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食言了。想捅刀?來吧。(大誤 (|||QДQ) ... 千萬不要來....)
看這兩天的主題,日月光。讓我想到台灣的詭異觀點,錢。
你要說台灣人很淳樸,很談錢太俗氣嗎?
真的是這樣嗎?我看到的怎麼是
滿眼都是錢,心裡只有錢。
我大概是華人文化中的突變。我非常喜歡商業,但是錢對我來說不重要。雖然必要。
必要跟重要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只需要必要的錢,你不會因為怕曬怕腳酸買車,會搭公車。你不會餐餐豪華,會吃夠就好。你不會把店裡的東西都搬回家,會常用到的拿回家就好。
什麼是重要?車就要買超豪華,不只安全。吃要吃得超好,再買一堆減肥藥及健康食品。你會削減必要支出,放在房地產,投資及銀行帳簿。自己的錢很重要,別人的創造心血不重要。要用仿製品,要用盜版,若小店要吃低價到不知道老闆得靠什麼能誠實地活著。
日月光的河川污染,經濟部談的居然是明年的GDP。
日月光K7廠遭勒令停工 張平沼:恐影響2014年GDP
台灣珍貴僅存的自然景觀,在美麗灣停工後又有另一椿非法動工,而該縣長眼裡只有「開發才吃得飽」。
拒財團模式 阿米斯音樂節 活出自己的「美」式生活
世界銀行總是難逃美帝魔爪
這篇對世界銀行不見得公平,但是它寫出部份現實。(本王對鄰國雖然不滿,還沒不滿到亂栽贓的程度,我不會說「美帝」如何云云。)請從「新殖民主義」看起。
IMF 把錢借出去,但是受援助國的人民卻更慘,該國借錢投資礦業,賣掉礦還要還不少利息,礦源耗盡依然欠債。這叫做遊戲規則制定權。非得陷入這樣的陷阱是很不幸的事。如果事先看得見,這些欠債國還要不要這麼努力開發自己的國土?
連較晚開發的中國都不太想賺這樣的錢了,開始限制污染企業的進駐。
台灣,有沒有走進這個陷阱?
台灣為什麼要破壞自己的國土,去換錢,換 GDP?
再一篇。原來孫運璿在 30 年前就看出了經濟依賴中國大陸的危險......趕快來朝聖!
還真的有人依然這麼想! (O[]O)!
把三十年前的思想當先知,這樣的腦袋比三十年還古老啊!三十年前,我爸薪水一個月一千六。去朝聖這篇的人,也應該月薪發他一千六就可以了!
三十年前的時代背景,台灣真的是得賺勞力密集的錢。必需跟當時大陸低度開發,過剩勞力的地區競爭。三十年後,台灣還要搶這種工作機會,不是很悲哀嗎?中國已經不想讓人民領這種薪水了,去年就強迫很多外來企業漲薪資,把一些台商逼回家了。「逼回家」,這不是很可笑嗎?台灣低薪終於贏過大陸了,很光榮嗎?
你說總有競爭力不好的人。如果你是這些競爭力不好的人,你要領工廠在越南寮國發的薪水嗎?不想要吧。
你又會說,台灣有勞工保障,不可以領太低。那你怎麼不出來當老闆?
老闆都得把商業當慈善事業做,他的家人靠誰養?他做不到,你如果很行做得到,出來創業啊。
又回到我前篇聊到的,聯考世代,讓階級互相拋棄。
因為你不是老闆,你不管老闆死活。
因為你覺得能力不夠好扛不了責任,所以責任都丟出去給別人。
別人就是要保障自己穿得好,過得穩定,可以投資房子,房價會漲。
老闆也是這麼想。所以他也不太想管你死活。
你要說台灣很窮,真的嗎?
台灣人很愛省錢,把自己逼著吃便宜,用盜版,盛讚台灣的物美價廉,低價,再低價。齊頭式地油價不准漲,電價不準漲,東西要便宜,老闆要粗本又血本無歸(逼良為娼嘛),美國有walmart,台灣有全聯!(中國有毒奶粉,台灣有毒澱粉,美國拼低價卻沒有耶。)
台灣人真的那麼窮嗎?跟三十年前一樣穿麵粉袋嗎?可沒嘞!台灣不論哪個階級,都會投入投資型保險,股市基金,房地產。尤其是房地產,說會泡沫化很久了,台灣的資產還是不斷堆進去,為什麼?因為這些領域是未來的「錢」。拋棄現在的生活品質,逼良商入奸商;看不起廚師廚藝也需要代價,菜盤只願給未處理前的原價;精品也當複制品給價,複製盜版讓創作人心血枉費。用捏死未來發展性,扼殺誠實的方法,把錢省下來,丟進投機市場。
投資?你怎麼知道?你知道那些錢被轉投資到哪嗎?你有看到成效嗎?你的錢促成社會發展了嗎?沒有吧。你覺得台灣發展了?只有房價越來越高吧。你不知道錢去哪了,只期待它會變大,會發財,就是投機。
投資是你希望你的錢帶動產業成長,給產業把錢用到有效的地方。投機是你只要錢變大就好。你如果真的想投資,產業需要利潤,很容易理解吧。你限制自己所有消費,只愛買低價又批黑心貨,進口的最好。進口又看見很多 made in China。省下來的錢丟到股市房市。企業要怎麼活?沒有消費者。企業也去炒作投機啊,不然帳目能看嗎?
