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我離開後只出過一個遊戲,(另一個是我那時寫完後來應該有改編的遊戲,)距今有八年了。
在台灣為了生存,你學會膽怯。膽怯也只為了融入社會...(#中村)
由 ETNEWS科技雲貼上了 2017年7月23日
另一個工作,我因為系統做得很好,被分部推薦到本部,而我當時規畫的系統,成為之後的資工政策之一。(因為我原本就在企業工作,學校系統當然比企業落後很多。)在本部我也做了周邊(投影機,印表機,課程系統轉換etc.)及投影機的手機操作系統。然後我的工作全被拔除了,交給男性工程師,他因此得到正職,而我期約屆滿。之後我再去拜訪老同事,人事變動在我之後依然持續,主管少一階層,當初把我工作剝除的主管也被開除了,我原本待的新科技應用單位被砍,當時負責整合的美國人主管,兩位華人(其中一位是資深,)都不在了。另一位接我的程式的男性工程師(白人),因為我的系統被併到資訊系統主幹政策,所以他被轉到永遠不會倒的主幹部門。(那個部門主管曾經請我幫忙寫印表機溝通功能。)
更多聽到的,最有名大概是 raddit 三位創辦人,兩位男性擠掉女性工程師。男工程師不跟你談工作,說你的胸部可以呈牛奶。說你穿很辣腿很美。等等諸多騷擾。
我以前的工作是特例。真的。依然嚴重性別歧視的職業,或許別的工作會好一點。
再舉一個例子,我朋友在公立社福機構做移民學生諮商。她說,那些校長們都會找人去家裡或去遊艇開 party. 你以為是誰去?你認為為什麼主任的小孩多可以參加校隊?你真認為洋人的「朋友」就只是「朋友」?
Good job! 你果然適合去住洋人的地盤。對他們極度有信心。
你以為美國警察槍殺黑人那麼多次後,為什麼下一個被抓去判刑的是黃種人警察?
在此我並不是想挑起種族問題。而是你出國住久了之後,如果你不是有人可以靠的類型,你勢必得在土裡爬才站得起來。當你站起來後,回頭看台灣那些「真的太中肯。」「所以台灣的年輕人就只能這樣過一輩子。」「就算想離開台灣追夢,也要有資金這才是最殘忍的。」「很中肯,但生活很現實。」「大概要等到這一批4、5、6年級退下,台灣才會有新的希望。」
你會懷疑他們手腳到底有沒有斷掉。
講個現實的。現在擁有資產的是四五年級。他們退下,會剩錢給你嗎?那是他們的錢,他們可以拿走。你等著他們給你安排,憑什麼要他們留什麼給你?你以為冏星人,超立方的收入很好賺?他們起得來,因為他們很努力。你等前面的人撒手人寰,你也不會收到遺產。只是從貧窮年輕人變成貧窮老人而已。
你們除了被「不給機會」,還能怎麼辦?
我不太明白問這種「搬到沒有外食的地方怎麼吃東西」等級的問題是怎麼回事。從小事事都被安排,殘障很久了手腳長不出來,我也不明白。因為我是文科畢業去做資工工作。簽證專門辦業務不接的類型。也被耍過被利用過。為什麼我的手腳在台灣讀完書之後還可以去爬泥巴應該不是特異功能。
最後順便夾一篇。我認為這樣的比較是不太對的。應該以 Peter Thiel (自從他幫川普蒐集情資後我就不太想再提到他)提到的《從 0 到 1》論點比較符合。第二名永遠只是複製品。
【好做的都被做走了,科技巨人都給他們當就好了?】 1970年代有蘋果和微軟,1980年代有AOL,1990年代有亞馬遜、雅虎和Google,2000年代則有Facebook。但2010年代似乎出現了新創大旱,上一個真正成功的科技新創,是已經13歲的Facebook。 有人說,網路先鋒已經把能做的都做了,後進者當然沒搞頭。 然而,情況並不是那麼單純。
由天下雜誌貼上了 2017年7月22日
要說 Google, Amazon 和 FB 有多賺。 Google 至今乃承擔很重的基礎建設。例如, youtube 真的開始穩定賺錢了嗎?它賠了多少年?Amazon 真的是電商嗎?它其實是物流吧。FB 也是賠了很多年。
「低懸的果實」,要說別人曾經的掙扎都非常容易。這三間數位公司當初並不是看到現在會賺這麼多才努力撐下那些賠錢和看衰。它們不可能像傳統製造業那樣,財大勢大遊說大就可以停下來吃手下縲絲釘的紅利了。製造業不容易被超越,因為硬體投資非常大。
數位產品需要什麼基礎投資?不少工程師願意做 open source. 數位品牌被翻轉,只會是一朝一夕。你看到多大優勢,其實都沒有優勢。你不懂使用者的期望,就會很快流失優勢。最多只能說,當有能力的人比你更努力時,想辦法讓自己不要放棄另尋契機?
