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這篇談一下移民子女的英文。為什麼它不是移民最大的「穫益」?(噹撘~~悲劇!)
我就算英文不算好,但是也不爛,最大的悲劇是生活用語不好。不過,我在路上聽得出來,大溫二代移民的英文真的不好,雖然聽起來很溜。
這種說法貌似很玄。都能上課了,究竟是怎樣不好呢?
聽大溫移民二代的對話,很像是讀網路文的表情文字。有很多中斷點。常常是 ..... like(就像) .... 然後做個表情, ... you know ..., 對方沒有會心一笑,接下來又是另一個 like ...
算是很動作性,娛樂性,栩栩如生。
你也許覺得,北美人不都這樣大落落的,動作很多,很活潑嗎?
沒有。
我看一群美國青少年聊天,論述性非常好。很少中斷點。也看得到他們比手畫腳做姿勢,但是那些姿勢都不是句子的必要組成。有看到沒看到,都不影響句子的敘述完整性。就像網文留言中,語文底子不好的人會寫一堆符號;語文底子好的人,就算不用符號也可以清楚描述動作情緒等抽象概念。
這裡的移民二代遇到的,跟我是相同的問題,我沒有生活英文,只有事務跟學術英文。生活英文必得經由家學涵養才學得到。就像家裡不講中文,二代移民就很難學得會中文。你以為把小孩丟到國外,或者媽媽前去陪讀,小孩就會有老外的英語水平。那就是想太多。
就如之前提過的,美加教育的九年以下,上課時間很少。小孩待在學校的時間不多,回家又是英文不好的環境。
當你英文不熟被罵被取笑,那些給你難看的常常是華人。(當然小朋友要惡整同學也是有。小朋友很天真,也很殘忍。要看老師怎麼處理。)真要跟你對話的老外,會採取「向下相容」策略。因為對第一母語人來說這沒什麼好得意的,更重要的是溝通要聽得懂。所以如果個別談話,對方會因為你的英語能力弱而調降用字深度。在學校教學上也一樣。就連華人收太多的大學,教授的用字也會變簡單,導致英語第一母語的學生抗議的事件,也發生過。
再加上小朋友又沒有我的習慣(及年紀)(咦?)有意識地大量閱讀。但是我還是補不起生活英文,路上流民隨便落句話,都可以笑我是文盲。我抓他討論 BBC報導又有何用?你可以不懂國際局勢,但是不懂天雨路滑就很怪。就像我味覺不好懂再多也是下地獄...
移民二代的英語能力真的很難好。你以為他英文好,很有可能是你鴨子聽雷還是怎樣的(閃子彈).......
如果你硬是要移民插班到古典文化區,我覺得改善機率也不大。先天弱勢,你家就是不講英文,要不然你叫你小孩快去交個老外男女朋友,去住一起,就學很快。但是這也不叫移民優勢了,他在台灣中國交個老外男女朋友也一樣。
華人還很愛談,你就是腔音太重啊,這樣會被笑,外國人會聽不懂,你會找不到工作,etc.
沒這回事。兩個例子:
案例一:我第一次到加拿大旅遊時,一次遇到售票員對我必恭必敬,原因是,他以為我是日本人......。(我也有看到服務員對中國旅行團是怎樣.....)
案例二:有一次我朋友向我抱怨,她打客服電話被刁難。明明主要申訴就有聽懂,就說她腔音重聽不懂掛電話。那個客服員才是嘴巴含魯蛋!北方小城的年輕人就算話都糊在嘴裡,還是會覺得你的腔音重。
你以為「腔音」是英語人士判斷「懂不懂」?才不是。他們用腔音代表的文化背景判斷你的格調。跟你的英文好不好不是那麼有關係。他如果看不起你的國家,你的英文再好,也說很 啊雜。
不然怎麼會有法國腔,英國腔,義大利腔?英語人怎麼不說他們說話不標準?而是說法國腔好迷人,英國腔裝腔作勢,義大利腔很性感?