然後一般百姓在三十年後,過的依然是三十年前的低品質生活。動產不動產卻一直漲。
這要怪誰?這是選擇啊。
可以用錢過好日子時,選擇廉價的生活方式。錢放在某個哪裡,數值變大,越來越薄,錢有沒有多?數字有多,實質沒有。自己連當下享受生活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叫淳樸不愛錢?讓我幫忙翻譯一下,這叫做
我願過低品質的日子,但是我要錢。
比起政治,我更喜歡商業。滿眼是錢的人,只會看到「商人就是愛錢」。
何不回過頭來想想,如果商店的商品你不喜歡,服務你不喜歡,作品你不喜歡,你會花錢嗎?不會吧。那麼,商人的創造性,看見需求及欠缺的能力,滿足消費者心願的能力,都沒有價值嗎?身為消費者,就可以那麼看不起別人的努力?
有些商業是仲介者,做為生產與消費間的橋樑。有些商業是創造者。他們是創造性本質,為了讓創造能夠實現,而進入商業體系。創業者就屬於這一類。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非常大比例是這一類。
就是有開創型的商業,社會才會有進步。台灣人會崇拜賈伯斯,會被比爾蓋茲的公益所感動,會覺得google 建太陽能田了不起,他們背後都是開創型商業的支撐。就像舒米恩想賺錢再次與部落齊聚嘉年華同樂,就像五月天用賺得了錢讓人們正視音樂產業的正規性尊嚴,並藉全球化推展華人文化。真正的商業,早就不是孔孟時代的通有運無,而是時代開創性。台灣需要企業家。
台灣很多創業都急著找資,急著找大廠賣掉。本土只剩一鍋錢,花不到的錢,因為錢最重要,事業不重要,生活不重要,錢都拿去墊高資產價值。
這是三十年前的思想,卻仍主導現在的世代。以前我觀察一個小我快十歲,可以說是下一世代的青年。當他看到台灣的社會事件,就說「台灣,你怎麼了?」「怎麼會這樣!」「都是車輪黨害的。」等等。這些話,現在在網上很多酸民的留言,都是這個特質,潛藏著一句沒說的話,「我做不到幫助這塊土地」。沒有思考,就放棄故鄉。
三十年前的思想。主導台灣的政府與百姓。
沒有多少人想用開創的方法讓家鄉變好。阻止電價上漲而不是立案補助貧戶的,只有貧戶嗎?不是吧。還有占更大部份的中產階級。怎麼可以只差一點點我就沒有被補助到?所以凍漲。凍漲油,凍漲水電,凍漲一切。用財稅去負擔。
錢不是最重要。
有很多事是抓得越緊越會失去。
活在當下。三十年前的恐懼是當下面對的不足。
現在卻是緊抓三十年前的概念,拋棄當下恐懼未來。未來會老,會病,會需要錢。拿現在的生命及品質去換錢。卻換到投機滯流的實質貶值。
也許我是寫了很玄的一篇。
創造非常重要,支持創造非常重要,它比帳戶數字重要,比指數漲跌幅及預估地產售價都來得重要。把生活過好,支持創造,投入創造,能讓你真正擁有財產,創造財產。完全化作數字的錢,真的不重要。它不是你的。你不一定花得到,但是守著它會讓你日子更辛苦。
台灣及華人不要再把思想停留在古代了。加油。
人生比錢更值得。使役錢,不要被它奴役。
看這兩天的主題,日月光。讓我想到台灣的詭異觀點,錢。
你要說台灣人很淳樸,很談錢太俗氣嗎?
真的是這樣嗎?我看到的怎麼是
滿眼都是錢,心裡只有錢。
我大概是華人文化中的突變。我非常喜歡商業,但是錢對我來說不重要。雖然必要。
必要跟重要有什麼不同?
