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張圖分享給朋友 #別讓自殺者怪罪自己 陪伴自殺的人很弔詭,一方面你不可以放棄對他的希望,另外方面你又不可以把你的希望說出嘴巴來。 當你跟他說「你會好起來的。」、「這只是暫時的」、「一切都會變好,你再多努力一下就好。」這些話看起來好像是給憂鬱的人希望,但實際上,當他們做不到的時候,會有很多的罪惡感。
由女人迷 womany 貼上了 2017年5月3日
這類個案大部分是雙向剝削,(不然應該很早就跳了,)由於案主不想承擔自己的生命責任,才想一了百了。會迫使主要陪伴者承擔兩人的生命重量。長期下來就是破壞協助者的人生,不論案主是生是死,對陪伴者來說都己經是惡瘤了。
我對心理分析的研究應該算是有點厚度,我對社會現象的猜測不少是心理學推論而來。以我對心理學的認識,對於自殺個案,如果不是責任商師,應對方式就是切割。懶懶也知道我其實不算很有愛的人,只是我不喜歡「惡」,也覺得惡很麻煩,推論到後來能維持常態的通常是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千萬不要搞到協助者比自殺傾向個案先跳樓。心理學醫師是自殺率高的職業。協助者如果為了個案好而把自己逼到跳樓,只是多死一條命而已.......
我覺得人世有很多事都很像太極。以為最愛的,其實不愛。以為殘忍的,其實是網開一面。
引用海苔熊寫的那一篇,他寫得蠻好。也是一般人比較願意接受的取向。(我這種是沒血沒淚的取向。)文中提的一些模擬,我也覺得蠻有意思,挑一些我會採取的應對方式。
*案主交代遺言
「我過逝那天,汪汪最愛的飼料就交接給你了。」
不用。你真要自殺,就等著汪汪陪葬。牠是你的狗,你最重視牠,牠是你的責任,不是我的。
心中OS: 一來,你在意的事真不是我的事。二來,你如果想勒索我的情緒,在你旁邊聽已經很幫忙了,不要再叫我養你一家老小,實現你懶得去實現的願望。第三,你在意的事就自己去做,你自殺了那些都會因為你消失喔,你有活下來的責任,因為你在意。
*逼你說出「那你就去死啊!」
協助者是來陪自殺傾向者的,不是來助他一臂之力的。再煩再無力,最差情況就是離開。
離開他就要自殺?這顯然是勒索。最差只能說,「你想怎麼做是你的選擇,但我不同意你自殺,就算現在我快被逼去跳樓了。先讓我出去跳樓(梯)一下?」
自殺個案如果想逼得陪伴者一句「可以」,自殺個案想把自己決策的責任也丟到陪伴者身上,另一個可能就是情緒勒索。這兩項陪伴者都不需要被威脅。情感要切割夠清楚。陪伴者不論清醒或失常或激動或昏睡,只能有一個說法「我不同意你自殺」。如果真的是意志薄弱自殺個案,(意志堅定的應該很早就不見了,)他會等。
*不要批判自殺行為
我同意有人真的選擇自殺。例如日本得道高僧的入滅,他們是說成道。誰知道........。我唯一同意的理由是,個案不需要這個世界,而世界也不需要這個人。(其實也就是得到高僧.......。當世間苦而你不悲,當世間樂而你無感,其實這個人就變成「多餘的」......。)
因為種種想不通看不開不如意什麼的而自殺,我都覺得不是合理的自殺理由。只是一種逃避而已。卡到什麼過不去,趕投胎也會在下個生命卡在同一類型的地方。也許這次自殺也只是生生世世為同一關卡自殺的刷新紀錄。我很相信過不去的問題,會一直回來找你。不想輪迴自殺最好是這一次就認真解決。
當自殺傾向個案看不開,批判他是沒用的。只會讓自己上火,少見多怪。別人不必依照你的人生觀過日子。如果對方真的繼承了你的人生觀,你也慘了,他以後的幸不幸都是你要負責。
並不是我看過很多自殺個案的故事,而是我很少看到想法跟我類似的人。還不是過得好好的?我都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要選這樣的日子,踩上早可預見的錯誤,重複實踐更壞的結果,etc. 而我又能怎樣?我跟懶懶說過,遇到他之前,我就像被關在玻璃箱內,被迫看著一幕幕悲劇步上故事線,收成早就知道的淒慘。他應對了我的推測,慢慢改變他行經的世界,我才從玻璃箱中被放出來。
你要當協助者,你真的做不到什麼。都只有當事人能決定。
所以,能聽得懂,就盡量聽。不必去批判什麼。他有他的故事。如果能幫得上忙,是緣份。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