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Chatelaine 推薦書目(部份)

我一直都想做這件事。終於這一次我確實把它完成了!什麼事有這麼難?就是:看完一次推薦書目。

看推薦書目應該是我常去書店最主要的原因。雖然網路上也有書評,有一些讀者也真的很精通。如果我本來就知道自己喜歡哪一個類別的話,或許在網路商店找就很夠了,畢竟有一些很專門的書在坊間書是看不到的。

這跟我不太看小道消息的個性是接近的。我比較會看信用好一點的媒體的新聞。它或許帶一點政治立場的色彩,但是事先知道它的立場,有助於過濾資訊雜質。基本上考證做得好的媒體,還是比較省我的時間。說謊的問題,不在於他全部都是謊言,而是你不知道哪一部份是假的。最高級的說謊是真相的一部份。

僅僅是接近,並不是相同。因為推薦書評通常來說不太需要造假。有可能一些收費的書評會溢美,但還不至於把沒有寫在書裡面的放在書評,或者是書評跟內文不同。這樣的話,光是作者看到就會氣x了,也輪不到讀者發飆。

我一直都不太喜歡數位平台上的預先篩選機制。它也是有點好處,至少它很少把我真正非常討厭的東西排到我的版面上來。但是我很常感受到篩選機制的限制。基本上亞馬遜的推薦書單對我來說就很不討喜。它就很像漏斗。如果你的視野是本來就窄了,它的推薦會更窄。我比較喜歡看不同雜誌的推薦書單,因為雜誌編輯需要顧及到所有想觸及的讀者群,所以雜誌推薦的範圍,就會比單純研究你這一個人的嗜好而編出來的清單,來得廣很多。

如果從電子書城點進某一本書目,瀏覽旗下的推薦內容,運氣好的話你可以看到很專業的,也有可能會並列差不多領域的名著,來提高這本書的身價。這類的書評通常會走向專業化。

雜誌的推薦書目也會因為發表單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著力點。報章雜誌推薦的書目通常跟他們當下接觸的議題比較有關係。因為時事比較吸睛。也就是編輯台的內容會比較現代化。

我比較喜歡看雜誌的推薦書目。例如CBC年度活動〈Canada reads〉,〈紐約時報〉推薦書,這類媒體的推薦範圍就會比較廣泛。其他商業類雜誌推薦書,例如〈天下雜誌〉;女權媒體推薦書,例如〈女人迷〉,〈Chatelaine 〉,〈vogue〉;旅遊媒體推薦書,例如〈TRAVELER〉。時尚雜誌推薦書、寵物雜誌推薦書、設計雜誌推薦書、等等。(不用覺得很驚訝,我每個月都沒看完。)

雜誌的推薦書所關心的範圍比較廣。例如亞洲區發行的雜誌,就會涵蓋亞洲區幾個國家。那如果是加拿大範圍發行的雜誌,涵蓋的就會是北美英語。我去書店看的推薦書目,通常表示我所在的這一個城市比較注重什麼樣的題材。他們擺在架子上的促銷,或者是在書櫃裡面比較常被人拿起來翻的範圍。懶懶也知道,我還蠻愛去當市調人員。檢查有什麼新品上架,哪一類或哪一國書籍的品項變多。我這種人就很少去二手書店。醉翁之意不在酒(≧∀≦)ゞ

進了書店,其實我也會想鎮定(?)下來,選一本看得上眼的書,好好給它看個幾章前幾段,把書店當圖書館。兩三年前還做得到。之後就莫名其妙坐不住了。別人喝酒打藥會興奮,我大概進了書店就得了過動症。翻開這本書,就在想食譜區的新書有什麼?漫畫區是不是有新書了?我還想看哪一些故事類?等等那些雜誌區有沒有新的東西?等我把每一區都摸過一趟之後,就該回家了.....。書店通常排在逛街最後一站,要不然我就不用逛了。但是摸完一圈書之後,我也好像也沒看到什麼.....就是看到書目....。

以下是 Chatelaine Feb/Mar 2019 期雜誌推薦的 2018 書目。 我本來是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把這段推薦書單好好看完。(因為我連看雜誌也會飄來飄去。)不小心飄走兩次之後,決定還是把一些有興趣的抄下來。(不是全部清單。)因為我想研究一下,這份書單顯示了什麼趨勢。也想跟懶懶分享一下我看到了什麼。沒想到抄一抄還蠻大份的....。乾脆把他寫成blog......。