如果你只需要必要的錢,你不會因為怕曬怕腳酸買車,會搭公車。你不會餐餐豪華,會吃夠就好。你不會把店裡的東西都搬回家,會常用到的拿回家就好。
什麼是重要?車就要買超豪華,不只安全。吃要吃得超好,再買一堆減肥藥及健康食品。你會削減必要支出,放在房地產,投資及銀行帳簿。自己的錢很重要,別人的創造心血不重要。要用仿製品,要用盜版,若小店要吃低價到不知道老闆得靠什麼能誠實地活著。
日月光的河川污染,經濟部談的居然是明年的GDP。
日月光K7廠遭勒令停工 張平沼:恐影響2014年GDP
台灣珍貴僅存的自然景觀,在美麗灣停工後又有另一椿非法動工,而該縣長眼裡只有「開發才吃得飽」。
拒財團模式 阿米斯音樂節 活出自己的「美」式生活
我很敬佩舒米恩的方式。他說「我會繼續努力賺錢,明年繼續辦。」這些在權者,腦袋不知道是卡在公元幾年。他們不知道現在有種國際策略堪稱「出口災禍」嗎?國家不要逼人民成為廉價勞工造成社會動盪,就把賤價工作機會出口,然後依然向企業可以收到稅,一點點也好。國家不要污染,就把污染企業出口,但是還是擁有企業主的總部可以收錢。國家不要太高的經濟泡沫,就把毒經濟出口。他們不要掏空自己的天然資源,威逼脅迫去挖別國的礦,還叫他們付利息。那些國家都是已開發國家,他們國力變差了嗎?也許他們的 GDP不好看,人民過著借貸卻奢侈的生活,卻依然擁有相當強大的競爭力。
面對文明發展及金融化,沒有什麼能夠只靠保護生存得下來。就連瀕危動物,人類也是能吃就吃掉,不能吃就殺掉,才不會侵佔空間開發權。這是生物本能。人類本來就不太具神性。我們要去拷打人類都成為神嗎?核彈比較快啦。
原住民爭取文化生存權的方式,就是在主流遊戲規則上獲勝。舒米恩就是以他做得到的方式為自己的文化奮鬥。
世界銀行總是難逃美帝魔爪
這篇對世界銀行不見得公平,但是它寫出部份現實。(本王對鄰國雖然不滿,還沒不滿到亂栽贓的程度,我不會說「美帝」如何云云。)請從「新殖民主義」看起。
IMF 把錢借出去,但是受援助國的人民卻更慘,該國借錢投資礦業,賣掉礦還要還不少利息,礦源耗盡依然欠債。這叫做遊戲規則制定權。非得陷入這樣的陷阱是很不幸的事。如果事先看得見,這些欠債國還要不要這麼努力開發自己的國土?
連較晚開發的中國都不太想賺這樣的錢了,開始限制污染企業的進駐。
台灣,有沒有走進這個陷阱?
台灣為什麼要破壞自己的國土,去換錢,換 GDP?
再一篇。原來孫運璿在 30 年前就看出了經濟依賴中國大陸的危險......趕快來朝聖!
還真的有人依然這麼想! (O[]O)!
把三十年前的思想當先知,這樣的腦袋比三十年還古老啊!三十年前,我爸薪水一個月一千六。去朝聖這篇的人,也應該月薪發他一千六就可以了!
三十年前的時代背景,台灣真的是得賺勞力密集的錢。必需跟當時大陸低度開發,過剩勞力的地區競爭。三十年後,台灣還要搶這種工作機會,不是很悲哀嗎?中國已經不想讓人民領這種薪水了,去年就強迫很多外來企業漲薪資,把一些台商逼回家了。「逼回家」,這不是很可笑嗎?台灣低薪終於贏過大陸了,很光榮嗎?
你說總有競爭力不好的人。如果你是這些競爭力不好的人,你要領工廠在越南寮國發的薪水嗎?不想要吧。
你又會說,台灣有勞工保障,不可以領太低。那你怎麼不出來當老闆?
老闆都得把商業當慈善事業做,他的家人靠誰養?他做不到,你如果很行做得到,出來創業啊。
又回到我前篇聊到的,聯考世代,讓階級互相拋棄。
因為你不是老闆,你不管老闆死活。
因為你覺得能力不夠好扛不了責任,所以責任都丟出去給別人。
別人就是要保障自己穿得好,過得穩定,可以投資房子,房價會漲。
老闆也是這麼想。所以他也不太想管你死活。
你要說台灣很窮,真的嗎?
