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這篇主辦人的話,非常感動。
也想起我似乎忘了另一件事。
或許是他也提到了我一直一直在說的事,也跟我一樣還得另耗精神去避開大勢帶來的為難。在世界的其他角落,還有很多更努力的人想要走到相同的方向。讓我想到在這次自己環境的強烈變動中,我忘記多做一點傳遞的工作。
大概是我知道電腦有多笨,所以我不太喜歡按讚或轉貼。一來會影響我自己的社交媒體版面,(系統會認為我喜歡這一類,把同類讚助加進來,排擠了我其它類別的訂閱,)也會影響到跟隨我的讀者的版面,(我讀的其實很多元,我都按讚會塞爆他們的版面,對他們來說重要的訊息也會不見。)凡事本來都有一好沒兩好。我自己的訂閱本來就太多,所以也沒什麼好抗議電腦篩選,篩與不篩畫面範圍都會擠掉很多。(譯:系統設計得再好,都會有人抗議操縱。自己留心點還比較實在。)
尤其我不喜歡公開聊到政治意識型態有關的問題。因為中文環境的盲流太強,大多數不懂「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求真」在這樣的現實及虛擬環境都不是太重要。私底下譙幾下還好,反正是我的個人頻道,我才懶得管別人那麼多。公眾頻就很無力了。這種唯我獨尊的針孔視野應該是請心理醫生幫你診療一下,我還是少提到,多留點時間休息比較實在。反正我真正想傳遞的事,不是一定要藉由這種大部份眼睛被蛤肉糊到的議題來解釋。
看見像洞見及鯛民頻道長期以來的努力很感動,看到 BARK、 專案經理雜誌為了讓自己活下來的努力也很感動。看見天下、聯合報願景、青年論談的努力也很感動。更不用說對夢想多做少解釋的五月天是非常崇拜。他們都努力把視野、生活的真實與面對世界的力量帶進中文社會。
有用嗎?有用。
網民應該看得到,接觸網路的人們選擇及行動的能力越來越強。逐漸有勇氣去影響社會,挑戰世界。明知道創業或踏出故鄉多多少少會有風險,不一定正確,但是依然願意行動,願意在境遇中學習與修正。
台灣放眼傳媒及企業就是走向萎縮,走向封鎖。開創新時代,本來就不靠那些自願被淘汰的既得利益者。在台灣的新生代眼中,越來越看得見悲情簾幕後的未來。
相同的理念方向,不同的視角觀點,很多的美好與勇氣其實都在,只是有沒有被看到。環境平定下來,時間多一點,我會多多分享優秀的見解,轟炸公眾頻。
(私人頻要聽我亂發脾氣已經很累了.....)
補記:
有個頻道我以前應該貼過,蠻有趣的。雖然這個頻道跟我的個人頻道一樣是扯淡用,還是順手貼一篇 《人是會變的》。幫你打書,千萬不要把我挖出來。
沒想到結個婚也會這麼衰爆了。讓我想到以前有位名家鄭石岩。
生活類作家要不要過得跟文筆一樣不吃人間香灰啊?我也是同意,人是會變的。讓我回頭看一下我寫了什麼我以後可能做不到的.......。幸好我都有寫但書啊,而且我本來就支持變動的世界。如果有一天我變得不膽小了,應該是件可喜可賀的事。但是要變得物重於人,應該等我投胎後吧。幸好,至少我知道,我不會變成我討厭的樣子。
世事都靠衡量,只是「程度」的問題。我並不認為有什麼絕對不能做,(就道德標準不夠高尚咩~,)只要目的能夠達到就好。「目的的動機」就變成很重要的事。
例如,慈善團體要發很多錢,主辦人去賣身嗎?去搶嗎?還是去蒐集好心人的愛心吧。但是好心人也不是出門就遇得到,就像計程車也得讓要搭車的人看得到,宣傳看起來就有必要性。雇用好的宣傳,就要把善款切點經營費來用。慈善機構運用商業模式管理收支,不代表他就不慈善。
慈善機構在路邊逮人做義賣,卻拒絕交出金營運報表,不量力而為,義工雇用得多,買賣做得大,低買高賣維持自身龐大的營運費。其實是掛著「慈善」的奸商。就算一樣苦哈哈,至少其他領域努力的產業是靠自己的產品優勢來賺得自己的生計。
這應該類似佛教修行一直要求學徒要抓到的:第一念。
什麼時候,第一念從「分享」轉變成「計費」?我不認為是代言不代言,結婚不結婚的問題。人其實不太容易去預測自己擁有所沒有的事物時,行動會如何。然而,一個清貧的人安於清貧,一個獨身的人安於獨身,其實沒有什麼不好,要求他一直過這種日子也不怎麼道德。他提供的是讓當下狀態的人能感到安適的方法,而不是要大家既窮又沒人要。
這篇八掛真的蠻有趣的。
補2:
為什麼我有信心不會物重於人?因為我曾渡過那種日子,卻不是因為窮。當人在生活上有缺憾時,你可能會以為那個東西可能很值得去傷害重要的人。當你明知道這個東西可有可無,卻因此被傷害時,你會學到人性。 :)
