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時刻又來了~,看看 Economist 怎麼看中國的人力萎縮吧!討論的觀點跟上次的NY Times 很不同,著眼於整體發展,看起來還不錯啦!
Early but expected
www.economist.com
OUR correspondents discuss why the Chinese labour force is declining and how the change will affect the country's development
from |
我覺得過度人力化不只是大陸的問題,在台灣也是,層面不同而已。大溫地區,如果到商場看科技產品,看起來晚台灣幾個月,(如果不說幾年的話....,)又貴!但是在大溫很能感受到科技帶來的好處。台灣,我覺得科技沒有用到人民身上,只是玩具。
以公車為例,你可以電話直接查站牌號碼,自動語音會告訴你下一班車何時會來。
大溫有些學校或商場,有互動式地圖系統。就算沒有好了,很常看得到地圖告示牌,我在台北火車站很難看得到,光是指標不夠清楚。
有些政府行政,你「不能」親辦,要寄文件去給他們審核。台灣行政你「不能不」親辦,誰管你是不是有時間等,一定要請假。
過度勞力密集在西方人眼裡也覺得是件奇怪的事。漸漸地在本王眼裡也變得奇怪了。有機器可以省工的話,為什麼不呢?人力應該是用來審核的,評鑑是機器做不到的事,用這個無法複制的能力去做重覆的事,太奇怪了。
也許是因為這樣,西方人才不當農工人力外流是一回事。在他們的印象中,機器可以取代。農工過度勞力密集。
from |
中國號稱糧食自給率90%,意指依然是進口國。但是中國為了農產開發了非常廣大的山林。有一次我過境北京,從長城往南直到飛機降落,都沒有山林。都是水泥,田,水泥,草,連山丘都沒有樹。
也許我飛得太高,看得見的太少;也許拿北平這個歷史省份作為中國印象是不正確的。對於在BC這種多樹山省,看著那樣的土地令我感到悲傷。人跟自然不該是互相毀滅。
但是,我這種立場八成會被反撲,自然跟人哪個重要。
人類破壞自然,有時候只是為了一點點錢。跌價了就再擴張,最後耗竭自然。人類跟自然不同,我們號稱有腦,對於自己的富裕,卻不是選擇開創,而是選擇消耗。
當我們追求富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別人要什麼,我就要什麼。偏偏沒那麼多原木做家具,沒那麼多能源煉不鏽鋼,所以不斷開挖礦產,砍樹燒煤。
第一個開發出來,後面的爭相仿冒,品質差異低,產品降價促銷,從大自然開採的原料因為人類的的量化追求利潤而實質貶值。
from (咦?「 學理工的無知與自大」,我有嗎?) (OS: 等你開始不叫自己「本王」時再問好了。) |
發展似乎是要全階層的普及,往上進步的動力才會足夠。科技需要平民化。知識需要普及化。
農工減少如果能帶動產業升級,對大陸來說也不是件壞事。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