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愛不穩定

不知不覺又挑了欠扁的題目了。愛的最終不是穩定,難道是變心嗎?
人世間的是非題很少,考卷的是非題很多,電腦只謮得懂0/1。人生有很多多選題,例如老媽跟老婆一同掉進水裡。有些是動態穩定,例如大考大玩。有些是恆定,例如自由的最終依然是自由。真相的最終也只會是真相,而不是是非。

愛的最終,只會是愛。



看起來這似乎是很莫明其妙的回答。難道愛就留不下來嗎?一定要苦苦追逐嗎?沒有一個能安心被無條件接納的地方嗎?

上面這串問題包含三個部份:佔有、超常與享成。表面上談的是「愛」,目的是「獎杯」。所謂的穩定,就是放進櫥櫃的獎杯。我想,這是最終失去愛的原因

愛有唯一性,唯一性卻不是愛。愛必須是結果,不是過程。所請的幸福有各種樣貌,那些樣貌可以藉由各種手段或形式換得。如果幸福的其中一個條件是「愛」的話,大部份的人應該都同意,她是換不到的。所以人們才那麼怕她消失。

但是,很奇怪的是,也很多人以為,愛可以換到其它的一切。

也許是一項美好的事實,讓人相信愛是無所不能:大部份的現代人都在愛中長大。
人類跟所有生物一樣,幼年非常脆弱。沒有妥善的照顧很難長大;就算在不良環境下能有幸成長,也很難靠向社會中堅主流。例如近日紐約殺警案揭示出試圖粉飾卻長期根植於心的種族歧視。在年幼難以被保護的小孩,長大光是求個「沒犯罪前科」就很難。然而,組成世界的廣大中堅份子,都是至少能過得了平淡一生的人們。那些出生就不幸的人,早早就被社會擠到邊緣,所以社會集體以片面的觀點把他們貼上「壞」這個標籤,似乎是那麼理所當然。沒人抗議。

台灣呢?沒有嗎?當然有。為什麼原住民的豐年祭該給都市人看賺觀光財?為什麼蘭嶼的小孩玩沙玩土是髒,都市人帶來的大學社團營隊才叫文明?他們沒有都市小孩便利的玩具選擇,沒有無限刷屏下載App的財力。他們在泥堡中,澗溪裡有無限的想像力。都市人卻貼給他們一張張標籤,不衛生,不文明。當他們長大到城市尋找生存機會,又因為城鄉差異把他們扔到社會底層。

還有很多莫明其妙的「愛心」強迫擠進偏鄉。那些小孩的自尊早早在「愛心」中被消滅。小孩們根深蒂固地相信自己是弱勢,面對挑戰早早放棄,仰賴救濟。就算在困難的環境不幸衍生出偏差行為,自己不必聽身旁長輩的規勸,那些外地來的大哥哥大姊姊還是會絡繹不絕地過來攏絡自己。不需矯正,不需成長。

凡此等等。這些不是歧視嗎?這些不正在他們長大成人後,變成阻礙他們進入社會主流的後天劣勢嗎?

為什麼大部份人那麼相信愛可以換到一切?因為,大部份的人都在愛中長大,許多生長於家庭給不了愛,給不了富裕的小孩,也相信別人家有愛是一切苦難的救贖。似乎是擁有爸媽的愛,就可以買到想要的玩具,吃到想吃的美食,可以跟愛自己的人鬧脾氣,自己再惡都可以回去。愛是萬能的。


為什麼即使是家暴家庭,小孩也會得到相同的結論?
就像斯德哥爾摩症一樣,對於操縱自己生死的人,不論自己遭受怎麼樣的虐待,都必須把它解釋為愛,才能保護自己的心靈,勇敢活下去。小孩長大後,會用這種觀念的「愛」去建立以自己為操控者的生活圈。這也是為什麼家暴會遺傳。會壓迫媳婦的常常是熬過苦的婆婆。會壓迫老婆的常常是看過撫養者受苦的丈夫。被暴政壓迫而興起的革命,常常是建立起類似的暴政。

要突破這樣的輪迴,真的很看機運,以及是否懂得辨識與珍惜機會。
辦識能力跟視野有關。當你看多了幸與不幸,你會知道人生下來是一無所有。有爸媽愛已經是非常萬幸。那些沒有爸媽的愛,依然能獲得「正確的愛」的觀念的人也是很萬幸。因為你會懂得如何去珍惜,去愛當下對自己而言重要的人。或許過去不幸沒有愛,你知道今後你可以打造真正的愛。

