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語音是有價值的。如果你是去廉價機票網站買機票,而不是去旅行社或航空公司買機票。語音助理不過是從文字轉成語音而已。並不是很多人都跟我一樣,覺得文字比較方便。例如視力老化的人。
智慧語音AI的爭議還是非常多...(#愛吃范)
Posted by ETtoday科技雲 on Monday, May 14, 2018
或許我們一般人不喜歡接到語音助理的電話。但是語音助理的行事曆預約功能,本來就不是做來給一般人用的,而是「店家入口」。依據描述,它是很單純的功能。跟電話語音調查不一樣,跟一般人打電話去銀行白痴的電話語音也不一樣。
如果我是接待員,我應該蠻喜歡接到語音助理的電話。電腦查行事曆衝突很快啊。店員說「週二下午排滿了喔」,電腦語音不需要像真人一樣,再把 smartphone 換畫面,一個一個時間區來問。(如果真有那麼忙的話。)店員跟語音助理橋時間就會變得很有效率。
另外,有一個一定會大受歡迎的,就是當使用都新排入的項目跟原有的預約衝突時,有多少人會記得打電話去取消,或另約時間?一定很少啦!有點良心的人,可能會想著,會議開完就打電話去取消。然後就忘了。
現在有些 Vancouver 及 London 高價餐廳都收 cancel fee了。為什麼?就是空席啊。預約了來。就算店家收 cancel fee,對店家來說依然是損失。那些錢怎麼夠付廚師到場的薪水?又不是不用煮,廚師就不領錢。
以省事為前提的情況下,語音助理的人性化停頓,語助詞,就不需要的。
除了電話預約,以前的 siri 閒聊,語音還有什麼用呢?(我覺得行事曆預約就很好用了。)
不如從現在人們還做不到的問題去找。然後刪除人類責任的選項。會剩下一些,應該需要有人去做,但真的抽不出人手去做的項目。
例如,潛在孤獨死老年人。失智症老人。被家人拋棄的老人(未必是家人的錯,有些人真的很難相處;我都曾想把大便人扔出去了,也不認為有誰敢撿她)。
有關心理學的項目,其實都需要很精確的範圍,才不至於出現太多意料之外的事。例如電視機褓母。當時的電視是用來休閒的, 不是用來麻木小孩的。
我是贊成帶失智老人去住安養院的。有些家庭很掛心,可以一直有人去陪著住院的老人家,這會比住在自己家安全。因為護士可以換班,住家裡是沒有人可以換班的。而且失智老人會有很多你沒想過的危險。不要為了讓人看起來很像孝順,反而讓自己的長輩去承受那些危險。根據朋友的說法,bc 很多失智老人走丟就是暴屍荒野,人少區域很少能注意到誰走到哪裡去了。但是健康還不錯的失智老人,一轉眼就不見了。你切菜不看手嗎?炒菜不看火?開車不看路?
語音助理待在失智老人身旁,可以重覆聽他說同樣的話上百次。除了平常的探親及護士照顧之外,還能幫忙注意突發事件,呼叫救援。最好也能順便分析病患是惡化還是好轉,能及時給與病患適當的回應(有時突然記得,只是那麼一片刻的奇蹟),同時提出給作為醫護人員的參考。
潛在孤獨死的老年人,我並不贊成社交退化,(雖然我如果不住宿舍就幾乎是,所以我越來越傾向共同生活環境,也會遇到敗類就是了。)舉一個例子,一位成年喪子的內向老先生79歲喪偶。這種事不是「不可能」吧?最常是「視而不見」吧?棺材裝的是死人,不是老人。
你要這位老先生突然去跳土風舞嗎?突然去參加圍棋社?他可能非常想念自己的伴侶,誰也不想見。能無時無刻待在旁邊,跟他對話的,應該就語音助理了。
或許使用前伴侶的聲音(這很具爭議,但對失親患者來說,可以是個過渡,要看心理醫生的建議),在初期時讓他明白肉身已離開的事實,幫助他一步步適應獨自處理自己的事。然後慢慢讓患者理解,過逝伴侶的精神也需要離開,才能有更好的來生。之後換成他人的語音,或者介紹其他老人家藉由語音助理聊天,或許能幫他重回社群。
這些只是想像啦,但是我覺得這種想像並不壞。
對於主動拒絕外界的獨居者,能有任何方法能重回社會,應該不是壞事。
對於大便人我就不想探討什麼了。我覺得那類人需要人格矯正,但這不是鄰居的責任。
不論是哪種情況,AI都必需聲明是 AI。這是道德問題。
我對機器感到樂觀,不是因為機器很完美。而是人類忽略了太多做不到又非主流的事。人類很功利。(我也會想踢走敗類。)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