身為華人,你要裝成自己是到地美國人英國人?連名字都換了。但是面試時看到你,比對手上的純英國名,當下決定跳號,反正這個名字不是你。(這是發生過的歧視案件。)
印度人的真名長到你很想訐譙,他們用縮寫,但不是換名字。而且,華人以為洋人對名字隨口叫叫只是附號。不是的。洋人很重視你的名字,就像你的人格。他們會想要正確發音你的名字,這才是對你這個人的尊重。所以如果你的名字不會害洋人覺得自己恐怕舌有殘疾的話(有些音他們真的很難發音),我是不覺得必需改名,多個簡名即可。(例如這裡生小孩的華人,都取個通俗名,中文再來個筆劃兩千畫連我都認不太出來的字.....。)反正洋人也是取了個名字,平常只用好叫的簡名。(剛好今天讀到:Danny 會被用在 Dean, Duane, Daryl)
身為華人,最該改進的,不是腔音,是你的國家文化不要被人看不起。這是我持續寫廢話的動機。我認為歷史悠久的華人,也是擁有無可取代的優良文化,應該在世界權力角力也有平起平坐的地位。我們也發展了科技,也發展了現代化,我們不要當被害者。想辦法發展到與強權能溝通,我們不歸他們管,而是有能力肩負角色,世界大家一起管。為什麼我不太提兩岸爭執,不太說中國哪裡不好,但是都會說中國台灣兩邊能改善什麼?因為我在國外不想被歧視,而老外分不出來,也幸好他們分不出來。雖然中國素質問題比較大,但是台灣沒有承擔國際重任的能力。你看一首黃明志feat.911就讓台灣怕ISIS到剉塞了。台灣卻有改善中國的潛力。
再來,回到你為了道地英語腔,把自己及後代關在深山小鎮中。雖然字不多,還給你真學到音腔了。你就會被派任到貴族接待的工作嗎?貴族腔你也得在他們小圈圈成長才有可能學得好。英國的貴族腔跟平民腔就是不一樣。就算你混出名堂混得一樣了,貴族也不會當你是他們一份子。這就叫血統。裝多像都沒用。賣身才有用
如果你想應徵 NASA的職位,爭取Google 新部門的發起人,你的腔音有多少用?這不是笑話嗎?你的能力才有用。你去聽 Ted 演說,是不是也很多咕嚕滴答的腔音聽不太懂?我去聽過IEEE 的會議,更嚴重,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高科技研究員,上台講什麼天曉得.........。人家有料別人得學,語言算什麼?
如果有那麼多精力去講求枝微末節,不如盡最大力去發展關鍵差異。現在不是王朝世代,是極需有創新來拯救的科技革命時代。
我就算英文不算好,但是也不爛,最大的悲劇是生活用語不好。不過,我在路上聽得出來,大溫二代移民的英文真的不好,雖然聽起來很溜。
這種說法貌似很玄。都能上課了,究竟是怎樣不好呢?
聽大溫移民二代的對話,很像是讀網路文的表情文字。有很多中斷點。常常是 ..... like(就像) .... 然後做個表情, ... you know ..., 對方沒有會心一笑,接下來又是另一個 like ...
算是很動作性,娛樂性,栩栩如生。
你也許覺得,北美人不都這樣大落落的,動作很多,很活潑嗎?
沒有。
我看一群美國青少年聊天,論述性非常好。很少中斷點。也看得到他們比手畫腳做姿勢,但是那些姿勢都不是句子的必要組成。有看到沒看到,都不影響句子的敘述完整性。就像網文留言中,語文底子不好的人會寫一堆符號;語文底子好的人,就算不用符號也可以清楚描述動作情緒等抽象概念。
這裡的移民二代遇到的,跟我是相同的問題,我沒有生活英文,只有事務跟學術英文。生活英文必得經由家學涵養才學得到。就像家裡不講中文,二代移民就很難學得會中文。你以為把小孩丟到國外,或者媽媽前去陪讀,小孩就會有老外的英語水平。那就是想太多。
就如之前提過的,美加教育的九年以下,上課時間很少。小孩待在學校的時間不多,回家又是英文不好的環境。
當你英文不熟被罵被取笑,那些給你難看的常常是華人。(當然小朋友要惡整同學也是有。小朋友很天真,也很殘忍。要看老師怎麼處理。)真要跟你對話的老外,會採取「向下相容」策略。因為對第一母語人來說這沒什麼好得意的,更重要的是溝通要聽得懂。所以如果個別談話,對方會因為你的英語能力弱而調降用字深度。在學校教學上也一樣。就連華人收太多的大學,教授的用字也會變簡單,導致英語第一母語的學生抗議的事件,也發生過。
再加上小朋友又沒有我的習慣(及年紀)(咦?)有意識地大量閱讀。但是我還是補不起生活英文,路上流民隨便落句話,都可以笑我是文盲。我抓他討論 BBC報導又有何用?你可以不懂國際局勢,但是不懂天雨路滑就很怪。
移民二代的英語能力真的很難好。你以為他英文好,很有可能是你鴨子聽雷還是怎樣的(閃子彈).......
