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像各方人馬一窩蜂地衝沖上網。頓時讓我覺得自己很像先知╰(〞︶〝)╯。雖然我自己沒有影視頻道(≧∀≦)ゞ。呱吉每隔一陣子會出部YouTube經濟學,聊的內容蠻有趣。
如果網路影片不朝精緻化發展,我就會覺得YouTube不是什麼有前途的工作。當大家都一樣吃喝,一樣搞笑,誰都不會是三頭六臂,不論是行程還是遊戲,也不過是先來後到的差別而已。呱吉影片提到的喜劇演員,開一個遊戲頻道卻從來就不玩遊戲,依然能讓人看見他很深的喜劇演出功力。可以說,有價值的事,換了平台還是有價值。
不過,另外我也會猜,他的工作合約是不是不好很久了.....。這不是在說風涼話,影射他已經過氣了,而是媒體越來越不在乎這一個演員所代表的市場。例如,台灣的節目都被政論節目取代了;或是有線頻道買了女兵日記影集,一天重播四次,etc.媒體巨擘想要播出的節目,不見得是觀眾想看的節目。當傳媒衝進網路世界,難道考量點就會不一樣嗎?我是沒那麼樂觀。我想看音樂人的內容,好像得去他們自己的頻道才找得到。
但是節目精緻化是真的很花腦力,而且多一點人合作的成品,還是比一個人長時間單打獨鬥,後來陷入憂鬱症、恐慌症等問題,還來的安全、保險、品質好。
最大的資本,是否能夠拿走所有市場呢?我覺得不一定。
那麼,最大的資本,是否能夠做出最好的產品呢?我也覺得不一定。有些時候,就算別的地方有好的產品,最大的資本還是不會去把它買來播。
想辦法做出內容好的東西,我依然認為是人人有機會。你要怎麼獲利?就很靠宣傳。以前我也很常說行銷是騙子,明明內容都是創作者做的。但是往往發現,創作者還要同時推好行銷實在太難了。行銷也是個專業。
以前有一個題目,行銷重要?還是產品重要?我覺得這就看良心。基本上,兩者都重要。當行銷做得不好,產品做得很好時,頂多就是血本無歸嘛。但是行銷很好,賣的就是假貨的時候呢,這個就有點詐欺嫌疑了,對吧。這就變成「要當窮人」還是「要當騙子」的選擇。最好的方案當然是,先把東西做好,然後想辦法賣出去。
〈巴哈姆特〉是我看得比較長期的頻道。他們新增的節目類型我也蠻喜歡,屬於企業經營規模頻道。
另外一個我也蠻喜歡看的頻道是〈平民遊戲工作室〉。我覺得他在分析遊戲的解說文案內容也很豐富。
是不是好節目就會有比較多的觀看數喔?真的不見得。瓜吉這次舉阿滴的例子,有一些無聊人隨便罵別人變了,做了什麼不夠文青的事情,氣質水平不一樣了什麼。但是,事實是,氣質高貴的節目就是沒什麼人要看啊。曲高和寡,對於想推廣的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呱吉在這一集也是講到這個很有趣的,當主播想要轉型時,如果你原本的觀眾群性質就不一樣,其實也會轉的蠻痛苦的。
之前我倒是看到一個別的原因轉頻道的直播主。因為她在網路上做了不太適當的表達,引起糾紛之後,她也很後悔。後來決定拋棄了原本已經營四年,有高訂閱數的頻道。新頻道訂閱數好像不到十分之一吧。有時候我覺得虛擬身份也是有好處,讓人能改過自新。當然,有一些憤世忌俗的酸民會頂著很多不一樣的角色到處腐蝕別人,從來就不承認自己曾做過什麼壞事,這也是身份無法確定的一個壞處。
前面引用巴哈和平民的影片都在講同一個遊戲,〈Mertro3戰慄深隧〉。阿奇聊到這個遊戲的前身--小說--是什麼樣的世界觀。平民聊的這是他這一個遊戲設計出的局限性及選擇,想要帶出來的效果,而且效果還不錯。好遊戲的設計的概念,也常常得經過別人分析才會懂呢~。廠商除了找代言,買好節目回自己的平台播也是件好的選擇吧,不用一定要買超級英雄或迪士尼公主啊。
最後介紹兩個最近比較有名的,進軍數位平台搶顧客的事件。不一定好賺。能壟斷跟不能壟斷的情境比較之下。現在能壟斷的市場日漸蕭條了,我覺得還蠻不錯的~。我希望付出的人能賺到錢,但是是賺到他應有的價值。而不是靠抹煞他人機會。把壟斷的錢擠出來,比較多人會拿到錢。以及,某些溢價的東西不要浪費別人的錢。
