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好最近有一篇讀大學廣為流傳:
女人迷》劉同的畢業演說: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
就我的觀點,那是篇勵志文。但你是不是在大學才能看到那樣的風景?不是。作者如果當時不是去看大學,而是去曼哈頓,他一定也覺得去曼哈頓才是夢想的起步。
也就是說,作者把成長視野塞進體制框架。
框架是用來套牢的繩索,但成長不是。就看你要怎麼取捨。
如果你想問我,「要不要讀大學?」(比對引用文標題,標題先幫你決定了「讀大學」這件事。)我的答案是:遲早會,不急。
我寫得很模擬兩可嗎?我就是支持讀大學?讀大學哪有不急的事?不是早投資早回收嗎?
如果現代人壽命只有 30年,我就會跟你說,沒必要就不要浪費時間讀大學了。你看科舉還要一直重考,搞不好拼了十數年 29歲考上放榜就狀元入葬有什麼好拼的.......
但是現代人的壽命平均是 76歲.......... 你堅持不進大學又是為什麼.....?那不是跟堅持要進大學一樣嗎..........
但是前面提到的「不急」,就渉及了華人科舉歷史的流放習性。這也是我這個題目的正文,教育。(鋪了四篇終於到正文.....)
自小旅外歸國的返鄉志士,不太理解華人科舉的絕望。就連華人菁英也多數不明白。因為對一些擅長考試的人來說,容易做到的事比較傾向認為別人不夠努力。就像引用文中的,「我自小再爛都可以努力了,你再多努力就好了」。但是我之前也聊過,聯考是機運。如果那一年剛好適逢大瘟疫,你填名字也會考上。那些拉肚子的,本來那一年該中狀元的,隔年考得上嗎?隔年有隔年的人才跟題庫。你多一年,聯考制度並不會把你那一年的成長納入入學考量。你就是浪費了人生,停滯在原地。
這是為什麼我想談「救人的教育」。從加拿大的就學經驗,從朋友重回進修的歷程,華人科舉沒有這樣的機會,或者說學術天龍國蓋得太高聳,讓你重新進修變得太困難。我在加拿大看到的教育,是人們受教育之後,能夠改善生活。我在台灣看到的教育,是教育放棄了大部份的人。教育不是為了給人民改善生活做準備,而是為了篩選出順民來當官。當你的命運被爛官捉弄,科舉會嘲笑你能力不足。
專制體制就是拿到權,百姓為蒭狗。專制體制下的教育天龍國也是。
我為什麼會出國讀資工?我本來有很多阻力沒辦法出國的。說起來留學也不是我的夢想。出國工作,勉強說來,是。因為我的個性跟華人傳統的衝突太大。
我出國讀資工,因為我在台灣沒辦法讀資工。就跟吳寶村明明就開連鎖店當老闆了,他也沒辦法讀 MBA一樣。學術天龍國要固守自己的高塔,才不是用來讓人民改善生活。
我讀資工時,已經當程設至少有六年了,(我才不會透露年紀......。六年是我申請移民時的專業要求。)基本上我也不認為走在學術前面的軟體工程,在學術殿堂能學到什麼東西。學術是誤試實驗規律重整之後的產物,軟體工程一直是創新實驗前鋒。你不實驗,就沒有突破,就被新發展衝下浪頭。喜歡寫程式的人常常是前衛派,不然你撐不住這樣的常態。但是我每次換工作,就被人問「你是文科畢業」實在很煩。而且台灣不重視專業職,只重視管理職。以我不喜歡轉管理職的個性,名字加在產品上,人家也覺得我是打文書的........。遊戲公司是速倒產業(咦?),換老闆也是情非得已。我想在台灣繼續寫遊戲,勢必得拿個工科學位,讀資工應該能簡單畢業,科系又應景(?)。
另外,我多多少少有點羨慕,那些工科畢業的同事們,好像對資工相關門路很瞭解。例如遊戲引擎在上市前他們就玩過,毀滅戰士也在單機前就玩過,骨灰級文字網路遊戲他們也玩過,駭客訓練也知道,桌遊也知道(os:欸...這有關嗎?)我入學前總是認為,我只要入學了,那些我都會知道!(結果當然不是這回事.....你能跟同學跟教育環境花多少時間,跟你自己有多少事得做也很大相關.......)(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不快刀斬亂麻)(咦?)(原想解決的問題最後被問題解決也就算了反正一樣是解決了。)
這也是我之前提到,如果你不想擠華人科舉排名,如果你不想讓子女去擠科舉排名,先下決定讓他去留學。培養他留學的能力叫他存錢準備。然後你們都能有更多的時間。因為歐美高等教育體制會等你準備好。
現行台灣的體制及社會觀念,你沒有時間準備。一旦掉出輸送帶,你就沒有希望。
你有沒有一定要讀大學?不一定。
但是,請準備好足夠的實力。讓進修成為一種選擇,而不是想選也沒資格。台灣不開給你機會,國外有。
女人迷》劉同的畢業演說:我們為什麼要讀大學?
