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當大家都成了平庸之惡 1

平庸之惡。並不是平庸就是惡,而是因為平庸,所以你
坐在毒氣室按了謀殺猶太人群的按鈕。



頭痛是件困擾的事。不舒服的程度讓我覺得等一下世界毀滅都無所謂了,大火燒進房子也不想逃了,本來就鬆散了變得更邋塌。平常排滿滿這個做完做那個,這時候就只能躺著假死了。糟糕的是,我還覺得太無聊.....該休息的時候死抓著手機看漫畫打電動看影片什麼的......... 當然頭痛是有增無減。就在腦袋不會動時,某些訊息就流進了思緒。

如果我們都知道的主流,常常在說謊?
或者說,有些專門找機會說謊?
或者說,有些有時候被伏擊?
或者說,讀者水平不及知識水平要求?
或者說,模糊地帶?

接下來慢慢聊那些問題。
真理可能是簡單的答案,但問題常常不是。
當一件事不是簡單的答案,人就很容易操縱。

雖然台灣在我讀大學時開放教育學程,教師培訓不再是師範體系的特權。因為那個時代(或許十幾年後的現代依然是)當公務員鐵飯碗是那麼讓人垂涎三尺的事,人人都想分一杯羹。現在那些公務員吵著說「公務員是放棄了企業的高薪機會」,我一點都不同情。因為台灣薪水凍漲快二十年了,他們正是拒絕民間發展的挑戰,硬是要擠進公家機關的鬥爭。這也是為什麼我很支持國家跟企業合作,而非常反對 NDP 主張的剷除企業影響力,追求近乎共產國家的社會控制。

企業有經營壓力,必然會在時代進步的過程中裁撒落後,提高效率。但是政府做不到。政府管理國家,組織必然會因為所轄範圍的「人數」(而不僅僅是複雜度)增加組織階層及複雜度,事情多就要多人做。但是引進進步時,越龐大的架構,就學習能力越慢,遇到的抵制越大。政府往往是疊床架屋更低效。政府內部的鬥爭,比企業內嚴重很多。
「權」

而教育學程開放後,前師範體系的教師學生們都會說,體系出來的學生比普通大學教育學程教出來的學生更有教師素養。當時聽起來很像自我安慰,因為新進的學生已經不保障教職了。但是,幾年後,很像是這樣。雖然我脫離教育界很久了,出國後也結交的台灣朋友剛好也讀過教育學程,(但是教師已經不紅了,有沒有終生任期保障差很多。)有一個教育界心知肚明的概念,在台灣卻不那麼普及:教育是政治服務,傳承意識型態。

台灣的政治運動正對教改多有干渉。這裡就不談了。但是我覺得蔡政府對很多改革算是有誠意,對於爭議議題有召開公眾討論平台;或者說也鬥不過。例如文言文比例,以及再怎麼也打不下來的大學入學門檻。

為什麼要提「意識型態傳承」呢?公務員跟庶民不一樣,教師會去捍衛這樣的意識型態,他們是其中一員。但是一樣接受這種教育的庶民,應該會懂得自己是這種體系的局外人,接收到權威、群眾、小眾或甚至是個人,所說的「對」,有其背景及立場。

我以前很討厭台灣新聞,或說基本上很討厭台灣的任何電台,至今也是;幾乎永無寧日。如果說要看什麼內容,我甚至建議看網紅製作的節目,認真的節目真的不太會置入意識形態。會告訴你,這是主播自己的立場,而不是跟你說「大家」都這樣。他們比較真誠。

我沒在說自己有沒有立場。反正我是萬人嫌。基本上我沒要別人相信我的立場。我想傳遞的是我的思考方式。你想要的答案,自己找。

對我來說,台灣幾乎所有媒體都是公開說謊。為什麼有那麼多名嘴能活著?為什麼不論名嘴什麼專長,什麼題目都能評?幾乎是只要貼對標籤,你假造照片也是道個歉之後繼續用。這個在英語世界叫做 ”identity politics" ,也是極右派及白人優先主義最愛也最會的手法。在台灣叫做「貼標籤」。貼了張標籤,把人群切割,就算他說的是對的,你也不會承認,把他鬥垮了,再走上他的路。為什麼台灣特會出口詐騙集團?真的只是因為比較聰明?
還是已經習慣部份真實?
你真的以為是統是獨只是兩岸間的利害?

