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況就已經慘兮兮了,鄰國有錢得很,台灣沒有人要出錢,眼看前途渺渺。反正酸民們愛說台灣是鬼島,名嘴們叫產業都不用進步,人民直接外流去中國。是不是等著要錢,不然就等死呢?
對於台灣產業,我會很喜歡樂壇是有原因的。我從2011年後半開始聽音樂時,台灣的音樂產業也是很慘。更不用說媒體產業也是異常墮落,打擊社會不遺餘力。年末,我才聽到五月天。對於我如何逐漸熟悉這個團體的作品及行動風格,之前的文寫過很多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並不是〈第二人生〉才變成門票秒殺天團,應該在〈為愛而生〉(6th 專輯)及「離開地球表面」演唱會時段就很轟動了。
到〈第二人生〉他們大概覺得這條路有點無聊了......。嗜血媒體剝奪掉他們太多生活,如果為了錢,並不是那麼值得。不過在〈第二人生〉,五月天真的看到了重生。他們開始運用自己所有資源投注在為新生代奠基。
〈Just love it〉為弱勢募款演唱會,他們帶著相信音樂自己辦。需不需要補助?不用。(協辦不算補助。演出爭取廠商投資,跟maker及運動賽事都得找人投資一樣。)自己的願望,自己去完成。高雄氣爆後,跨年演唱會的收入也是捐給重建。以及為了帶領新生代的「我相信」演唱會。直到前年直接擴展為為期兩個月,為素人及小眾音樂人打造的(賠賠)「犀利趴」舞台。去年開始,相音藝人也不停到中學大學參加座談會。這一切所表達的,不是音樂可以賺多少錢,而是夢想可以完成多少事。
台灣的樂壇在網路泡沫化之前就出現數位盜版。一片絕望聲延續了非常多年。要說從何時開始有起色?我覺得是在五月天的〈第二人生〉之後開始。現在樂壇比較有賺頭嗎?說起來也沒有。但是音樂這個職業漸漸贏得尊重。自重而後人重之,我總是這麼覺得。不要一天到晚靠么沒有富爸爸。
五月天帶相音去賭他們共同凝聚的夢想。要說他們很有錢?當然是沒有。每年年終媒體都會來上一段今年最賺錢藝人,這團五人分一份薪水的,可以賺多少?加起來偶爾可以站到年收入排行榜.....。要說相信音樂靠五月天可以賺很多?五月天在2006年以前也是幫別人賺錢的。當時也只是全台唱衰音樂出版,有看到哪個音樂產業拿錢出來,為旗下所有新人,為非旗下藝人,甚至為地下樂團及素人提供大量舞台嗎?那些老牌音樂出版公司,有可能窮到哪去嗎?
而今,台灣流行音樂界,在台灣的收入,一定還是沒有到中國的多。很多音樂公司的藝人,台灣人都快不記得了。但是Apple music因應台灣的 kkbox修改區域訂價。Apple 如果要的只是錢,可以去中國。真的。照美國原價,訂得起的多得是。而這就是目前台灣音樂界的全球實力。它不是錢,而是它值錢。
聊到這裡,忍不住想囉嗦一下本屆金曲獎。金曲獎為了推廣台灣流行樂,把MP魔幻力量及Miss Ko帶到法國宣傳。蠻不錯啦。但是,明明專輯很受歡迎的蔡依林〈呸〉, 林俊傑《新地球》, Miss Ko 葛仲珊《XXXIII》沒入圍是什麼意思?那些評審評「流行」音樂也太奇怪了,流行的不入選,去評考古學不會嗎?不必出來辯解什麼的。以為拿著上方寶劍,自己的偏好可以超越流行。你要知道,真正能把台灣流行樂推廣出去的,不是金曲獎,而是音樂作品。你們偏好自以為的格調,上方寶劍不會證明你們的格調比較有價值。而是時代會打碎你們的玉璽,上方寶劍也只能去演趕僵屍了。
往好方面看,這正是其他音樂獎竄位的大好時機。說起來我蠻喜歡 kkbox 頒獎,及 hit FM頒獎。他們的參考來源有一部份是流量點播量。至少不會離「流行」太遠。如果能開放給全球IP連線觀賞就好了。如果是好貨,就不用關著門。才會打開更大的機會。
如果五月天只想著投資自己的下一張專輯,音樂人的地位也許如今依然是去對岸唱我是歌手。
沒有任何產業在初創時都有錢。沒落產業頂多只能把自己當成新產業,廢棄已經沒競爭力的來時路,重新拓荒。台灣在穩定世代太久了,太習慣有錢才做事。要成事,重點不在錢,而是在有沒有夢想。有了夢想,不是別人就要給你錢,而是自己怎麼做到他人眼中「值得」的價值。如果你的夢想自己實現不出來,叫做媽寶睡午覺。不想成事手斷掉,就不要找藉口沒遇到伯樂。想成事,就持續努力把白日夢修成可以實現的,可以成長的模樣。
題外話,