對於幼童來說,為什麼愛如此萬能呢?以致於讓我們長大後相信,會有一個無限包容自己缺點的愛?
幼童所得到的愛,未必是純粹給自己的愛。

無庸置疑的,弱小的生命至少會擁有同情。這是世間萬物的普世價值。(除非有利害衝突。例如打敗獅王的野獅會殺光所有幼獅。但是動物會把落單的幼小生物撿回去照顧。)其次,小孩會收到所有愛他的父母的人的愛。例如親戚,父母的朋友及鄰居。再者,小孩會收到父母對彼此的愛。很多小孩叛逆期的家庭都得靠這樣的愛撐過去。最後,也是比重最大的,照顧者對小孩的愛。
這一切,才讓愛顯得無微不至,不離不棄。大抵說來,能長得大的幼童,都是在愛中長大。


另一個童年幸福感來自於「要的不多」。因為童年的視野很大受限於撫養者所能給予的能力。小孩要得了什?有時間玩,吃一餐飽,啃一點零食,朋友打打鬧鬧,師長一句讚美,再了不起來個 iphone 好了,再來個無限上網,再來個瘋狂下載 App。都是小事,真的。
比起大人要個國宴,要輛名車及付不完的維修費,要名牌包,要古董,要一呼百諾,要無人違抗。小孩子要的真的很少,很容易達成。塑造了幼年認知的愛是所向無敵,無限供應。

幸福來得簡單,也來得困難。懂得少很容易感到幸福。要不,懂得非常多,也容易能辨識並抓住能感到幸福的人事物。一個人需要的真的不算多。麻煩的是懂得不多不少,永遠懷疑手上石頭比較小的人。幸福跟他們沒什麼緣份,因為就算握在手上也視若無睹。而這些人佔大部份。

我們都憑藉著幼年對「愛」的印象在長大後找尋愛。自己的要求已然跟過去不同,卻要求世界給予無微不至,不離不棄,所向無敵又無限供應的愛。

如果是一個在真正幸福的家庭長大的小孩,與其要求,更會選擇給予,卻不會執著要得到。為什麼?因為真正懂得愛的人,不會將就半調子

最初認識的愛的樣貌,大概就很接近「坐享其成」。愛不愛,很難說。所以很多人當上父母之後,才懂得愛自己的父母。其實也不少人在父母去逝後,才遺憾失去無敵的愛,自己卻從未遺憾過對父母的付出今後要交給誰。因為,還沒開始付出。

在愛之中追求穩定,很大的可能性就是追求坐享其成的愛。要對方包容自己的最惡劣。這種劇情在連續劇還蠻常看到。拼命虐待對方,卻期待著對方把自己留下。用傷害對方的方式,證明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價值。「我死給你看」。

這種不需要照顧對方感受的愛非常迷人,足以使人奮不顧身地追求。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超常」。要求一個「穩定(足以接受一切惡劣)」的愛,所有的投資都是值得。追到手前的「續航力」就是很大的問題了。「如果不是穩定的愛情,是不是當我年華老去,無力奉承時,對方就會(辜負我的投資)跑掉?」沒錯,亮點就在投資限額。把愛當作是可收藏的戰利品,求得穩定後就可以停止投資。一開始就不把愛及對方當作生命的一部份。
愛跟世界一切價值與現象都一樣,她會變動,會成長。她不是一個標本,而且是被釘在牆上後還被要求要能持續付出的標本。

我的老話又來了:所有獲得都必須付出代價
愛能撐多久,跟你為她付出多少差不了太遠。如果你把對方用戒指套牢,就把對方當傭人,當印鈔機,遲早夫妻會變室友。離婚已經很多了,沒錯。我從離婚還沒那麼多的年輕日子,就看過更多生命權當握在對方手上,兩方各玩各的夫妻,在怨恨中互相浪費對方的生命,都是屢見不鮮的「穩定」。

為什麼「超常」會是個問題?因為「超常」接下來跟隨著一個避談的必然:停止。
追求一個容許自己「停止付出」的「穩定」,是在童年的幻夢下追逐自己的絕對優勢。以愛之名,追求權力。

最後一項,是不是追求愛就是追求「佔有」?愛難免有佔有,但是佔有並不是愛。現在這個世代就比較清楚了。以前的父母是操縱子女的生涯。現代很多在年幼時被操縱去擠窄門的世代,在成年後,劃時代的革新破滅了那些發達夢。他們當上父母後,漸漸瞭解,小孩該長成自己的樣子,而不是父母要他們成為的樣子。小孩不是父母的財產。

那麼,情人夫妻之間,又怎麼會對方變成自己的財產呢?

