報紙在旺季就會有塞滿滿的活動版,一些比較有心的還會給報導介紹去年的活動概況,順便招攬報名者。例如萬聖節有猛鬼限定團。
由政府單位核定的部份,例如出借公共區域路權或是廣場,由申請單位自行規畫區域內活動及商業收支。那些活動有收費型及參與型。例如有一次德國聖誕節區我是去得蠻傷心的...... 買門票進去花錢....。好吧,至少是德國人做的德國香腸.....。參與型例如要收報名費的選拔賽。另一類型是政府邀請演出者或活動,並規畫短期攤商租借。特殊時期的攤商比街頭固定型的商店來得賺很多,政府也可以調節租金作為城市收入。型態像高雄五月天跨年演唱會場,在演出前場外有臨時夜市,那些夜市一定賺爆了,付得出來的臨時地租想必也相當了得。這些臨時攤販的確會排擠到當地商家,但是由於活動的帶動,本身就及引非常大量的旅客,對當地商家也是有利的。(再說,加拿大的土地是政府的。要怎麼用,私人經營者很少有權利說什麼話...。)
相較之於台灣百貨業的旺季主題多落在折扣,環境本來就擁擠不適,搶購人潮的擠入使設備更形缺乏,也就是走削肉割骨,薄利多銷的型式。台灣商區對環境的投資相形之下小很多。為了因應折扣期的現貨,或者是店租貴想把商品擠多一點進店內,櫥窗設計也很不長進,潮流眼光大有問題,店內擺得很像倉庫。店老闆想的大概是,只要人多,就會有人進來翻,即使缺乏潮流意識,最普通常見的設計總是會來一些不挑的人進來買牌子。
我認為這叫做商業的不長進。不製造機會,也不把握機會。這不該叫商業,了不起叫物流業。沒有商業的眼光,沒有遠瞻性,也沒有尊嚴。
我很喜歡商業,它不只是這樣。
對城市來說,這樣的商業像是支付利息的長期貸款一樣。不會開創價值,只帶給城市零頭利息,及人口大量湧入的環境負擔。
以大溫為例,藉由活動調節的商業,可以帶給城市多種樣貌。商圈很少打折扣廣告,通常折扣廣告是品牌連鎖店自己打的,目的以出清存貨為目標,而非增加銷售額的主力。便宜的東西在不同地方都買得到,不是在中級商圈,也可以在 outlet。以高級商圈的地段去搶那些撿便宣的客人就太笨了。而且經過大溫的生活洗禮,更看清楚何謂羊毛出在羊身上。洋人的商業以信用為主,(當然也有連信用都不顧的,例如雷曼兄弟,能這樣大幹一票.....的確,信用看起來不值錢....。不顧信用的不多就是了。)你在機場免稅店買的,不見得出了機場比較便宜,不然店租給誰付?在大溫店家招攬客人隨便給的試用品,成為台灣百貨週年慶的贈品。在台灣送你試用?門兒都沒有....。大溫 Boxing Day特賣日擺出來的,九成是過季很久了的商品。給你今年秋冬裝?怎麼可能~!你要看新潮,要多元豐富,一定要去環境投資大的商圈。那裡會給你用不完的衛生紙蕃茄醬,給你小朋友遊樂場及歇腳區,但是你不太常買得到折扣品。好眼光挑出來上架的好貨很多,看到滿意的最好馬上下手,下週來就沒有了。
前陣子新聞談論台北路跑活動沒太多價值,我就有點疑惑他們是怎麼估算的。難道是路跑時間到,那些參與者就長出來,待到路跑時間結束,在觀眾區吃吃喝喝的人們及參賽者就會瞬間消失嗎?活動對城市乃至對國家的效益,要從參與者踏出家門那一刻,或踏上國土那一刻開始算起。直到回到住宿那一刻才算結束。只要是「流動」就可以算入商業。並不是只有路跑周圍區域,在活動時間內的收益才叫效益。參與者及家人是怎麼搭交通工具過來的,他們早餐有沒有吃,路跑期間家人可能也吃吃喝喝,路跑結束後有沒有沿路吃點東西、買點禮物,有沒有順便繞到其他地方逛逛花錢,這些都該算在活動效益中。最簡便的估算方式是計算參與者。相信沒有城市會為十人封街。如果路跑跑道上就是擠一堆人,在城市內其他地方也必然有相應的消費。地方行政需要考量的或許是,當路跑租借頻率變高時,城市是否要進行相應規畫?例如常態車流引導,還是分散出借的路權位置。
能吸引到跨縣市乃至跨國參與者的活動,對城市來說一定是經濟的注入,它會是短期而量大。而常態性經濟活動常是傾向量小且佔較多城市資源。對於台北這樣的城市,我不僅贊成清理屯房,也贊成產業移出。產業及居住太密集,其實會扼殺城市進步的可能性。例如辦理刺激商業及城市收入的活動,就常遭到常態生活的抵制。但是越是沈靜的區城狀態,就會越走向遲暮,沒落是可預期的。住宅區不適合進入鬧區。住商混合只是短期讓建商好賣,長期會毀掉商圈。越是資源密集的城市,公眾交通及公共區域就越重要。不是私人豪宅庭院。
相較之下,高雄有很多可支配空間可作為動態經濟流入的可能性。
商業經營上,私人企業在高雄的經營能力恐怕是落後台北蠻多了。但是在城市佈局上,高雄的規畫比台北多出更多彈性及可能性。高雄不僅試圖從工業城轉型,若能改進當地的經營概念,我認為在動態活力上是可以跟台北相互競爭的。
獨大都可能是怠惰的開端。城市競爭有望打破公務員怕錯不怕腐的現況,加速台灣進步,脫離十數年來的停滯。在太陽花之後,台灣重新找到改善自己家鄉的動能,蠻重要的里程碑就是選了柯P這麼特別的台北市長。他的直率與透明化,帶動了其他縣市挑戰原已根深蒂固的利益鍵結。把黑箱曝光,修正成公眾能認同的合理規則。這些事大概是他們接任前想都沒想過的問題,確實不會列在選前政見上。而看似政見沒進展,卻實質協助區域去除長其以來難以確診的沈疴。可以說是比原政見更為重大的進展。許多城市因柯P的施政透明化及全民參與訴求,競相跳入這種可能腹背受敵也要昭顯清白與正當性的透明化行列,不也是城市競爭的意外好處嗎?
大巨蛋不需要商場,保留它的空地,可以給予經營者更多辦活動的動力。因為藉由活動帶動的臨時性商業規畫,對商業來說幾乎是賠率甚小,很值得投資的短租。又因為它是高收益短租,地權不會落在經營不佳的釘子戶上,也不會被變成處處如同一處的連鎖店光景。巨蛋經營者也會為了更好的短租收益,努力辦更吸引人的活動。
以活動為主導的商業模式,其實可以解決商業怠惰所導致的城市先佔利益所造成資源分配不合理的問題。商場建築目前對台北來說絕不是活絡城市的手段,頂多是給建商收租金而已。空間才是開創可能性的契機。
活動可免除削價競爭這類啃蝕品質的商業模式,正好可用來扶植文創及內容產業,培養全球競爭力。不論是藝術展示,歌手樂團演出,藝人去商店當店長或模特兒,綜藝節目主持人跨刀,相聲或是鐵獅玉玲瓏的幽默主持,能吸引更多人,就表示成長狀態更具國藝競爭力。台灣不大,但是台灣走到現在的開放,可以更向前走向成為中西文化交匯樞紐。世界才是台灣的舞台,台灣該以多種方式,至少活動就是蠻不錯的方式,培養走向世界的代言人。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