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at F8!
由 Mark Zuckerberg 貼上了 2017年4月18日
老闆就放第一順位吧。雖然我第一個想聊的是 Facebook Space
We just launched Facebook Spaces, our social virtual reality platform. With Spaces, you can hang out with your friends,...
由 Mark Zuckerberg 貼上了 2017年4月18日
之後演講者提到,也許 FB的 Messenger 可以取代電話,成為新的黃頁。或許是,或許不是。我覺得有可能,例如幾年前就有聽說跨境電話會用網路電話撥打,或者是直接視訊對話。我有一個朋友幾乎每天開著視訊電話跟台灣家人聊兩三個小時。我真不知道她怎麼辦得到。大概關係真的好到分不開吧。視訊就開著,同時兄弟家及爸媽家。也許還真像家人就在隔壁,叫一下就過來......。
不...我敬謝不敏。我覺得「時間」是最難搓合的事,留言,留語音,留影音,是比較方便的方法。需要即時回饋的討論,再特別約定一個時間。我真不想開著等誰什麼時候有空聊一兩句。如果我真的去做事,視訊開著對方一樣呼叫不到人, false hope. 我家人也是空包彈試一兩次就沒興趣了,同個性 ( ิ◕㉨◕ ิ) 。
我覺得這種個性比較好。不要去撐「叫久了一定會回覆」。介意「已讀不回」我認為是件很無聊的事。命是自己的,不要浪費在等待上。就算是需要對方討論的事,事件是有時限的,要投票給誰當BC省長,是時間到就開票,不是等你想好再選舉。晚餐吃什麼,是晚上了就要吃,不是三天還沒回覆就讓自己餓死。逾時就是棄權,不在乎就是單方決定。不要後來又嘰歪什麼浪費別人生命。
我相當贊成「陪你浪費一輩子」。跟家人相處,時間的長短不是問題。(上班時間要先講一下就是了。有飯吃還是很重要,雖然不必吃多好。)
「有事要做嗎?還是一起看電視?」「我拿來這裡做好了。」
「陪我玩玩具。」「我如果睡著了,你需要幫忙,叫醒我就可以了zzz.....」
「天色很好,繼續吹海風吧。」「好啊。」
但是不要自己沒事做,把生命的責任丟到對方身上。
「我一整天都在等你。」「你不是知道我的上班時間?」
「你出去好久,我都在等你。」「剛剛問你要不要去,你不是說不去?」
「你吃飯我才吃飯,我餓到快死了。」「........(你怎麼都這麼閒,我怎麼都這麼忙,你的事都要我做?)」
飛太遠.....回魂。
Space 相當於是擴充了生活範圍,延伸到虛擬世界。時空的因素,常常人們雖然有相同的時段的空閒時間,卻無法抵達相同空間。FB Space 如果能投射空間,蠻有意思的。
但是.....(又有但書了....) 它一樣有記錄問題。當對話者投射了真實環境,對話方如果是戀童癖的人頭帳號,有沒有可能會真的找到另一端對話人的實體位置,擄人犯罪?我覺得公共區域打卡不是什麼壞事,但是盡量避免曝光落腳處。而 VR 頭戴裝置很少是在家裡以外的地方使用。(因為如果不是 AR模式,全境視覺在住家以外更危險。)
不過FB 引入了紙娃娃系統。這個第一次出現在任天堂的 Wii Mii? 紙娃娃雖然不是第一次出現的機制,但我覺得用在素人直播是人好事。我一直認為,如果不是要當公眾人物的人,不必公開自己的長相。(我非常注重隱私權。成為公眾人物,有相對應的麻煩與責任。不是靠這個吃,其實不必急著送死.....)
第一天比較讓我疑惑的,就是Space 的紙娃娃很難跟真人表情一樣生動吧。不過第二天,FB介紹了奇幻的人腦輸入功能。不論做出來了沒,傑克,這真的太神奇了!(os: 不是馬克?)
A few minutes ago at F8, we shared a project we're working on that will one day allow us to choose to share a thought,...
由 Mark Zuckerberg 貼上了 2017年4月19日
第一天直播,我是在 Time 頻道看到的。
之前比較 VR 及 AR時,我就支持 AR,但是 AR 真的技術上困難很多。這次開場 Zuckerberg 介紹 AR的部份就很吸睛。物件辨識,雖然在 photoshop 是很久的功能了,它對電腦來說真的很困難。電腦看到的不只是已經壓扁的平面,而且還是 0/1 。如果你只能看一條線,要把它拆出物件,而且是有遠近距離的物件,真的不是人腦辨識照片那麼直覺。這件事對電腦來說,可能連「經驗」都沒什麼大用。
物件辨識之後,變臉功能也是坊間 app 很常見的功能,也加入AR影片辨識的附加功能中。我常常覺得科技能做很多事,只是人們還沒想出來而已。例如 FB 這次展示的咖啡杯打太空蟑螂(?)的 AR構想,就是綜合了長久以來開發上就很難,也已有長久累積進步的各種其礎功能組合出來。不要害怕科技,人間還有很多欠缺,只是我們還沒想出來。人類開始不怕科技了之後,才能想出更多組合及操縱科技的方法。
加拿大的 New Bunswick 近年來是日漸萎縮的省,近日因為美國排擠科技人才,NB 突然變成研發中心的好地方。以前唸完書的都去別省了,現在一堆科技人才及雙學位都想擠進去。
科技業快來吧~~ ╰(〞︶〝)╯
加拿大是幫你留住科技人才的好地方~ ╰(〞︶〝)╯
近日學德文,遇到 Easy German 教學頻道。它們的募款網站上,理由及目標寫得很不錯。進行創業規畫的人也許可以參考一下。(而且他們目標看起來不算高,只是2人耶。我覺得他們介紹歐盟區及環地中海區,還真蠻有料的。)
Easy German is creating language learning videos
(hmm....覺得還有一個題目被忘記了...想起來再補上吧。)
補:想起來了。跟科技無關,但跟進展有關。台灣製作的《通靈少女》,劇情取勝。以前聊過,台灣的影片要好,先要改的不是資本投多大,而是劇情要有人想看。恭喜 (▔∀▔)
【午間輕影音】通靈少女如何紅到世界去? 頂著HBO首部全華語原創劇集的光環,「通靈少女」製作團隊是一群三十出頭的年輕影像工作者,他們在台灣影視環境普遍低迷的時期,仍選擇留在家鄉,希望花多一點力氣,將作品做得更好,在國際市場上與人競爭。
由天下雜誌貼上了 2017年4月19日
加點吉拿棒製播的單集影評,也是我在國外看過,但國內沒什麼影片值得這麼做的劇評類型。終於有一部片內容夠多可以評了,恭喜~ (▔∀▔)
補充2:
vr 的全境投影會不會降低使用者造訪意願喔?如果真有料,直播就很撩人。
例如魔獸剛開奧妮克希亞40人副本,有很多人上傳打王影片。別的玩家就不想去了嗎?怎麼可能!就算是後期玩家很快升級拿到神裝,也想到府一遊。不去哪算有玩過魔獸?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