生命是自由的。最親密的人之間,相處不該是囚籠。(這不表示我反對情人間的佔有宣誓。言語也是一種志的表達。我比較反對在關係之外的佔有宣告。不屬於你的,就不會是你的。頂多只是上天給過機會攀緣一下。)生命只有歸宿,沒有隷屬

難道,世上就是沒有穩定的愛情,在自由選擇戀愛對象後,只能在不同人的枕邊漂流,還不如古早時代的指腹為婚嗎?

與其跳那麼遠,一談就是一輩子,不如聊近一點。所謂的「穩定」,被期待方具體意象是什麼?用我的思路來走好了。穩定的愛情,好似家的感覺。要「回家」還不簡單,只要父母還健在,出門坐上車,半天就到家了。溫哥華到桃園也不過十二小時。

不不不,不是那樣的家。青春期以後,大家都有空才回去那個管教蠻多,自己永遠是小孩子的家。自己的家裡要有人,最好不要管我,最好幫我做家事。這樣也沒問題。請個傭人來。

不對,不對。所謂的家,成年人的家,有親密需求。(幫男性發聲。)這也可以,有個名詞叫性奴

喵的不對啦!不要花錢的那種!靠...難道「老婆」這個職位最廉價嗎?可以靠人口販子買一個來啊。「老公」這個職位還有生活補貼,去應徵嫁給阿拉伯石油鉅子,他可以娶N百個老婆,有錢花不完。

細推之下,一個人想要「穩定的愛情」,要的並不真的是「穩定」。「穩定」與「照顧」不是你真正想回去的地方。完全包容的愛也不是你想回去的地方。

我們想回去的「家」,是個擁有「對等的愛」的地方。

為什麼要強求對方要做到什麼才是愛呢?為什麼要求對方不斷證明自己對他的重要性,而自己可以停止付出,並傷害對方呢?為什麼在其中一方的愛消失後,還要求從一而終呢?為什麼要在忽視愛的前提下,用形式去要求愛的存在呢?

愛最終的樣貌,只會是愛。

所謂的白首,牽手,問候,習慣,接納等,都只是側寫愛的存在,愛不存在於表現。她只是存在,而人們以五官去捕捉她的樣貌。

愛是難能可貴的存在,不論她會如何演變,從好奇,到狂熱,到信任,到魚水共存,如同呼吸般自然平淡卻不可或缺。她是可以永存的,只要人們不要太拘泥她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樣貌。

我們想要的愛,並不是像上帝像父母那樣無私,而是會為了我們自己偶爾有點小自私。不是時時照顧,刻刻干涉,而是我們有需要就會陪伴在我們身邊。是一個可以自由進出的家,不是無門無窗的高塔。

我們想要的,是可以對話的愛。讓我們不必等待,沒有輸贏,沒有丟臉,不需完美,在多變的人生道路上能互相傾聽,互相傾訴,在笑鬧中一起成長,彼此扶持,攜手走向生命的盡頭。

如果你遇到願意與你一同成長,相伴相隨的家門,你會不想回去嗎?我相信你不論出門多遠,多常出門,你都會想回去。遇到這樣的家,成為對方這樣的家,才會誕生愛情的永恆。

從一而終不重要。穩不穩定不重要。既然是由心所誕生的愛,也就只有用心去傾聽,用心去回應。

面對你認為你愛的,該愛你的人,你聽見他心裡的話了嗎?你回應他傳達的喜怒哀樂了嗎?如果你永遠聽不見,搞不懂,不論你認為自己有多愛,付出有多少,他都不屬於你。你只聽見你自己。不論他是否愛著你,愛過你,你都是他打不開的家門。不論你把家裡佈置得多華麗,不論你在家裡多賣力呼喊著轉頭走遠的他,你從未為他開過門。

愛是傾聽,是接納,也是回應。
愛是雙向。
也許愛沒有穩定,沒有一生唯一,但是她有永恆。

新年第一篇,祝天下有情人。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