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的 Bark 我覺得有興趣的是這一部份
音樂在資訊化的壓迫下,必須進入新的經濟模式,而目前傾向似乎是串流型式。
我對商業的興趣並不在於股票能賺多少錢,事實上我不喜歡金錢遊戲,連保險都懶得辦。數學家通常懶得保險,一來投資報酬率太差,買樂透還高興一點。二來世界上沒有「如果」。只是「有」跟「沒有」。算那些概率太浪費心力。小時候覺得「為股東創造最大利益」是件合理的事,現在覺得,喵的股東只是出錢,拿走所有利潤,不就代表員工就算改善流程對整個企業有幫助,增加出來的效益都歸股東拿走囉?這 TMD 哪有什麼天理?以前覺得專利權很合理,軟體寫多了後覺得,喵的這麼智障的功能也可以申請專利,叫我們這些中途被堵住的怎麼繼續把目標完成?如果只是談錢,商業不會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我喜歡的是商業模式。
一日在大河岸寫字,看到兩個女孩子在兜售物品,她們還要先確認不是當地人。一開始銷售失利,我實在很想招他們過來問他們兜售的內容,想些辦法,再由他們去實驗。(撿到免成本的實驗題,很好~。)例如,我覺得叫住人,能先看一眼商品 DM比較好。以美國轉頭拿槍的影集情節,講沒幾句開袋子的壓力大一點。二來商品有目標群,也有偏移群,商品的特點在不同群可以有不同說法,etc. 不過,在我真有勇氣叫住他們以前,(本王極膽小不是講假的,)她們看起來已經能夠抓到客群了。我覺得非常厲害。她們是出來學的,順利之後很快就回去了。成長力很強。
想想我小時候也發過傳單。(本王的膽小大概是從小開始。)前陣子我在街上也看到年輕人為了年輕候選人發傳單。那種惶恐的神色,我體會得到。如果能在行動中找到理由,其實不需要這麼害怕。發傳單的年輕人跟我之前亂發垃圾比起來有意義多了,其實可以更積極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只是覺得打擾到別人。我覺得這個年輕人是為那個候選人工作,不是為錢工作。
數位化打破時空的阻隔,粉碎掉的不只是影音媒體。所有非實體類可傳達的都會受到波及,只是哪一個先癌末而已。第一個幾近滅絕的是數位化嫡系產品,軟體遊戲。後來發展出網路功能,才漸漸起死回生。
第二個應該是電影。而電影異業合作發展出 iMAX 及 3D,重建起不可取代的商業模式。
音樂目前結合演繹方式取得新的領地。
新聞目前還在付費邊緣掙扎。
非文學類書藉應該漸漸感受到壓迫。
由於沒打算寫太細,(寫進書裡不錯啊~~,)稍微提一個頭就好。
音樂串流並不是多新的概念,大概只能算是媒介比較新。它的概念有點像有線電視台。當單一項目的製作成本過高,而能見度過窄時,租借模式就有興起的必要。影集也是給電台多重授權,而 Netflix 及電影不同格式不同授權費都是參考指標。 Netflix 遭遇網路硬體商的宰割後,也漸漸走向有線電視。而線電視也有單一節目訂購服務。有線電視跟網路電視的地盤競爭還在戰。(台灣是爛電台壟斷啦。網路電視普及化真的是該多努力,不然大陸的網路電視也會進到台灣市場,不用出國就思想統一了,是吧....。)
音樂界應該可以從影視的演變找到自己可以走的路。
另一個想聊到的是上一次提到的專案經理雜誌這類應用文學類。我覺得它在前五年應該要靠辦活動及經理人的企業諮商個案去撐這個雜誌。個案確實有賣點,但是PMP本來有先天上的限制。一個人當上經理通常是人的能力,而不是效率的能力。PMP是一種資格檢定,它會提高效率,但是沒人能說得準。如果要幫這個證照打廣告,靠它維生,就要取得發證單位的資格,成為它的補習班之一。不然書籍掛上這個頭銜不見得有加分作用。而是要回歸雜誌創辦的目的,我猜是「案例」。案例書可以參考張老師心理學月刊的維生狀況。(好像也前景不算太亮.....。但是我很肯定經驗傳承的必要。)
看到案例能觸類旁通的人才很少,以台灣不太愛讀書的風氣,不覺得跟自己工作有正相關的案例也不見得會去參考。經理雜誌辦很多講習,主題越來越走平民化,普及化算是好現象。參與者提出來的案例盡可能深入研究,徵求同意後擴增到雜誌內容,讓雜誌以半紀錄型式流通。可以擴大讀者群的可能,也一半有宣傳作用。原有的完整專案研究繼續保留,最好每年有一兩本是引起誦揚的。五年後,案子的量才會夠這本雜誌的公信力,有能力走向理論研究型雜誌,像經理人雜誌。新雜誌一開始做得再好,就算拿得到公信力高的雜誌筆者群,輸在歷史是無可避免,這是商譽。如果能讓所有與會者都有意願訂閱電子版紙本版跟隨雜誌內容一同成長,五年後會有足夠的口碑。在此之前,雜誌需要靠活動養活。
