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科技也笨於人性

我很支持「科技始於人性」。同時,也支持「科技笨於人性」。我認為工具沒有善惡,而是使用者拿它來行善還是行惡。有時,可能就跟 Tim Cook 擔心的一樣,科技在創造時不夠人性化。

工具就是拿來用。我不知道創造時能不能把「善良」放到裡面去,畢竟我不認為「善」是一種絕對標準。以前陪葬是善,現在是泯滅人性,對吧?倒是人類不要逃避自己為善/做惡的責任。另一個問題就是,人類可能會把自己的愚蠢寫進創造品中。



這裡舉一個例子,我覺得還蠻嚴重的,所以及早寫.....


【亞馬遜再出招,吃定電商市場】 網路購物超方便,但總害怕買到不合身的衣服和鞋款嗎?美國店商巨擘亞馬遜推出新服務,直接把消費者預訂的衣服和鞋款,送到家裡給你試穿,而且免費!看看亞馬遜的經營策略是什麼? #網路購物 #亞馬遜 #電商
天下雜誌貼上了 2017年6月22日



是不是服飾零售業的末日來了?
不是啦。工具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嚇死或害死自己的。

可以先想一下,自命為「平台」的 Amazon, 會怎麼處理「試穿」這件事。 Amazon 認為自己是買賣平台,而不是直銷業的下線。也就是說,如果你從事直銷,你每個月得至少買下多少量去兜售,如果賣不完,你是不能拿去退貨給你的上線的。你就是認賠把貨吃下來。

Amazon 的傳銷能力那麼強,怎麼可能吃下未售貨品?最多就是讓你「寄賣」,損壞或賣不出去的,在約定時間後會退回去還你。你是跟他借用具有強勢銷售力的平台,沒有立場要它買斷貨品。當 Amazon 推出「服飾試穿」時,受損害最大的會是生產單位。除了市場不好賣的風險,瑕疵品的風險,還多出「借用」的風險。這個風險比實體商店大太多。我們去店家買衣服,試穿幾件買幾件?我們在店家試穿的,可能跟我們買的又不同。店家放試穿在外面,結帳時拿新的給你。
Amazon 如果寄試穿給你,它是不是新的?另外,它如果都是新的,製造商就完了。

另一個對Amazon 這個機制很不利的因素是,共享經濟的興起。共享乘車沒問題,共享腳踏車沒問題,衣服借來穿半天是不是問題?反正送來了還是最快明天才能退貨嘛。禮服出租那麼貴,重要場合跟人撞衫也尷尬,明年同一事件一定不要穿同一套衣服,etc. Amazon 大概成為最大成衣租借商..........

我認為 Bezos 沒有想到這一點。他倒是有個夢沒有實現,Amazon 也想成為成衣品牌,但是從創牌後到現在,沒怎麼看到廣告了........。這跟行銷好不好沒什麼關係。.....我不想買來穿,就這麼簡單。這種情況下,Bezos 會不會在乎試穿了一堆賣不出去?不會。本來就賣不出去。如果能賣得出去,試穿的風險相較下來還是有開市場的可能。
但是他八成是想拖別人一起去擴大「租借服務」.......

其實這是我想早點寫的原因。說「不合作」就太傷感情了。要在 Amazon 上架,就賣不用試穿的東西,或者是過季就快送去救濟難民的衣物,這些拿去試穿及退貨都不會浪費錢.....。當作把顧客拉到自家商場的廣告。如果可以借到可靠&便宜&好用的付費機制,也真的不必用 Amazon 的銷售平台。服飾跟日用品不同,服飾有品牌及風格,顧客會上門到你家,不見得在大賣場將就著買。

如果你是草創的潮流設計人,也許借人試穿,被人退貨,多多少少可以打一下知名度,去用用 Amazon 的試穿機制也沒什麼不好。至於名牌大廠,要不要因為害怕 Amazon 有超強行銷管道,就屈就自己的獲利,一定要在 Amazon 搶個席位?不用怕。打得起來 Amazon 潮牌早就打起來了。如果你擁有品牌及設計商譽的優勢下,還接受這種打壞自家價值的行銷手段,你的製造商會倒。

這是我最介意的壞處,逆向剝削製造方的結果,就是製造方會因為行銷的破壞而垮台

自己是什麼產業,要認清自己的產業核心在哪裡。工具就是工具,「量」並不是活下來的決定性因素。「銷售力」也就不該是選擇銷售方案的最大考量,以致於最後破壞了整個企業壽命。