今年大學傳媒系擠爆了。現實是台灣媒體爛爆了。一些老人忍不住出來說,放聰明點,這碗飯賺不了錢。
如果是我,對這些學子有什麼話說的話,我會說,大學請去旁聽商業傳銷。
我覺得會去選媒體的,應該早就知道現在媒體爛斃了。他們都成人了,不會連有沒有錢賺都分辨不出來。要他們好自為知,是太小看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太高估自己的鹽巴吃太多了。難道現在滿街失業的醫師律師無薪工程師,就比較多碗飯可以吃?在一個不長進的社會,什麼都沒飯吃。時代不同了,不必裝老成。他們選擇的,不是好日子,而是改變。
既然選了媒體,就要想到如果沒有公司要聘用自己,自己要怎麼靠自己的志向活下去。而我認為,要把媒體當主業,幫助自己活下去的附加能力,應該就是同樣以媒體為媒介的傳銷。如果能想到其它類型的配套更好。自己的人生,走下去最好的方案一定不是「放棄」。你有可能會轉向,有可能會改變,你可以白走路,但是就是不要走別人指的路。因為你的人生屬於你自己。也只有說服得了自己的路,才禁得起苦難。沒有一條路是沒有苦難的。如同金凱瑞畢業生演講中聊過的,「如果做不喜歡的事一樣會失敗,為什麼不去做喜歡的事?」
當你聽著政治人物的畢業生致辭,演員的演說,音樂人的巡迴座談會,都不是要你去當政治人物,演員還是音樂人。被科舉訓練成反射QA的人,才會忽略自己原有的差異性。他們的演說,傳承的是經驗。一個為了充實自己的能力而學習的自學者,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聽眾,就能夠轉化他人的歷程,成為自己面對人生的力量。你不需要去當歌手,但是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像教科書大綱那樣有排程,不是有標準答案可以告訴你對錯。而是那麼一些人,在人生不確定的路途上,如何肯定自己的方向,如何媒合與現實的差距,如何讓人生以自己的願望鋪出路來。
他們還沒蓋棺論定,就像現在尚是學子的聽眾一樣。前方的路,還是不斷成長延伸。踏過的足跡,證明了自己的模樣。現在,要不斷思考,選擇自己未來想成為的樣子。
對於台灣產業,我會很喜歡樂壇是有原因的。我從2011年後半開始聽音樂時,台灣的音樂產業也是很慘。更不用說媒體產業也是異常墮落,打擊社會不遺餘力。年末,我才聽到五月天。對於我如何逐漸熟悉這個團體的作品及行動風格,之前的文寫過很多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他們並不是〈第二人生〉才變成門票秒殺天團,應該在〈為愛而生〉(6th 專輯)及「離開地球表面」演唱會時段就很轟動了。
到〈第二人生〉他們大概覺得這條路有點無聊了......。嗜血媒體剝奪掉他們太多生活,如果為了錢,並不是那麼值得。不過在〈第二人生〉,五月天真的看到了重生。他們開始運用自己所有資源投注在為新生代奠基。
〈Just love it〉為弱勢募款演唱會,他們帶著相信音樂自己辦。需不需要補助?不用。(協辦不算補助。演出爭取廠商投資,跟maker及運動賽事都得找人投資一樣。)自己的願望,自己去完成。高雄氣爆後,跨年演唱會的收入也是捐給重建。以及為了帶領新生代的「我相信」演唱會。直到前年直接擴展為為期兩個月,為素人及小眾音樂人打造的(賠賠)「犀利趴」舞台。去年開始,相音藝人也不停到中學大學參加座談會。這一切所表達的,不是音樂可以賺多少錢,而是夢想可以完成多少事。
台灣的樂壇在網路泡沫化之前就出現數位盜版。一片絕望聲延續了非常多年。要說從何時開始有起色?我覺得是在五月天的〈第二人生〉之後開始。現在樂壇比較有賺頭嗎?說起來也沒有。但是音樂這個職業漸漸贏得尊重。自重而後人重之,我總是這麼覺得。不要一天到晚靠么沒有富爸爸。
五月天帶相音去賭他們共同凝聚的夢想。要說他們很有錢?當然是沒有。每年年終媒體都會來上一段今年最賺錢藝人,這團五人分一份薪水的,可以賺多少?加起來偶爾可以站到年收入排行榜.....。要說相信音樂靠五月天可以賺很多?五月天在2006年以前也是幫別人賺錢的。當時也只是全台唱衰音樂出版,有看到哪個音樂產業拿錢出來,為旗下所有新人,為非旗下藝人,甚至為地下樂團及素人提供大量舞台嗎?那些老牌音樂出版公司,有可能窮到哪去嗎?
