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台灣人意識

哇噻!謝金燕這支MV 超辣!記得去年農曆年演出時,第一次看見她火辣亮相,並宣稱已進入謝金燕 V2 階段,女神即將誕生。之後她的出現都屬於台語版唱跳歌手。

大概我太少聽台語歌,以前總覺得台語歌就是日本演歌的延續,吟唱悲情,而新的台語歌世代走的是電音!Wow~~ 這可真是一步到位。電音對台語文化已經不陌生,畢竟台灣的電音三代子行走全球嘛~是吧!




電音三太子在美國洛杉磯
電音三太子在英國

早期的台語歌,我印象中是比較悲情的。例如丈夫是遠洋航線船員,妻小在家中等待。或是傾訴自身的生世不好,或是流落他鄉的奮鬥,或是機運不好等。早期的台語歌跟日本演歌的風格還蠻接近的。

蔡秋風的<金包銀>,1990年

陳雷的<歡喜就好>,1996年
陳雷走的是比較輕快的民俗風格。

施文斌的<傷心酒店>,1993年 
這首歌是從日本演歌翻唱的。但是,施文斌骨子裡是搖滾歌手啊~~。是他嗎?是他改造了台語歌嗎?
(嗶!嗶~~!答錯!答案請見文末!)

江惠的<家後>,2002年
這首歌大概是我告別歌壇代表聽。(咦?!)

hmm..... 之後事隔多年,我再次聽到時代性的台語歌是<姊姊>.......(▔口▔) ... 給他跳針一個好前衛!我並沒有把搖滾樂放進台語歌這一塊,因為我知道的長輩都沒有聽。不然伍佰也是很多台語歌。但是謝金燕的歌真的有老人家在聽!我有聽過長輩推薦!

國語歌的時代演進我就比較清楚了,因為五月天的歌曲很有時代感 (▔∀▔)。我幾個月前才把他們十三年全部聽過一遍~。身在資訊產業,進步是必須的,如果沒有跟得上時代,不是自己被雇主淘汰,就是公司被時代淘汰。我覺得對創作人來說也是必要的,雖然創作者很少是被外力所壓迫,對於跟上時代比較沒有急迫性。

創作人面對的時代變遷其實陷阱比較多。例如,最常看到的是有些歌手/創作人唱了一輩子同類型的歌曲。例如日本演歌。它獨樹一格,很有時代性,當風格成為一家典範時,常常就忘了時代的流動。因為他的時間停在自己最輝煌的時期,而這時候培養出來的聽眾也成了長期忠實支持者,創作人因此沒什麼進步的驅力,反正餓不死,又可以「傳統」大旗來捍衛。

然而,如果創作人在歷經社會的考驗及挫折之後,仍然擁有自己當初的反骨,就會在每個階段看到自己的停滯。變動,對他們來說是困難的,因為他們的舊支持者已經習慣了他們是什麼模樣。然而,不變也是危險的。第一個危機就是會失去新生代的支持,然後會失去時代的支持。就像換不了技術最後被時代淘汰的資訊業一樣。

五月天很特別之處,就是他們從來就不是主流......。倒也不是「做不到」,大概是「沒興趣」比較多吧。他們的音樂有他們生命的領悟,就是因為要不同以往,又要以聽眾為主要目標,所以他們的創作都擁有時代性。每張專輯的配樂感受上及氣質上是不同的。專業主脈的變動,需要很多的學習及吸收。詞多是寫生活與生命,不管是嚴肅,輕鬆還是頑皮,都很能觸動人心。

跟著時代走,能做得到的人真的很少,不管是哪種產業。而台灣又是非常集體意識的地方,已經不僅是工業時代的蘿蔔與坑的思想,而是農夫耕田的根深蒂固的穩定。公務員,鐵飯碗,老死在故鄉,台北到高雄叫做很遠,台灣到大陸叫失根。(我在這裡的朋友,每逢假日旅行的距離不少都遠超過台北到上海的直線距離。還有一些家庭是夫妻工作場所相距兩個台灣的長度,每一兩週就在哪個城市相聚出遊。我真不了解距離概念是受限於土地大小還是什麼....。)而唯有能跟得上時代,才能創造時代,而不只是創造風潮。

所謂的創造風潮,可參考 PSY 的 Gungnam Style.
創造時代,五月天為什麼還沒上時代雜誌![抗議!][抗議!]