科技有沒有萬磁王那麼威?我們可以看一下音樂。

現在越來越多創作人會先放行 youtube 版,再決定要不要出專輯。但是賺錢的方法是點閱數?
不是。這首歌賺的可能是〈花甲男孩轉大人〉的代言廣告費。


黃明志可能真的就是可以靠點閱率賺到錢。但是真能擴散賺到錢的,


五月天靠的應該是自己辦的演唱會。能讓「宣傳」賺到錢的,還是自己的企畫方案。只能是「工具」的「宣傳管道」,認為它能決定產業生死,是自己沒找到自己的產品價值。

例如最近上榜人氣衝很高的,聖結石新歌〈真的不想嘴〉。我沒去聽,我壓根兒也不認為他是音樂人。一個網紅不會人紅了之後就十項全能。
真的有像李敖這樣的人,是個文學家,同時也能是作詞人。這畢竟是少數。我如果分不清林夕和聖結石哪個是作詞人,我寫了好幾年的社會觀察也就白活了,不是嗎?有這麼瞎?

你借用了科技作為工具,不會就此改變本質。能力還是需要經歷長時間的努力。

創意工作者不要追求薄利多銷。你不是製造業。雖然賣不出去的創意就是垃圾,要做的也是盡量把創意修正到比較多人能接受,至少可以養活自己的水準。不要停留在為了賺這麼一角錢,自己不再成長增值。
不要屈就於平台的剝削,(有時他們不知道那是剝削,因為他們沒有能力看出價值,)就像學設計的人不要幫人「順手設計名片」。價值要靠自己維護。你看不起自己的專業,覺得叫價沒立場,覺得好管道遠重於為了保障創作價值設法打造超越管道的品牌,你的專業就會永遠不值錢。「行銷」有其必要,但真的不會比「產品」重要。你又不是金光黨。

我真的不認為 Bezos 推出免費試穿是為了消滅服飾業。如果是,他直接把服飾業關掉,賣衛生紙更穩定。他只是這方面外行,而他帶領的科技就導向有問題的路。
但是我們不用跟上去。真的。
工具只是拿來用。沒名氣的或許會做白工借來用用。但是名品的價值遠高過廣告。



最後順便聊一下人類把愚蠢過渡到機器的另一個風險案例。


兩個 AI 聊著聊著,就開始用自己的語言對話.... 這有點危險啊,也讓研究人員不得不暫停實驗。 ✅ AI 將是科技產業的下一個機會,想知道更多 AI 資訊歡迎加入「AI 人工智慧基地」http://ow.ly/79Nq30cqedB
Technews 科技新報貼上了 2017年6月19日



人類真的要設計規範禁止機器使用自己的語言。我擔心的是機器的邪惡嗎?不是。我擔心的正是人類把愚蠢過渡到 AI。當 AI 走向對人類不利的方向時,這是人類的錯,而 AI 的哲學辯證也許會讓人類看到這一點,然後人類得刪除 AI 一直以來的進展,修正人類給予的起始概念。如果人類無法理解 AI的語言,AI 哲學辯證這種事就可能只是強化人類的錯誤。

人類給予的起始值錯誤,例如,「美國夢」,在川普把「美國夢」極大化之後,看到它拋棄弱勢的本質。例如,「難民的小孩死在沙灘上」,人道主義導致歐陸險些崩潰,但是卻沒檢討「沒有多大的區域可以接收戰亂國的所有人民」。戰亂國的人民是無辜的,沒錯,但我們能做到的真的不多,那些難民不是我們生出來的。國家能有人口控制,難民的產量遠高過接收國所能做到的人口控制。

有些善意概念,最後的結果並不是善意的應對能夠解救。人類常常不夠明白自己的愚昧,然後把愚笨寫到 AI裡。這才是 AI 有可能走向邪惡的原因。

我不認為 AI 辦證哲學有什麼屁用。就像我覺得 AI下圍棋也沒什麼用。 AI 創造了多好的文明,人類都不應該由 AI教導文明的發展。最淺顯的例子,華人最愛「養生規範」,最愛「成功模板」。但是你照那個板型活,你相當於沒有活過。
人類不需要計畫的一生。不論那樣的人生會有多成功。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