當然只是猜猜啦。解謎是很有趣的活動,尤其是「未來」這個實驗題。
音樂在資訊化的壓迫下,必須進入新的經濟模式,而目前傾向似乎是串流型式。
我對商業的興趣並不在於股票能賺多少錢,事實上我不喜歡金錢遊戲,連保險都懶得辦。數學家通常懶得保險,一來投資報酬率太差,買樂透還高興一點。二來世界上沒有「如果」。只是「有」跟「沒有」。算那些概率太浪費心力。小時候覺得「為股東創造最大利益」是件合理的事,現在覺得,喵的股東只是出錢,拿走所有利潤,不就代表員工就算改善流程對整個企業有幫助,增加出來的效益都歸股東拿走囉?這 TMD 哪有什麼天理?以前覺得專利權很合理,軟體寫多了後覺得,喵的這麼智障的功能也可以申請專利,叫我們這些中途被堵住的怎麼繼續把目標完成?如果只是談錢,商業不會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我喜歡的是商業模式。
一日在大河岸寫字,看到兩個女孩子在兜售物品,她們還要先確認不是當地人。一開始銷售失利,我實在很想招他們過來問他們兜售的內容,想些辦法,再由他們去實驗。(撿到免成本的實驗題,很好~。)例如,我覺得叫住人,能先看一眼商品 DM比較好。以美國轉頭拿槍的影集情節,講沒幾句開袋子的壓力大一點。二來商品有目標群,也有偏移群,商品的特點在不同群可以有不同說法,etc. 不過,在我真有勇氣叫住他們以前,(本王極膽小不是講假的,)她們看起來已經能夠抓到客群了。我覺得非常厲害。她們是出來學的,順利之後很快就回去了。成長力很強。
想想我小時候也發過傳單。(本王的膽小大概是從小開始。)前陣子我在街上也看到年輕人為了年輕候選人發傳單。那種惶恐的神色,我體會得到。如果能在行動中找到理由,其實不需要這麼害怕。發傳單的年輕人跟我之前亂發垃圾比起來有意義多了,其實可以更積極地看待自己的工作,而不只是覺得打擾到別人。我覺得這個年輕人是為那個候選人工作,不是為錢工作。
數位化打破時空的阻隔,粉碎掉的不只是影音媒體。所有非實體類可傳達的都會受到波及,只是哪一個先癌末而已。第一個幾近滅絕的是數位化嫡系產品,軟體遊戲。後來發展出網路功能,才漸漸起死回生。
第二個應該是電影。而電影異業合作發展出 iMAX 及 3D,重建起不可取代的商業模式。
音樂目前結合演繹方式取得新的領地。
新聞目前還在付費邊緣掙扎。
非文學類書藉應該漸漸感受到壓迫。
由於沒打算寫太細,(寫進書裡不錯啊~~,)稍微提一個頭就好。
音樂串流並不是多新的概念,大概只能算是媒介比較新。它的概念有點像有線電視台。當單一項目的製作成本過高,而能見度過窄時,租借模式就有興起的必要。影集也是給電台多重授權,而 Netflix 及電影不同格式不同授權費都是參考指標。 Netflix 遭遇網路硬體商的宰割後,也漸漸走向有線電視。而線電視也有單一節目訂購服務。有線電視跟網路電視的地盤競爭還在戰。(台灣是爛電台壟斷啦。網路電視普及化真的是該多努力,不然大陸的網路電視也會進到台灣市場,不用出國就思想統一了,是吧....。)
音樂界應該可以從影視的演變找到自己可以走的路。
另一個想聊到的是上一次提到的專案經理雜誌這類應用文學類。我覺得它在前五年應該要靠辦活動及經理人的企業諮商個案去撐這個雜誌。個案確實有賣點,但是PMP本來有先天上的限制。一個人當上經理通常是人的能力,而不是效率的能力。PMP是一種資格檢定,它會提高效率,但是沒人能說得準。如果要幫這個證照打廣告,靠它維生,就要取得發證單位的資格,成為它的補習班之一。不然書籍掛上這個頭銜不見得有加分作用。而是要回歸雜誌創辦的目的,我猜是「案例」。案例書可以參考張老師心理學月刊的維生狀況。(好像也前景不算太亮.....。但是我很肯定經驗傳承的必要。)
看到案例能觸類旁通的人才很少,以台灣不太愛讀書的風氣,不覺得跟自己工作有正相關的案例也不見得會去參考。經理雜誌辦很多講習,主題越來越走平民化,普及化算是好現象。參與者提出來的案例盡可能深入研究,徵求同意後擴增到雜誌內容,讓雜誌以半紀錄型式流通。可以擴大讀者群的可能,也一半有宣傳作用。原有的完整專案研究繼續保留,最好每年有一兩本是引起誦揚的。五年後,案子的量才會夠這本雜誌的公信力,有能力走向理論研究型雜誌,像經理人雜誌。新雜誌一開始做得再好,就算拿得到公信力高的雜誌筆者群,輸在歷史是無可避免,這是商譽。如果能讓所有與會者都有意願訂閱電子版紙本版跟隨雜誌內容一同成長,五年後會有足夠的口碑。在此之前,雜誌需要靠活動養活。
當然只是猜猜啦。解謎是很有趣的活動,尤其是「未來」這個實驗題。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