我並不支持陰謀論,也不是懷疑主義。自由主義支持對每一道資訊進行批判,擔下責任選擇,用以建立自己的理論架構。自由與責任是並行的。只有懷疑與破壞,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一般情況下,我認為西方世界處理資訊的能力比較.....hmm.....公平。畢竟第一世界有所謂的「記者獎」,那些得獎人真很很了不起,連同敢出版的媒體也很了不起。沒有那樣的媒體,再偉大的報導都不會被公諸於眾。因此,在我個人的評鑑上,是比較相信西方媒體的。
而我到加拿大兩三年後,學長跟我聊到政治,他也聊到「只要立場不同,就不分黑白」的政治鬥爭。那時我還比較沒注意加拿大政治,直到新總理 Justin Trudeau 上台之後。因為在 Harper 執政下,我差一點就搬回台灣了。Trudeau 執政比較不會看到前朝的睜眼說瞎話。

然後也在川普上台後,看到加拿大的 identity politics. 蠻不幸。
這也是我寫這個系列的原因。我有點能理解,美國為什麼生出「政治正確」這個詞,把人從合理的政治報導推向 Fox 及 bombardier.

加拿大排名前三的新聞媒體 Toronto Star, Global & Mail 及 CBC. 其中 CBC 是官方媒體,Toronto Star 是地方媒體。(地方媒體銷量大過全國性媒體,就可以猜一下大多倫多區有多少人.....。)CBC 有很明顯的政治立場,(至少三個月前,因為太煩了,我也有一陣子不看了,)你以為是執政黨 Liberal? 不是。是反對黨 Conservative. 之前 Harper 執政時期就是保皇派。 Global & Mail 則是 NDP。沒錯,都是在野黨。我原本一直不想對媒體下標籤,因為我看得出來他們非常努力想保持媒體中立性。但是在極右派的伏擊下,偏見被突顯。舉幾個例子。

最近加拿大國家女性委員會要任命主席,Cons 擁有推出候選人的權力,就偏偏推出一個公開宣揚反墮胎的議員。Liberal 及 NDP 看到人選直接就離席了,表決時 Liberal 以多數決否決了候選人,直接任命另一人。

而新聞標題第一天就出來「Liberal 以人數優勢強迫一個非自願者接受主席職責」。

如果你也是女性主義,你看到這個標題不會很想死嗎?如果有讀過我之前聊到的 3K黨與女性主義,就會知道「墮胎權」一直是父權主義的控制。一個拼命被懷孕生小孩的媽媽,沒有能力培養出足以領導世界的才能。反墮胎的人講女權根本是笑話,如果不是謊話。
是以為女性有多低商受教育後還會去相信這種鬼話?

接下來的新聞標題是,「Liberal 違反民主規則,拒絕任命被提名人」,「Liberal 違反女性爭取權力責任的意願,講女性主義都是講假的」,etc. 然後一些大概是職業留言者就在下面照例開罵 Liberal 政府。會說「照例」,是你大概知道他們跌倒吃到屎都會說是 Liberal 的錯。很難講清楚啦,他們有類似的語意。例如他有很多爸爸出門都被德國收的難民撞到。他說德國難民都吃喝等死,因為他就是其中一位吃喝等死(x這種話也寫得出來.....因為吃得太爽所以出來反難民?)看多了,會看得出來領錢人大概有些留言訓練。還是我有這種通靈我也不知道

我在留言中有看到一位很有說服力的正常人。他寫大概是,
你不會讓 IS 或沙烏地阿拉伯這種反人權國家去制定聯合國人權憲章。你不會讓查輯的警察去審判販毒案件,你不會讓做帳會計師去擔任稽核。這不是投票有什麼問題,而是最根本的提案就有問題,得要表決這種提名人是政治的悲哀,有提名權的絕對不選出適任人選,投票只好選一個至少不爛的。

當你看到的主流媒體,連正常的判斷標準都沒有時。你難道不懷疑它顯微鏡還是望遠鏡到底瞄到哪裡去了?一篇有病的報導,加上他方唯恐你哪天醒來真的靠自己的眼睛看,趕快來散播對做正常事的政府的策反。高級而正常留言不多,另一方面也是沒那些大概有領到錢的那麼勤勞。一般民眾是不是很多時候根本就被各個媒體某些決策者的意識形態罩著,根本看不到我們生活中普通驗證的真實?

頭痛先聊到這裡。(待續)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