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的最新一季我真是久仰大名。因為它讓觀眾自行選擇劇情的設定,在這影集出版前就已經很轟動。
我還是沒看。不過聽評論讓我想起一些事。我還在辦公室工作的時候,有想過,如果我做出一個APP讓玩家可以自己選擇劇情,然後我再去成立作者群,幫他們賣故事,或許是一個賺錢的管道。作為一個很有興趣寫遊戲程式,卻沒什麼創意的人,要做企劃案,只想得出這麼簡單的東西,在成長過程中曾經玩過的選擇性故事書。
不過,在失業後沒多久,裝到了一個名為 Episode的 App. 它就已經把我的草案做完了,而且還做得不錯。他們還有作者上架工具,動作選擇,指令,等等。除了一開始送的兩三部完整故事之外,其他的故事,前面的一兩節可以看,之後的章節就可能要以累積點數或者是用儲值方式購買。
要把多選型故事寫好也不是太容易,後來看的投稿作品很多都沒得選,對劇情沒有影響。(當然我也就失去研究耐心了。)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episodeinteractive.android.catalog
之後出了一部我很喜歡的電玩遊戲〈Detroit :become human〉,做得很細緻。每一個章節最後會讓玩家看自己做了多少選擇,有多少比例的人做出相同的選擇,其他還有多少種可能性。哪一部作品上市沒多久,很多玩家上傳自己的故事線。我也去找了很多不同的選擇及結局。女僕和女孩故事線,就算是一樣垃圾場結局,中間也是有很多不一樣的過程。不過垃圾場結局,不論哪一個都讓人蠻心疼的。還是越過邊界的結局比較安心。人類撤退有一個比較少看到的結局,就是人類撤退之後,承認有人性的機器人為新的人種。
另外一個比較有名的選擇型遊戲叫做〈life is strange〉。喜歡的人不少,也蠻受推薦。我是蠻存疑的,另一方面我對這類劇情也沒什麼興趣。我相信它的故事寫的蠻好。但是我聽過評論,劇情中的女主角太叛逆了,選項只有不怎麼樣跟更爛、太爛的選擇。實際上,上傳到網路上的玩家劇情,也沒有多少不一樣。這個很像日本還蠻常見的選擇性劇情:你選的一但不是主線,就瞬x。這個也不叫選擇性劇情啊,因為你選錯了,就沒有劇情了。
這次extra credit介紹〈黑鏡〉前,提供了另一個podcast作為預備資訊。我其實不太知道這樣的設計好不好耶。劇作家之所以會有名,因為他劇本寫得很不錯嘛。像我這麼沒有創意的人,可能作家寫了100個支線劇情,我就只能選到幾個很無聊的結果,然後判定這一個劇本寫得不好。這樣不是很可惜嗎。
討論中有一個女孩子也有聊到,好像選了幾次都是不好的結果,劇中一位弱勢的角色所遭受的傷害,都是自己造成的。而另外一位討論者似乎就有全攻略強迫,他說他幾乎試完了所有的支線劇情。試完所有劇情,對我來說就不太行...。因為我是很缺時間的人。後來,他們就討論到,基本上也不太需要試出最完美的結果。因為你的選擇也會展現出你的個性,有時候有一些選項你會認為這樣就好了,再多也不必了。
但是這一個結果,「你認為這樣就夠好」了的結局,是否真的展現了你的個性呢?接下來你再回到extra credit影片。這段辯證就很有趣了。究竟是打破了第四道牆,「由你決定了這一個結局」?還是劇情讓你以為,「他給你的結局,是由你去選擇的」?蠻有趣的,可以看看。
過去extracredit也評論了一個遊戲。它的結論,我就很不同意。第一次看到時有在別處碎碎唸過。因為,我不認為那一個遊戲能夠有人性化的選擇。也就是說,當你選擇當個正常人的時候,你的故事就會提前結束了。你為了要把故事看到最後,你非得變成那樣子不可。
不過還是蠻有意思的評論。
我還是沒看。不過聽評論讓我想起一些事。我還在辦公室工作的時候,有想過,如果我做出一個APP讓玩家可以自己選擇劇情,然後我再去成立作者群,幫他們賣故事,或許是一個賺錢的管道。作為一個很有興趣寫遊戲程式,卻沒什麼創意的人,要做企劃案,只想得出這麼簡單的東西,在成長過程中曾經玩過的選擇性故事書。
不過,在失業後沒多久,裝到了一個名為 Episode的 App. 它就已經把我的草案做完了,而且還做得不錯。他們還有作者上架工具,動作選擇,指令,等等。除了一開始送的兩三部完整故事之外,其他的故事,前面的一兩節可以看,之後的章節就可能要以累積點數或者是用儲值方式購買。
要把多選型故事寫好也不是太容易,後來看的投稿作品很多都沒得選,對劇情沒有影響。(當然我也就失去研究耐心了。)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episodeinteractive.android.catalog
之後出了一部我很喜歡的電玩遊戲〈Detroit :become human〉,做得很細緻。每一個章節最後會讓玩家看自己做了多少選擇,有多少比例的人做出相同的選擇,其他還有多少種可能性。哪一部作品上市沒多久,很多玩家上傳自己的故事線。我也去找了很多不同的選擇及結局。女僕和女孩故事線,就算是一樣垃圾場結局,中間也是有很多不一樣的過程。不過垃圾場結局,不論哪一個都讓人蠻心疼的。還是越過邊界的結局比較安心。人類撤退有一個比較少看到的結局,就是人類撤退之後,承認有人性的機器人為新的人種。
另外一個比較有名的選擇型遊戲叫做〈life is strange〉。喜歡的人不少,也蠻受推薦。我是蠻存疑的,另一方面我對這類劇情也沒什麼興趣。我相信它的故事寫的蠻好。但是我聽過評論,劇情中的女主角太叛逆了,選項只有不怎麼樣跟更爛、太爛的選擇。實際上,上傳到網路上的玩家劇情,也沒有多少不一樣。這個很像日本還蠻常見的選擇性劇情:你選的一但不是主線,就瞬x。這個也不叫選擇性劇情啊,因為你選錯了,就沒有劇情了。
討論中有一個女孩子也有聊到,好像選了幾次都是不好的結果,劇中一位弱勢的角色所遭受的傷害,都是自己造成的。而另外一位討論者似乎就有全攻略強迫,他說他幾乎試完了所有的支線劇情。試完所有劇情,對我來說就不太行...。因為我是很缺時間的人。後來,他們就討論到,基本上也不太需要試出最完美的結果。因為你的選擇也會展現出你的個性,有時候有一些選項你會認為這樣就好了,再多也不必了。
但是這一個結果,「你認為這樣就夠好」了的結局,是否真的展現了你的個性呢?接下來你再回到extra credit影片。這段辯證就很有趣了。究竟是打破了第四道牆,「由你決定了這一個結局」?還是劇情讓你以為,「他給你的結局,是由你去選擇的」?蠻有趣的,可以看看。
過去extracredit也評論了一個遊戲。它的結論,我就很不同意。第一次看到時有在別處碎碎唸過。因為,我不認為那一個遊戲能夠有人性化的選擇。也就是說,當你選擇當個正常人的時候,你的故事就會提前結束了。你為了要把故事看到最後,你非得變成那樣子不可。
不過還是蠻有意思的評論。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