等一下,我原本想要寫什麼......
所以,到目前為止,台灣人是自我認同感很高的地方。(OS: 你是巡遊外太空剛回來是嗎(O[]O)???)
當一個地方發展出自己的文化,必然是認同自己的處境,將自己所有接觸的資訊都內化為具有自己生長環境的人心及社會風情的成品。而這種成品在土地上被認同,被流傳,就成為當地的自我意識。台灣人能很明確說出自己家鄉的代表,臭豆腐,三太子,五月天,都代表了對於「台灣」的認同。

有些人就很愛冷言冷語,例如,一部台灣漫畫大賣好了,就冷嘲熱諷說,還不是學小畑健加許斐剛。要不然你把這部漫畫譯成日文拿去日本賣好了,一定能大賣嗎?很難說吧!因為這部漫畫是台灣創作者畫的,概念上是台灣人會接受的,它就屬於台灣人的作品,日本人沒興趣是很有可能的。所以,說別人學國外的意思是什麼?外國人的作品翻譯成中文版就在台灣賣得動?還是根本就嘲笑自己的社會為不良複製品而激動瘋狂?
這種人,只是看不起自己人而已。當自家文化出現在眼前,依然視若無賭,辨識不出來。

不小心又離題了....

旅外台灣人,我看到深具台灣人意識的就很多。但是因此自己畫出階級的也很多。走在路上,很多刻意講台語的,(我不覺得聊到一半國語轉台語可以在這裡比較好溝通...,)就是台灣人。這樣做有什麼不好?舉個例子來說。

在早期,北美華工很多是珠江一帶的粵語人,幾代後有不錯的社經地位。香港回歸時,也有很多香港人來大溫。當時在地華人喜歡講廣東話,用以區別不是講廣東話的人。中國人以及,沒錯,台灣人。不會講廣東話的華人,在向香港人求職時是比較不利的。當時的台灣人會不會覺得不太舒服?我覺得多多少少會的。就像我在香港講中文會被差別對待一樣。

而今呢,大陸人來得多,香港人想做生意不得不學普通話。在路上也看到很多香港人與大陸人併行時,香港人也不少說的是普通話。語言本來就是用來溝通,除非另有目的,是吧。大陸人我見過的,有蠻大比例是對台灣的印象蠻不錯。因為台灣的文化在全球華人中是非常強勢的。豐富而自由。

畢竟落到生活層面,就不是誰的工程數學高分,誰的幹細胞培養出比較多種器官。在職場多多少少會遇到同鄉比異鄉有利的情況,當利字高掛,就別期待什麼遠近親疏,做人要活在現實。但是當情境上處於隨興與生活化,大陸人對台灣人的友好程度(我的觀察)是略高於對待香港人。但是台灣人的態度呢?
台灣人還不少會用特別台語說,我是台灣人。

再舉一個例子,最近大概我出去閒晃的機會多,有時就會遇到種族主義者。情況都是,對方對我喊「中國人!」「中國人!」「回家去!」(難聽的就不寫來污染自己的文了。)第一次遇到時我還蠻生氣的,但是想一想之後,就不知道該氣什麼了.....。如果我出入的是亞裔多的地方,其實比較多人會猜我是日本人。(聽說我有沈靜的氣質...。有這回事?原來我是很沈靜地造反。)
如果我出入的是白人多的地方,那些種豬都指著我叫中國人。啊嘸係安抓?你是在罵誰?我是台灣人啊!什麼叫品種比我好?我只知道牲畜是講究品種的,人類是生而平等。什麼叫做開了口在罵自己,就是這副德性!

既然那些真正會歧視我們的人,根本就分不出來台灣人跟中國人有什麼不同,台灣人又何必屢屢祭出台灣話來畫出自己跟大陸人不同?難道是 "上司管下司, 鋤頭管畚箕" ,自得其樂?
我覺得區隔地位是愚蠢的事。聰明人是能廣納百川,為己所用。既然台灣文化被推崇,海外台灣人更應該表現出宗祖國的氣度。看到不妥的行為,不恰當的概念,有機會就幫他提點一下。這才叫文化比別人強嘛!出了門不要一直都是受害者的樣子,搶爭一口氣,區隔別人。既然海外華人欣賞台灣的文化,就讓台灣文化變成他們的信仰,讓不論是否出身於台灣的華人,都成為台灣的代言人。

做不做得到?不去試怎麼會知道?五月天已經讓很多華人講共通語言了,五月天的搖滾樂。以文化加強兩方的熟悉。對政客來說,台灣什麼都會輸大陸,(每談開放就驚恐,真不知道這份沒自信是怎麼來的....。)對五迷來說,世界都是朋友。參加海外演唱會會有當地五迷協助,會到各國各城市的SR蒐集官印,海外五迷會想去平溪看天燈,想去師大附中看一下什麼學校翹課出帶動時代的指標,想去「告白巷」看看究竟衰事是如何發生的。(奇怪,我印象中的告白巷是汽車幫忙拒絕了.... 我記錯了嗎...??)

聯合報:告白巷、附中…陸客追星爆

世界的有多大,就看心量有多大。台灣人意識是很好的現象,更希望身為台灣人,對自己要更有信心一點,不要也走進了種族主義。共勉~



上課時間到~!震撼台語音樂的人是~~
林強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