清單:

*The homecoming -- Andrew Pyper
失聯許久的富豪父親突然過逝,子女們為了分家產,聚集在深山的房子裡,要待上一個月。但是在這段期間,有越來越多驚恐的事情發生。

* Reproduction -- Ian Williams
父親消失,這家庭自行成長茁壯。溫哥華區的詩詞靈巧地將不同的聲音交織起來。14歲的黑人男孩,16歲的白人女孩,與不同膚色的中年家長們,試圖替自己的小孩做出最好的決定。--以及的不同結果。

*A mind spread out on the ground -- Alicia Eliott
原住民回憶如同烙印般,檢視跨世代的傷痛。在製度化的壓迫,以及有歧視的法庭環境,女作家掙扎於家族性的精神問題,遭遇性侵,以及作為母親角色的艱苦奮鬥。

* all the wrong places -- Joy Fielding
離婚女性或寡婦藉由網路約會尋找下一個伴侶。有一位犯人專門以這個方式尋找下一個被害者。

* era of ignition -- Amber Tamblyn
(正義之怒)在川普當選的那一天,有個孕婦在地鐵站昏倒了。她對於將誕生一個女兒感到非常恐慌。因而發起 time's up,性別同工不同酬及女性成長過程的抗爭。

* Bolder: making the most of our longer life -- Carl Honoré
科技及醫療讓中年後的人生還能更有往前推進的可能。作者與80幾歲的電玩玩家、DJ與企業家,統整出年長人口可以是社會的福利而不只是負擔。

*normal people -- Sally Rooney
一對青梅竹馬從高中時期的地下戀情,到大學時期的紅粉知己,然後變成炮友,期間複雜的情緒變化。----由一位27歲女性作家自我剖析

*the pianist from Syria -- Aeham Ahmad
(韌性)因為鋼琴家的自傳。他在以色列屯墾區接近時,逃離以色列。在敘利亞內戰時帶著全家人逃向德國。就算手榴彈炸傷了他的手,音樂是他的救贖。

*Bina -- Anakana Schofield
(無名英雄)這位作家專門寫「女人受夠了」主題。因為伊朗裔易怒的女性,做了一件讓警察找上門來的事。而她還有很多帳要算。

* frying plantain -- Zalica Reld-Benta
一個多倫多女孩從國小到高中畢業的故事。她試著找出自我定位。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壓力來自於互動頻繁的祖父母輩,護女心切的媽媽,以及沒禮貌的同學們。

* machine like me -- Ian McEwan
一個漫無目的的創造者,加上一個神秘學的作家,想要打造出一個AI的個性。作者想用以描繪出什麼能稱做為「人」。

* the time has come: why men must join the gender equality  revolution -- Michael Kaufman
從沒有哪個時代像現在這樣,極力呼籲平等權力的了。這個重大的擔子不該只落在女性身上。男性作家在權力、親職及成長過程幾項議題上,挑戰傳統價值觀。

* gingerbread -- Halen Oyeyemi
一位工作階級的媽媽試著融入其他的家長族群,與固執的女兒打好關係。心中的回憶悄悄打開,兩個薑餅人的童話故事,與年幼時的玩伴。

* a girl named lovely --  Cathrine Porter
(寧靜的善意)災難記者2010年到海地報導大地震。期間一則兩歲大的嬰兒從坍方區歷經6天後救出來的事件。她因為討論而與家人更親近,以及檢視國外救援的限制。


觀察:

我算是很少讀文學類的書籍,但是.....這些推薦清單裡面的故事,以女性為重點的比例蠻高....。老爸負責失蹤?或許因為這本雜誌本來就是女權雜誌?還是跟去年的MeToo風潮有關呢?如果以電玩遊戲來說,正妹比例是超高啊。

不同族裔或者文化背景,在相處上會遇到一些困難。

女孩在成長過程的迷茫,尋找自我定位及人我界線,以及身為媽媽看著女兒的成長過程,卻幫不上忙。

現代文明發展的尷尬。異性間互有好感青梅竹馬,卻不像浪漫愛情故事共組家庭,而是變成進退不得的砲友.....

當人們討論「人工智能」,才想到要思考什麼是「人」。當每個人的命都長到會看到年輕時種下的後果,才想到要討論年老的價值。

說起來今天去書店,看到的推薦書主題是:自我成長。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