也想起我似乎忘了另一件事。
或許是他也提到了我一直一直在說的事,也跟我一樣還得另耗精神去避開大勢帶來的為難。在世界的其他角落,還有很多更努力的人想要走到相同的方向。讓我想到在這次自己環境的強烈變動中,我忘記多做一點傳遞的工作。
大概是我知道電腦有多笨,所以我不太喜歡按讚或轉貼。一來會影響我自己的社交媒體版面,(系統會認為我喜歡這一類,把同類讚助加進來,排擠了我其它類別的訂閱,)也會影響到跟隨我的讀者的版面,(我讀的其實很多元,我都按讚會塞爆他們的版面,對他們來說重要的訊息也會不見。)凡事本來都有一好沒兩好。我自己的訂閱本來就太多,所以也沒什麼好抗議電腦篩選,篩與不篩畫面範圍都會擠掉很多。(譯:系統設計得再好,都會有人抗議操縱。自己留心點還比較實在。)
尤其我不喜歡公開聊到政治意識型態有關的問題。因為中文環境的盲流太強,大多數不懂「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求真」在這樣的現實及虛擬環境都不是太重要。私底下譙幾下還好,反正是我的個人頻道,我才懶得管別人那麼多。公眾頻就很無力了。這種唯我獨尊的針孔視野應該是請心理醫生幫你診療一下,我還是少提到,多留點時間休息比較實在。反正我真正想傳遞的事,不是一定要藉由這種大部份眼睛被蛤肉糊到的議題來解釋。
看見像洞見及鯛民頻道長期以來的努力很感動,看到 BARK、 專案經理雜誌為了讓自己活下來的努力也很感動。看見天下、聯合報願景、青年論談的努力也很感動。更不用說對夢想多做少解釋的五月天是非常崇拜。他們都努力把視野、生活的真實與面對世界的力量帶進中文社會。
有用嗎?有用。
網民應該看得到,接觸網路的人們選擇及行動的能力越來越強。逐漸有勇氣去影響社會,挑戰世界。明知道創業或踏出故鄉多多少少會有風險,不一定正確,但是依然願意行動,願意在境遇中學習與修正。
台灣放眼傳媒及企業就是走向萎縮,走向封鎖。開創新時代,本來就不靠那些自願被淘汰的既得利益者。在台灣的新生代眼中,越來越看得見悲情簾幕後的未來。
相同的理念方向,不同的視角觀點,很多的美好與勇氣其實都在,只是有沒有被看到。環境平定下來,時間多一點,我會多多分享優秀的見解,轟炸公眾頻。
(私人頻要聽我亂發脾氣已經很累了.....)
補記:
有個頻道我以前應該貼過,蠻有趣的。雖然這個頻道跟我的個人頻道一樣是扯淡用,還是順手貼一篇 《人是會變的》。幫你打書,千萬不要把我挖出來。
沒想到結個婚也會這麼衰爆了。讓我想到以前有位名家鄭石岩。
生活類作家要不要過得跟文筆一樣不吃人間香灰啊?我也是同意,人是會變的。讓我回頭看一下我寫了什麼我以後可能做不到的.......。幸好我都有寫但書啊,而且我本來就支持變動的世界。如果有一天我變得不膽小了,應該是件可喜可賀的事。但是要變得物重於人,應該等我投胎後吧。幸好,至少我知道,我不會變成我討厭的樣子。
世事都靠衡量,只是「程度」的問題。我並不認為有什麼絕對不能做,(就道德標準不夠高尚咩~,)只要目的能夠達到就好。「目的的動機」就變成很重要的事。
例如,慈善團體要發很多錢,主辦人去賣身嗎?去搶嗎?還是去蒐集好心人的愛心吧。但是好心人也不是出門就遇得到,就像計程車也得讓要搭車的人看得到,宣傳看起來就有必要性。雇用好的宣傳,就要把善款切點經營費來用。慈善機構運用商業模式管理收支,不代表他就不慈善。
慈善機構在路邊逮人做義賣,卻拒絕交出金營運報表,不量力而為,義工雇用得多,買賣做得大,低買高賣維持自身龐大的營運費。其實是掛著「慈善」的奸商。就算一樣苦哈哈,至少其他領域努力的產業是靠自己的產品優勢來賺得自己的生計。
這應該類似佛教修行一直要求學徒要抓到的:第一念。
什麼時候,第一念從「分享」轉變成「計費」?我不認為是代言不代言,結婚不結婚的問題。人其實不太容易去預測自己擁有所沒有的事物時,行動會如何。然而,一個清貧的人安於清貧,一個獨身的人安於獨身,其實沒有什麼不好,要求他一直過這種日子也不怎麼道德。他提供的是讓當下狀態的人能感到安適的方法,而不是要大家既窮又沒人要。
這篇八掛真的蠻有趣的。
補2:
為什麼我有信心不會物重於人?因為我曾渡過那種日子,卻不是因為窮。當人在生活上有缺憾時,你可能會以為那個東西可能很值得去傷害重要的人。當你明知道這個東西可有可無,卻因此被傷害時,你會學到人性。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