就我的觀點,那是篇勵志文。但你是不是在大學才能看到那樣的風景?不是。作者如果當時不是去看大學,而是去曼哈頓,他一定也覺得去曼哈頓才是夢想的起步。
也就是說,作者把成長視野塞進體制框架。
框架是用來套牢的繩索,但成長不是。就看你要怎麼取捨。
如果你想問我,「要不要讀大學?」(比對引用文標題,標題先幫你決定了「讀大學」這件事。)我的答案是:遲早會,不急。
我寫得很模擬兩可嗎?我就是支持讀大學?讀大學哪有不急的事?不是早投資早回收嗎?
如果現代人壽命只有 30年,我就會跟你說,沒必要就不要浪費時間讀大學了。你看科舉還要一直重考,搞不好拼了十數年 29歲考上放榜就狀元入葬有什麼好拼的.......
但是現代人的壽命平均是 76歲.......... 你堅持不進大學又是為什麼.....?那不是跟堅持要進大學一樣嗎..........
但是前面提到的「不急」,就渉及了華人科舉歷史的流放習性。這也是我這個題目的正文,教育。(鋪了四篇終於到正文.....)
自小旅外歸國的返鄉志士,不太理解華人科舉的絕望。就連華人菁英也多數不明白。因為對一些擅長考試的人來說,容易做到的事比較傾向認為別人不夠努力。就像引用文中的,「我自小再爛都可以努力了,你再多努力就好了」。但是我之前也聊過,聯考是機運。如果那一年剛好適逢大瘟疫,你填名字也會考上。那些拉肚子的,本來那一年該中狀元的,隔年考得上嗎?隔年有隔年的人才跟題庫。你多一年,聯考制度並不會把你那一年的成長納入入學考量。你就是浪費了人生,停滯在原地。
這是為什麼我想談「救人的教育」。從加拿大的就學經驗,從朋友重回進修的歷程,華人科舉沒有這樣的機會,或者說學術天龍國蓋得太高聳,讓你重新進修變得太困難。我在加拿大看到的教育,是人們受教育之後,能夠改善生活。我在台灣看到的教育,是教育放棄了大部份的人。教育不是為了給人民改善生活做準備,而是為了篩選出順民來當官。當你的命運被爛官捉弄,科舉會嘲笑你能力不足。
專制體制就是拿到權,百姓為蒭狗。專制體制下的教育天龍國也是。
我為什麼會出國讀資工?我本來有很多阻力沒辦法出國的。說起來留學也不是我的夢想。出國工作,勉強說來,是。因為我的個性跟華人傳統的衝突太大。
我出國讀資工,因為我在台灣沒辦法讀資工。就跟吳寶村明明就開連鎖店當老闆了,他也沒辦法讀 MBA一樣。學術天龍國要固守自己的高塔,才不是用來讓人民改善生活。
我讀資工時,已經當程設至少有六年了,(我才不會透露年紀......。六年是我申請移民時的專業要求。)基本上我也不認為走在學術前面的軟體工程,在學術殿堂能學到什麼東西。學術是誤試實驗規律重整之後的產物,軟體工程一直是創新實驗前鋒。你不實驗,就沒有突破,就被新發展衝下浪頭。喜歡寫程式的人常常是前衛派,不然你撐不住這樣的常態。但是我每次換工作,就被人問「你是文科畢業」實在很煩。而且台灣不重視專業職,只重視管理職。以我不喜歡轉管理職的個性,名字加在產品上,人家也覺得我是打文書的........。遊戲公司是速倒產業(咦?),換老闆也是情非得已。我想在台灣繼續寫遊戲,勢必得拿個工科學位,讀資工應該能簡單畢業,科系又應景(?)。
另外,我多多少少有點羨慕,那些工科畢業的同事們,好像對資工相關門路很瞭解。例如遊戲引擎在上市前他們就玩過,毀滅戰士也在單機前就玩過,骨灰級文字網路遊戲他們也玩過,駭客訓練也知道,桌遊也知道(os:欸...這有關嗎?)我入學前總是認為,我只要入學了,那些我都會知道!(結果當然不是這回事.....你能跟同學跟教育環境花多少時間,跟你自己有多少事得做也很大相關.......)(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不快刀斬亂麻)(咦?)(原想解決的問題最後被問題解決也就算了反正一樣是解決了。)
這也是我之前提到,如果你不想擠華人科舉排名,如果你不想讓子女去擠科舉排名,先下決定讓他去留學。培養他留學的能力叫他存錢準備。然後你們都能有更多的時間。因為歐美高等教育體制會等你準備好。
現行台灣的體制及社會觀念,你沒有時間準備。一旦掉出輸送帶,你就沒有希望。
你有沒有一定要讀大學?不一定。
但是,請準備好足夠的實力。讓進修成為一種選擇,而不是想選也沒資格。台灣不開給你機會,國外有。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