科技新報〉百年老店追趕 Netflix 第一步:放棄數十億美元利潤
T客邦〉Steam和Epic兩大遊戲商店相爭,但育碧的UPLAY正在得利
如果網路影片不朝精緻化發展,我就會覺得YouTube不是什麼有前途的工作。當大家都一樣吃喝,一樣搞笑,誰都不會是三頭六臂,不論是行程還是遊戲,也不過是先來後到的差別而已。呱吉影片提到的喜劇演員,開一個遊戲頻道卻從來就不玩遊戲,依然能讓人看見他很深的喜劇演出功力。可以說,有價值的事,換了平台還是有價值。
不過,另外我也會猜,他的工作合約是不是不好很久了.....。這不是在說風涼話,影射他已經過氣了,而是媒體越來越不在乎這一個演員所代表的市場。例如,台灣的節目都被政論節目取代了;或是有線頻道買了女兵日記影集,一天重播四次,etc.媒體巨擘想要播出的節目,不見得是觀眾想看的節目。當傳媒衝進網路世界,難道考量點就會不一樣嗎?我是沒那麼樂觀。我想看音樂人的內容,好像得去他們自己的頻道才找得到。
但是節目精緻化是真的很花腦力,而且多一點人合作的成品,還是比一個人長時間單打獨鬥,後來陷入憂鬱症、恐慌症等問題,還來的安全、保險、品質好。
最大的資本,是否能夠拿走所有市場呢?我覺得不一定。
那麼,最大的資本,是否能夠做出最好的產品呢?我也覺得不一定。有些時候,就算別的地方有好的產品,最大的資本還是不會去把它買來播。
想辦法做出內容好的東西,我依然認為是人人有機會。你要怎麼獲利?就很靠宣傳。以前我也很常說行銷是騙子,明明內容都是創作者做的。但是往往發現,創作者還要同時推好行銷實在太難了。行銷也是個專業。
以前有一個題目,行銷重要?還是產品重要?我覺得這就看良心。基本上,兩者都重要。當行銷做得不好,產品做得很好時,頂多就是血本無歸嘛。但是行銷很好,賣的就是假貨的時候呢,這個就有點詐欺嫌疑了,對吧。這就變成「要當窮人」還是「要當騙子」的選擇。最好的方案當然是,先把東西做好,然後想辦法賣出去。
〈巴哈姆特〉是我看得比較長期的頻道。他們新增的節目類型我也蠻喜歡,屬於企業經營規模頻道。
另外一個我也蠻喜歡看的頻道是〈平民遊戲工作室〉。我覺得他在分析遊戲的解說文案內容也很豐富。
是不是好節目就會有比較多的觀看數喔?真的不見得。瓜吉這次舉阿滴的例子,有一些無聊人隨便罵別人變了,做了什麼不夠文青的事情,氣質水平不一樣了什麼。但是,事實是,氣質高貴的節目就是沒什麼人要看啊。曲高和寡,對於想推廣的事情一點幫助也沒有。呱吉在這一集也是講到這個很有趣的,當主播想要轉型時,如果你原本的觀眾群性質就不一樣,其實也會轉的蠻痛苦的。
之前我倒是看到一個別的原因轉頻道的直播主。因為她在網路上做了不太適當的表達,引起糾紛之後,她也很後悔。後來決定拋棄了原本已經營四年,有高訂閱數的頻道。新頻道訂閱數好像不到十分之一吧。有時候我覺得虛擬身份也是有好處,讓人能改過自新。當然,有一些憤世忌俗的酸民會頂著很多不一樣的角色到處腐蝕別人,從來就不承認自己曾做過什麼壞事,這也是身份無法確定的一個壞處。
前面引用巴哈和平民的影片都在講同一個遊戲,〈Mertro3戰慄深隧〉。阿奇聊到這個遊戲的前身--小說--是什麼樣的世界觀。平民聊的這是他這一個遊戲設計出的局限性及選擇,想要帶出來的效果,而且效果還不錯。好遊戲的設計的概念,也常常得經過別人分析才會懂呢~。廠商除了找代言,買好節目回自己的平台播也是件好的選擇吧,不用一定要買超級英雄或迪士尼公主啊。
最後介紹兩個最近比較有名的,進軍數位平台搶顧客的事件。不一定好賺。能壟斷跟不能壟斷的情境比較之下。現在能壟斷的市場日漸蕭條了,我覺得還蠻不錯的~。我希望付出的人能賺到錢,但是是賺到他應有的價值。而不是靠抹煞他人機會。把壟斷的錢擠出來,比較多人會拿到錢。以及,某些溢價的東西不要浪費別人的錢。
科技新報〉百年老店追趕 Netflix 第一步:放棄數十億美元利潤
T客邦〉Steam和Epic兩大遊戲商店相爭,但育碧的UPLAY正在得利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