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以為自己很便利了,但是以過勞,難用及浪費作為代價,只是自己不太知道而已。
今天總統在花媽陪伴下 來到高雄一起搭乘輕軌 並聽取高雄捷運黃線的簡報 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的 高雄捷運黃線 從亞洲新灣區出發 串聯長庚醫院、澄清湖棒球場等 大型生活據點 觸及多達82.4萬人 未來運量預期可達到67萬人 總統說未來的...
由高雄款貼上了 2017年4月21日
高雄發展公共交通向外擴張,是應該要,也很必要。至於靠高捷能不能不賠錢,高雄跟台北市有很大的天生差異,高雄縣市合併後,土地很大。跟台北市快要沒有土地可以疏散居民是不同的。
高雄在駁二及夢時代的建設,大大轉移了以前老舊的商圈。配套綠地,活動及各項推銷,情況比十年前衰退期以前的盛世期,還要好上很多。一個城市要好,不是繁榮市中心地價越來越高就算好。把發展疏散,不會是一個地方擠得要死每個人都譙,而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去,也不用非等特殊節慶時段不可。
我媽的里長個性,朋友很多。她曾經跟我感嘆到,縣市合併沒什麼好高興的,因為投票前鄉鎮認為可以分到城市的錢,但城市發展比較好,當然會變成城市吃掉鄉鎮的錢。
這是我支持高捷延申的主要原因。我家以前就住高雄市。但是不是我家過得好就好了。你有朋友,會知道他們那邊還沒發展到,卻是同一轄區,也會覺得不公平。
我住大溫靠捷運延展我的生活圈,真的很省錢。以前比較有錢的時候,常常到其他城鎮走走。也因為我不會開車,我最愛玩的是大眾交通系統。有時把路過的小鎮納入行程,會覺得很想死.......。停一下沒什麼壞處,觀光嘛。但是停一下今天就沒車會經過了...... 囧rz
鳥不生蛋的地方,過夜被敲詐(真的超貴.....我訂景點超省一晚35,因為算錯車在無聊的地方住一晚95,而且是服務台看我可憐打折過的.....。隔天還找不到地方吃飯........)
你如果住在這種地方,很難去得了哪裡。當地人很習慣開車,(除了大城市,很多村鎮居民都不知道公車站牌在哪.....。)如果你是企業,不會想把店開到這樣的城鎮。開過去就是跟這些人關在一起了。別的地方也不會有人來,要進出都要派車,約貨運又不知道哪一年(?)到,做生意都舊貨.......
對於加拿大的建議,我也是認為,先開交通,再把建設擴散出去。規畫得好的話,延申區域發展,整體收入比重點發展好很多,不會被大資本擊倒(小店誰都能開),又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人流交通很重要,智慧型物流交通則是真正能擴散擁擠的方法。
蔡政府選擇交通作為重工發展的重點,我也認為是合理而且有可能的。我認為台灣重工很弱。重工不是只有鋼鐵業造船業。台灣鋪路品質就讓你懷疑土木工程系是個廢系。為什麼明明就有新的學術,只能用在財團蓋房子偷工減料,在平民生活的補牆,補路,修水管,還看起來那麼爛?北市府要抵抗大巨蛋就那麼難了。要發展重工,挑個阻力小的,交通。
正逢現在自駕車正要發展,(如果有)傳統交通工業,也沒有競爭力可以壓制政府政策。
要說車.....我也覺得台灣很復古....... ( ˘•ω•˘ )
真的不要說我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而是明明加拿大法規就可以訂得夠自由,連去印度看也有發明全包型摩托車(號稱好停車的單人汽車),台灣法令卡得很死,你看不到誰能夠為自己需要的工能去附加交通工具的功能。駕照也沒有通融性。例如,加拿大有搬運公司 U-haul,你可以去跟他租車箱,掛在自己車上自己搬家,當然你需要等級夠高的駕照。台灣就算開了 u-haul 也不能這樣上路。法規不會過。不論是在汽車規格還是駕照類別。
台灣的確是買來就有,什麼都整套很方便。沒有「成套」以外的想像力。就算不符「成套」所提供的規格,也就削足適履。能用就用,很實際,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如果從來就不覺得「這樣不夠」,我覺得問題就不是普通的小。台灣重工真的蠻弱,至少發展個可以用的?機器人從交通開始,也沒什麼不好。
蔡政府這個工業政策,我是覺得還不錯。加油~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