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享樂

又要跨年了,傳統批原罪又要出現了。逢此盛世,本王怎麼能不出來摻一腳呢?(大誤)

最近音樂界的風起雲湧,金馬五十又辦得震撼人心,於是文化終於出現在討論議題中。台灣的文化,在我看來是相當豐富的。韓國的行銷非常強勢。
商業周刊:台灣文創輸韓國,問題不只出在錢!

韓國的文化比台灣豐富嗎?

如果舞台演出是灌養出來的,多元性會大嗎?個人認為,韓國靠政府投資擠出來的文化,是有限制的。端倪:
  1. 韓國人搶中國的龍舟及蚩尤。
  2. 韓國人就業只想進三星,比考聯考更令人想跳樓。
    這意味著韓國其實延續著華文化的習性,隨眾。隨眾的文化比較難出現多元化。有一次去鶯歌看陶藝,韓國的入選作品跟台灣日本比起來,仍是規矩得多。
  3. 韓國藝人專門產自藝人學校,大家臉都整得差不多。
    藝人學校簽約至少六年,十數年的也不在少數。複製批發的文化,多元性能多少?
韓國很強的是行銷。行銷的力量有多大?前一陣子科技界有篇報導,三星2012年在海外的行動裝置行銷費用是蘋果的五倍,但是2013 年的市場比重卻很難拉得上去。難道是三星吃下了所有 Android 用戶?差遠了。
如果使用者覺得不值得,行銷花再多錢也是效果有限。看起來三星開始朝向其它產品發展方向。

韓國的文化短期複製品,能吸引人多久?由我來說一定是不準啦,類似劇情我第二次就看不完了。韓國拍那麼多小三大老婆,忍辱負重最終大和解,我比較佩服的反而是觀眾的耐心.....。
有限制並不表示一定會走到盡頭。因為不斷不斷地擴大參與,就會有成長。而文化是成長比較慢的一塊。因為文化是伴著生活習慣成長。一個世代的價值觀不會有多大的改變。例如台灣八成是三個世代沒有改變了(有點杯具...)。以韓國至今十年左右的發展,應該也長出了點比十年前原有的文化更多一些些出來。

東亞文化部份,我喜歡拿來比較的是日本。雖然本王對日本也小有微言,但是他們真的是文化很厚實的國家。日本印象,可以舉出很多很多。例如武士道,浴衣,歌妓,三弦琴,陰陽師,神舍女巫,機器人,etc. 日本人在戰後不得發展軍事的情況下,創意刨盡皇朝鄉間,正史玄談,甚至是過去未來的想像。日本的文化是相當豐富又具渲染力。這是文創數十年的累積。

如果韓國開始從複製品外開創或找尋自己的特有文化,數十年後也會有這樣的文化資本。時間及資本真的是讓台灣該擔心害怕的事,但是這句話的另一層意義是,
如果韓國繼續製造複製品,台灣大概也不用多怕。

在我看來,台灣的文創只是被忽視而已,發展歷史比韓國長。(當然,我對韓國不熟是很大的問題。)台灣有老愛選悲歌的金曲獎,但是野台也是唱得鬧轟轟。台灣(之前)老愛選一般人看不懂的片得金馬獎,但是海角七號,蔡阿嘠,食尚玩家,康熙來了還是拍個不停。雖然只重嚴肅議題卻只剩政論在訐譙,幾米繪本,朱德傭諷時,九把刀小說電影,還是創作不止。客家賽豬公,八家將藝術化等等,其實台灣來自草根的文化是非常多元厚實的。雖然他們沒有政府關愛,也幸好沒有政府關愛,才沒有變得像汽車,日月光及部份科技產業那樣,拿錢又腐化。

台灣跟韓國很不同。台灣脫離了科舉軌道的文創意志,早就走向「老子要走自己的路」的多元化發展。多元化才是文化能開展的火候。也聽過有人說,台灣近期老愛拍超本土的電影,對外都不好賣。日本也拍很多機器人及武士道切腹啊。這有很國際化嗎?但是日本機器人演化成美國變型金鋼了耶。武士刀在西方賣場不是難以見到的裝飾品耶。
這是文化影響力。
也許在走出去的初期我們該考慮如何對味。但是最終我們是希望世界認識中華文化的原貌,不是調整型內衣。

然而,台灣同時有種鬼打牆的情況。年年一次的月經文。
跨年晚會還要辦下去嗎?