如果你硬是要移民插班到古典文化區,我覺得改善機率也不大。先天弱勢,你家就是不講英文,要不然你叫你小孩快去交個老外男女朋友,去住一起,就學很快。但是這也不叫移民優勢了,他在台灣中國交個老外男女朋友也一樣。
華人還很愛談,你就是腔音太重啊,這樣會被笑,外國人會聽不懂,你會找不到工作,etc.
沒這回事。兩個例子:
案例一:我第一次到加拿大旅遊時,一次遇到售票員對我必恭必敬,原因是,他以為我是日本人......。(我也有看到服務員對中國旅行團是怎樣.....)
案例二:有一次我朋友向我抱怨,她打客服電話被刁難。明明主要申訴就有聽懂,就說她腔音重聽不懂掛電話。那個客服員才是嘴巴含魯蛋!北方小城的年輕人就算話都糊在嘴裡,還是會覺得你的腔音重。
你以為「腔音」是英語人士判斷「懂不懂」?才不是。他們用腔音代表的文化背景判斷你的格調。跟你的英文好不好不是那麼有關係。他如果看不起你的國家,你的英文再好,也說很 啊雜。
不然怎麼會有法國腔,英國腔,義大利腔?英語人怎麼不說他們說話不標準?而是說法國腔好迷人,英國腔裝腔作勢,義大利腔很性感?
身為華人,你要裝成自己是到地美國人英國人?連名字都換了。但是面試時看到你,比對手上的純英國名,當下決定跳號,反正這個名字不是你。(這是發生過的歧視案件。)
印度人的真名長到你很想訐譙,他們用縮寫,但不是換名字。而且,華人以為洋人對名字隨口叫叫只是附號。不是的。洋人很重視你的名字,就像你的人格。他們會想要正確發音你的名字,這才是對你這個人的尊重。所以如果你的名字不會害洋人覺得自己恐怕舌有殘疾的話(有些音他們真的很難發音),我是不覺得必需改名,多個簡名即可。(例如這裡生小孩的華人,都取個通俗名,中文再來個筆劃兩千畫連我都認不太出來的字.....。)反正洋人也是取了個名字,平常只用好叫的簡名。(剛好今天讀到:Danny 會被用在 Dean, Duane, Daryl)
身為華人,最該改進的,不是腔音,是你的國家文化不要被人看不起。這是我持續寫廢話的動機。我認為歷史悠久的華人,也是擁有無可取代的優良文化,應該在世界權力角力也有平起平坐的地位。我們也發展了科技,也發展了現代化,我們不要當被害者。想辦法發展到與強權能溝通,我們不歸他們管,而是有能力肩負角色,世界大家一起管。為什麼我不太提兩岸爭執,不太說中國哪裡不好,但是都會說中國台灣兩邊能改善什麼?因為我在國外不想被歧視,而老外分不出來,也幸好他們分不出來。雖然中國素質問題比較大,但是台灣沒有承擔國際重任的能力。你看一首黃明志feat.911就讓台灣怕ISIS到剉塞了。台灣卻有改善中國的潛力。
再來,回到你為了道地英語腔,把自己及後代關在深山小鎮中。雖然字不多,還給你真學到音腔了。你就會被派任到貴族接待的工作嗎?貴族腔你也得在他們小圈圈成長才有可能學得好。英國的貴族腔跟平民腔就是不一樣。就算你混出名堂混得一樣了,貴族也不會當你是他們一份子。這就叫血統。裝多像都沒用。
如果你想應徵 NASA的職位,爭取Google 新部門的發起人,你的腔音有多少用?這不是笑話嗎?你的能力才有用。你去聽 Ted 演說,是不是也很多咕嚕滴答的腔音聽不太懂?我去聽過IEEE 的會議,更嚴重,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高科技研究員,上台講什麼天曉得.........。人家有料別人得學,語言算什麼?
如果有那麼多精力去講求枝微末節,不如盡最大力去發展關鍵差異。現在不是王朝世代,是極需有創新來拯救的科技革命時代。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