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其實都是舊的

剛剛看超粒方講評的一部詐騙紀錄片,後段的延展聯想蠻有意思。

打卡觀光不是網紅之後才出現的問題喔。現在應該還是有人記得一句話:上車睡覺,下車尿尿。



過去民生物資比較缺乏的時代,能夠旅行的人很少。各國各地的國際化程度並不多,可以減少語言文化隔閡的自動化無人服務也很少,導遊在這時候就很有用。再加上聚集經濟,為了省錢,大家多是參加旅行團。但是結果是一樣的,重點還是常落在拍照炫耀。

直至今日,大家房子買不起,比起關在債務打造的牢籠,還不如那買個回憶嘛。也在國際化的輔助下,旅遊的人變多了。雖然一樣是拍照炫耀,自助旅行會強迫旅行者與當地的風俗接觸。即使不跟任何一個人說話,還是要上車剪票,還是會看到等車坐車的人是什麼樣的態度,怎麼樣面對他們的時間。

什麼時候這種「肉體在場,心靈卻不在場」的情況普及化呢?我認為是在數位相機出現的時候。因為之前的膠片相機拍幾張都要花錢洗出來,數位相機你可以拍個幾千張幾萬張,都不看也沒關係。

那時開始,我覺得最垃圾的廣告台詞就是:「記錄下孩子成長的每一刻」。從此,小孩就失去了一個家長。除了本來就失去興趣的發展機會,被成績操控之外,接下來連生活上,要不要笑、要擺什麼姿勢、要不要在相機面前討人歡心等,也變成小朋友的工作了。

以前參加公司的團體旅遊,我覺得最煩人的就是拿著相機的人。拿相機的人根本就沒有在玩。我印象以前畫過一篇故事,劇情是拿著相機拍照的人,最後根本就不屬於任何一個環境。(不要問我作品在哪裡...。我在維持這站部落格之前,很多東西都不見了。)拿相機的人都會說他是在幫忙拍照,事實上,當大家都在玩,邀他去玩,他就是拿相機當擋箭牌拒絕。其實大家都不在乎有沒有看到那些照片。單純是執相機者逃避跟當下環境接觸的機會。
當拿相機的人就這樣站在旁邊看,一場場的員工旅遊,小孩子的成長過程,家族好友出遊聚會的過程,子女畢業典禮的一舉一動,子女生了孫子之後打招呼等等。

舉相機的人,跟相機裡的人,都沒有關係。

記憶有什麼重要嗎?當你根本就不屬於哪一塊記憶的時候,雖然同行,卻是旁觀者,沒有交上朋友,也沒有留下情感交流的美好回憶。就是像看電視一樣。電視很好看,你自己就覺得身歷其境,跟劇中美女帥哥玩過了嗎?沒這回事吧!

以前我常常勸人放下記錄。(現在常常是獨行俠...)別人能跟你相處的時間是有限的,攝影者看歷史紀錄也是佔用了當下可以相處的時間。如果你拍攝的那些人事物根本就不需要在你旁邊,他們就真的不必在你旁邊浪費自己的生命了。
(我跟我家人很少拍得到食物照。想到相機的時候最多剩一半....。我們都是玩到無聊才拍照,才沒空物色哪個點最適合,最上相。)

至於現在網紅旅遊的打卡聖地.....,我是覺得他們蠻辛苦的。有一次懶懶到巴黎時,問了,我怎麼沒有問他巴黎浪不浪漫?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其實我一直想說的都是....,「工作辛苦了」。(浪漫的細胞大概打娘胎就沒被生出來...(≧∀≦)ゞ)我對法國比較有印像大概是在馬克宏當選之後。我有一個奇怪的個性....「別人都說好的一定不好」。從小我就看〈凡爾賽玫瑰〉,日本漫畫至今也很多巴洛克風格、維多利亞風格。覺得很啊喳(?).....。我喜歡的反而是加拿大。(真的...不是住過來才說我喜歡加拿大。)歐洲的話我喜歡德國。因為德國的工業很有名,電腦程式語言是英文。其實我會喜歡日本,但是日本的女生都跪著.....就沒什麼好印象。(我總不會想去一個更被歧視的的地方吧....。)現在我知道的歐洲資訊多了一些,就會想去那裡的城市看看。

或許網紅一窩瘋地跑去「大家介紹/應該要去」的地方,假裝很「愉悅/舒適」在看起環境不錯的地方,拍照打卡。但是他們要去之前,應該也知道他們是要去工作。也就是說,他們事前要準備工作器材,然後走到一半要檢查哪裡適合拍照,然後你以為他在吃東西其實他是在工作,等到他吃完東西,工作都拍完了,也差不多要回家了。你要說他們沒有在玩?也真的沒有在玩。他們在工作。
所以那些打卡地點好不好玩?根本就不重要。

我可以寄予一些同情....

網紅打卡跟根紀錄片主題的音樂祭是不同的。因為音樂祭本來就是無中生有的東西。你只要財大勢大,什麼東西都可以蓋起來,這也是他們要找名人拍廣告片的原因。這麼大咖的人你都請的到了,你怎麼會背景不夠厚?也因此群眾就願意花錢買很高額的門票。這也不能怪那些名人,因為那些名人可能也是被騙的。就像呱吉也有提到幾次的邀請其實是(違反他自己篩選標準的)騙局。

但是網紅打卡通常是去看當下就有的東西。所以網紅所在的地方,觀眾還是可以自行多收集一些資訊。那些網紅沒提到,但是你想知道的事。有些地方是在那個環境就已經算繁榮的了,但是相較於另一處會覺得.....「之前那個是什麼東西啊」。所以要去哪一個城市,要看一下適不適合自己的感覺。尤其是選了旅遊書跟你說你這輩子一定要去的地方。你去那裡,可能就是沒有看到當地人,全部都是遊客,搞不好你可以在那裡巧遇親友會。

旅行者事先清楚自己的期待,預估目的地的環境跟自己想要經歷的環境有多少差距,是不是要換個地方,是重要的事。例如,我旅行的地方常常是城市,而且必須大眾交通夠好。我就不會去大自然的懷抱,然後只能關在住處,出門很怕沒有車可以回得來。對我來說是不在乎觀光客多啦。因為我不太想去沒人的地方。買東西也都跟觀光客沒什麼關係,他們讓服務員很忙,我反而可以逛得爽,不會有人打擾我。我也不會看到觀光客就覺得自己沒有在旅遊。看他們吃大魚大肉,買奢侈品,上舒適的遊覽車。我一個人在街上吃著外帶pizza,window shopping,到處躲日曬雨淋,etc.會困苦的時候,我真的跟那些金湯匙遊客不一樣。他們也是風景的一部份...(遙望)

符合自己的風格,這不也是自助旅行派認為自己不要跟團的原因嗎?那如果自助旅行變成自己排車程住宿的「上車睡覺下車尿尿」,不跟團也只是浪費錢而已。

我還是不懂別人都去的地方為什麼要去......?就算真的東西很好吃好了,它不是變貴,就是會排隊排到你浪費機票。旅行還是隨遇而安比較舒服啊~~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