台灣就常這樣。沒做。「你怎麼沒做!」做了。「你做錯了!」也許在日月光長年污染河川只罰約六十萬,五月天唱一晚台中演唱會就罰一百一十萬,確實是非常詭異的事。但是這種年年一次的月經文,它其實把一件事視為理所當然:
流行文化的地位比較低。

論補助的部份,就一定要去補助那些非常危急弱小的文化嗎?他們的問題真的出在沒有錢嗎?還是它真的短期內只可能是小眾市場。沒錯,捏麵人要消失了,畫糖要消失了。我們規畫出來的文創補助,是要跟國際宣傳與韓國行銷對恃的發展型基金,還是濟弱扶傾用的扶貧基金?如果錢是要用在發展的,當然是用在近期成效會比較顯著的方向;而不是丟進去勉強幫忙撐著不死,但是短期看來也贏不過韓流的方向。

對於論述內容不夠尊重的評論者,公開言論常會侮辱雙方。(當然這是台灣名嘴的風氣啦,只要有張嘴,從神講到鬼。)什麼叫做年年複製?什麼叫做請大牌?政府辦晚會可以追加預算,但是仍是「預算」,不是「想花光他案的錢也可以」。一場兩小時,主辦單位會請一個超級大牌來唱五首歌,然後後面由啦啦隊去撐嗎?用膝蓋想也不可能。民眾又不是被綁在電椅上,沒什麼好看就回家了。後面的「不夠大牌」也不能水平太低,也是要能鎮得住場面的,當然不能說「都拿去請大牌」。有成就的藝人不是努力出線讓人亂倒責任的。

再者,好的藝人收比較多錢有什麼錯?只有會改帳會偷排污水的經理才能領比較多錢嗎?這不是職業歧視嗎?一個優秀藝人的現場演出,是靠他自己多久鍛鍊出來的?難道隨便哪個人上場講十分鐘,台下都會聽嗎?還是認為專注看著台上的仰慕者們是群笨蛋?
一場演出,需要有具號召力的藝人撐場,其他名氣比較小的藝人才有機會演出。平常那些新生代要去哪演出?像地下社會這種演出場地,政府還不是愛關就關,產業配套到現在還沒生出半條來。跨年晚會可以成為演出產業界母雞帶小鴨的優良場合。也不會搞上夜店搖頭。大家可以盡己所能發揮才華,政府不會來開單。

花很多錢放煙火有什麼不對?國外還有煙火競賽,這種稍縱即逝的大眾藝術,很多國家都有追夢者在研發。
還是種曇花的也是蠢蛋?花這麼多錢與時間照顧,就為了深夜的幾十分鐘。

有沒有歧視來得公然而徹底?憑什麼認為跨年不值得?

什麼是值得?
大家不要跨年了,會去哪?擠餐廳?吃飽拉掉就很值得?
不准去餐廳,鎖在家裡,跟著沒水準的新聞主播台開幹?
不淮看電視,大家在餐桌前滑手機?
家庭是否融洽,人民有沒有怡情養性,都不是有沒有跨年演唱會的錯。年節假日即使去不了跨年晚會,也會去唱KTV,去夜店狂歡。跟本王一樣塵世出家人(大誤)真的很少見。

政府不把時間跟錢拿去跨年,就會做比較多事嗎?誰說的?人民放水,政府就事情隨便做做。日月光一開始不也只是想罰錢了事,拿GDP恐嚇人民?清境不也是想仿效廬山的走山遷村模式,讓違建就地合法?台灣人愛選出金權掛勾的議會及政府,就只好享用這等品質的施政。
反觀因為要辦跨年,太多人注意,政府至少這件事得做好,不然會後他就死定了。他得去修復一下大眾運輸,得去找人安排架設場地,得注意星火安全,得注意人潮控管。活動延申的相關事務及產業,都有會被整治一番。

「不過是一夜歡樂,有必要讓社會付出那麼多成本嗎?」
這才是當今社會最大的問題吧。
所謂的「值得」是什麼?
何飛鵬:當錢遠離製造業
其實我覺得題目該改一下:當錢只進入金融業。
不是只有大老闆。一般人也是,縮衣節食,拿去投資或買保險。花個錢讓自己高興一下,不值得。年輕人看書,只能看教科書。出門看演出,只能看歌劇院的外國表演。後代就叫他考公務員。學音樂就要去考級。
單純的「快樂」,是一種奢侈。所有時間資源,都是拿來打造自己的「價格」。
跨年一夜的享受,過一天就沒有了。除了回憶,沒有留什麼在別人眼中「增值」的東西。

然而,當你的生命只剩五分鐘,能陪伴你的,只有回憶。
當你想不起這一生有什麼值得快樂的事;你起了高樓有爭產的子孫;你腰缠萬貫卻不記得沒空陪伴在身邊的家人上次的笑容是什麼時候;當你蓋上名牌卻不是夜市那件你超傾心的被單闔眼。
我想,你擁有的不是寧靜,而是一生都殘缺的孤寂。
李宗盛:文創不在產值,而在感動

政府至少願意把錢投入跨年,是對該產業的一項鼓勵。
這筆錢讓想進入演出產業的新生代有希望。只要他們努力,做出好作品,好成績,他們有機會可以上舞台。不是有線電視把持的舞台,而是政府贊助的舞台。

享樂是不是罪?我們放下一些枷鎖,不再去追求會增值的房地產及股票,不再去追求被人羨慕的名牌,走向飄忽不定的願望而不是當紅的產業炸子雞,這樣是不是罪?是不是眼光短淺,不懂未雨綢繆?
下一篇再聊聊些故事吧。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