台灣人很愛省錢,把自己逼著吃便宜,用盜版,盛讚台灣的物美價廉,低價,再低價。齊頭式地油價不准漲,電價不準漲,東西要便宜,老闆要粗本又血本無歸(逼良為娼嘛),美國有walmart,台灣有全聯!(中國有毒奶粉,台灣有毒澱粉,美國拼低價卻沒有耶。)
台灣人真的那麼窮嗎?跟三十年前一樣穿麵粉袋嗎?可沒嘞!台灣不論哪個階級,都會投入投資型保險,股市基金,房地產。尤其是房地產,說會泡沫化很久了,台灣的資產還是不斷堆進去,為什麼?因為這些領域是未來的「錢」。拋棄現在的生活品質,逼良商入奸商;看不起廚師廚藝也需要代價,菜盤只願給未處理前的原價;精品也當複制品給價,複製盜版讓創作人心血枉費。用捏死未來發展性,扼殺誠實的方法,把錢省下來,丟進投機市場。
投資?你怎麼知道?你知道那些錢被轉投資到哪嗎?你有看到成效嗎?你的錢促成社會發展了嗎?沒有吧。你覺得台灣發展了?只有房價越來越高吧。你不知道錢去哪了,只期待它會變大,會發財,就是投機。
投資是你希望你的錢帶動產業成長,給產業把錢用到有效的地方。投機是你只要錢變大就好。你如果真的想投資,產業需要利潤,很容易理解吧。你限制自己所有消費,只愛買低價又批黑心貨,進口的最好。進口又看見很多 made in China。省下來的錢丟到股市房市。企業要怎麼活?沒有消費者。企業也去炒作投機啊,不然帳目能看嗎?
然後一般百姓在三十年後,過的依然是三十年前的低品質生活。動產不動產卻一直漲。
這要怪誰?這是選擇啊。
可以用錢過好日子時,選擇廉價的生活方式。錢放在某個哪裡,數值變大,越來越薄,錢有沒有多?數字有多,實質沒有。自己連當下享受生活的機會都沒有。
這樣叫淳樸不愛錢?讓我幫忙翻譯一下,這叫做
我願過低品質的日子,但是我要錢。
比起政治,我更喜歡商業。滿眼是錢的人,只會看到「商人就是愛錢」。
何不回過頭來想想,如果商店的商品你不喜歡,服務你不喜歡,作品你不喜歡,你會花錢嗎?不會吧。那麼,商人的創造性,看見需求及欠缺的能力,滿足消費者心願的能力,都沒有價值嗎?身為消費者,就可以那麼看不起別人的努力?
有些商業是仲介者,做為生產與消費間的橋樑。有些商業是創造者。他們是創造性本質,為了讓創造能夠實現,而進入商業體系。創業者就屬於這一類。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非常大比例是這一類。
就是有開創型的商業,社會才會有進步。台灣人會崇拜賈伯斯,會被比爾蓋茲的公益所感動,會覺得google 建太陽能田了不起,他們背後都是開創型商業的支撐。就像舒米恩想賺錢再次與部落齊聚嘉年華同樂,就像五月天用賺得了錢讓人們正視音樂產業的正規性尊嚴,並藉全球化推展華人文化。真正的商業,早就不是孔孟時代的通有運無,而是時代開創性。台灣需要企業家。
台灣很多創業都急著找資,急著找大廠賣掉。本土只剩一鍋錢,花不到的錢,因為錢最重要,事業不重要,生活不重要,錢都拿去墊高資產價值。
這是三十年前的思想,卻仍主導現在的世代。以前我觀察一個小我快十歲,可以說是下一世代的青年。當他看到台灣的社會事件,就說「台灣,你怎麼了?」「怎麼會這樣!」「都是車輪黨害的。」等等。這些話,現在在網上很多酸民的留言,都是這個特質,潛藏著一句沒說的話,「我做不到幫助這塊土地」。沒有思考,就放棄故鄉。
三十年前的思想。主導台灣的政府與百姓。
沒有多少人想用開創的方法讓家鄉變好。阻止電價上漲而不是立案補助貧戶的,只有貧戶嗎?不是吧。還有占更大部份的中產階級。怎麼可以只差一點點我就沒有被補助到?所以凍漲。凍漲油,凍漲水電,凍漲一切。用財稅去負擔。
錢不是最重要。
有很多事是抓得越緊越會失去。
活在當下。三十年前的恐懼是當下面對的不足。
現在卻是緊抓三十年前的概念,拋棄當下恐懼未來。未來會老,會病,會需要錢。拿現在的生命及品質去換錢。卻換到投機滯流的實質貶值。
也許我是寫了很玄的一篇。
創造非常重要,支持創造非常重要,它比帳戶數字重要,比指數漲跌幅及預估地產售價都來得重要。把生活過好,支持創造,投入創造,能讓你真正擁有財產,創造財產。完全化作數字的錢,真的不重要。它不是你的。你不一定花得到,但是守著它會讓你日子更辛苦。
台灣及華人不要再把思想停留在古代了。加油。
人生比錢更值得。使役錢,不要被它奴役。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