補:
如果我的職業範圍太慘烈,不如聊一下我的社工朋友,這個以女性為主流的職業類別,她是怎麼拿到正職職缺。
她跟我一樣,到加拿大進修前,在台灣就工作過。所以碩士班第二年就去離北極圈沒太遠的城市工作。第一年修完大部份課程,試著去 starbucks 打工。第二年靠通勤完成學業。她來時加拿大政策改成,直接發工作簽證給正式就學的學生。所以她去找了符合她專業的工作:社工。
她不是英語系,很難說她英文有多好,大概就溝通沒問題。我知道大部份拿到工作簽證的學生,都是去做廚房或端菜。很少有膽去找專業工作,更大的問題是,寧可放棄專業工作也不離開城市。(雖然我也有這個傾向。我覺得她超威!)
你以為鳥不生蛋的地方就很好混嗎?她被指派到權貴旁邊當奴隸。她同事是靠高層關係佔在這個職位上。因為工作都是兩人為一組,她長期以來搶奪伙伴的成果,說伙伴的壞話,事情都丟給伙伴做。所以當聽其他同事同情她時,才知道這個人之前已經逼走好幾名同事。我朋友很需要錢還台灣的留學貸款,以及之後她先生很想要房子,四年後她來 Vancouver 上暑期培訓及等新工作的應徵結果,我才嚇一跳她已經吃抗憂鬱藥半年以上了,而且她還付了房屋訂金!在虐待狂旁邊是想待到憂鬱症自殺為止嗎?!
由於她在北極圈(?)被虐(?)有四年當地專業經歷,很幸運地在 Vancouver 被錄取了,契約職。這裡的人好多了。工作分配是有點詭異,講中文的服務中文個案,講印度話的服務印度話個案。中國個案越來越多,她其實越來越做不完,但是交來就只能做了。她在背後被同事講壞話。尤其一位新來的交換學生,想要搶她的工作,她是白人不會中文。甚至在開會時當眾說,你很會就都給你做就好了啊。
當別人產假育嬰假放完要回來復職她這個職位時,我朋友也覺得很絕望。她的努力還是被人排擠。也就很認命地去找了別的工作,契約結束第二天就去上工了。(她都提很早就準備下一段了。)(跟我以前一樣,我是來加拿大入境隨俗變懶了....)後來原職缺想去當老師,不回來復職,我朋友實在太好用了,她的主管兩週後叫她回來做。(到底是用了另一個人不能用,還是原職真的就職兩週後才決定要去當老師就不知道了。)(本王很少跳過空檔現象。)
什麼時候我朋友的工作情況才好轉呢?她自己的育嬰假結束,回去工作之後。因為她家族要求的關係,她事必躬親,就算上班時間得帶去給褓母,她下班或出差後完工,也會馬上提早去把小孩接回來。而她對自己工作的評語是,覺得自己跟以前她罵的尸位素餐死公務員差不多。因為真的沒有腦可以用。我總說全職媽媽是值得尊敬的工作,因為我看過一些案例的結果都是這樣。不論是工作媽媽,全職媽媽,還是幫帶孫子的祖父母,都呈現懷疑自己已經早發老人痴呆症。而我也會。
因為你真的在乎小孩子的話,他們是活的人類,他們的專注力比你好,需要顧慮的事比你少,小孩最大的注意力投資與吸收,都在照顧者身上。照顧者會失去處理普通事務的時間及腦力。你不要跟我說習慣就好,通常「習慣」是走向「忽視小孩子的需要」,而不是「時時注意,適時干渉」(我媽是這一型)。要教好小孩時,不見得大人要把小孩控制得死死的,但是一定很耗腦力。我對照顧者的建議是,如果不是職業(職業有下班時間),偶爾找別人帶,多打發小孩去兒童遊樂場,去找朋友,去兒童聚會,還是什麼什麼兒童為主,有其他照顧者注意安全的聚集地。你~~就~~可~~以~~休~~息~~了~~~~~~~~。
那裡才是小孩子學做人學得快的地方,不是在主要照顧者身邊。不要沒事逼死自己,你不必那麼偉大,而且更好的方案靠你自己做不到。
放自己一馬。
所以你要我說,她的家庭步入穩定的洋人世界嗎?或許是可以這麼說。但是她的日子變比較智障也沒有比較輕鬆,也許她一開始就多智障點會比較輕鬆?(咦?)
如果你願意讓洋人這樣虐待,台灣真的有差到哪裡去嗎?
移民活得下來,沒有憤世嫉俗回流的,一般有個特質,「夠笨」。這些都扛得下來。一定沒有台灣那些等著老一輩快去死的打字快手精明。你以為他們過得很愜意?他們比較不計較倒是真的。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