而今,台灣流行音樂界,在台灣的收入,一定還是沒有到中國的多。很多音樂公司的藝人,台灣人都快不記得了。但是Apple music因應台灣的 kkbox修改區域訂價。Apple 如果要的只是錢,可以去中國。真的。照美國原價,訂得起的多得是。而這就是目前台灣音樂界的全球實力。它不是錢,而是它值錢。
聊到這裡,忍不住想囉嗦一下本屆金曲獎。金曲獎為了推廣台灣流行樂,把MP魔幻力量及Miss Ko帶到法國宣傳。蠻不錯啦。但是,明明專輯很受歡迎的蔡依林〈呸〉, 林俊傑《新地球》, Miss Ko 葛仲珊《XXXIII》沒入圍是什麼意思?那些評審評「流行」音樂也太奇怪了,流行的不入選,去評考古學不會嗎?不必出來辯解什麼的。以為拿著上方寶劍,自己的偏好可以超越流行。你要知道,真正能把台灣流行樂推廣出去的,不是金曲獎,而是音樂作品。你們偏好自以為的格調,上方寶劍不會證明你們的格調比較有價值。而是時代會打碎你們的玉璽,上方寶劍也只能去演趕僵屍了。
往好方面看,這正是其他音樂獎竄位的大好時機。說起來我蠻喜歡 kkbox 頒獎,及 hit FM頒獎。他們的參考來源有一部份是流量點播量。至少不會離「流行」太遠。如果能開放給全球IP連線觀賞就好了。如果是好貨,就不用關著門。才會打開更大的機會。
如果五月天只想著投資自己的下一張專輯,音樂人的地位也許如今依然是去對岸唱我是歌手。
夢想欠資,就支持賣膏藥吧~(咦?)
沒有任何產業在初創時都有錢。沒落產業頂多只能把自己當成新產業,廢棄已經沒競爭力的來時路,重新拓荒。台灣在穩定世代太久了,太習慣有錢才做事。要成事,重點不在錢,而是在有沒有夢想。有了夢想,不是別人就要給你錢,而是自己怎麼做到他人眼中「值得」的價值。如果你的夢想自己實現不出來,叫做媽寶睡午覺。不想成事手斷掉,就不要找藉口沒遇到伯樂。想成事,就持續努力把白日夢修成可以實現的,可以成長的模樣。
題外話,
今年大學傳媒系擠爆了。現實是台灣媒體爛爆了。一些老人忍不住出來說,放聰明點,這碗飯賺不了錢。
如果是我,對這些學子有什麼話說的話,我會說,大學請去旁聽商業傳銷。
我覺得會去選媒體的,應該早就知道現在媒體爛斃了。他們都成人了,不會連有沒有錢賺都分辨不出來。要他們好自為知,是太小看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太高估自己的鹽巴吃太多了。難道現在滿街失業的醫師律師無薪工程師,就比較多碗飯可以吃?在一個不長進的社會,什麼都沒飯吃。時代不同了,不必裝老成。他們選擇的,不是好日子,而是改變。
既然選了媒體,就要想到如果沒有公司要聘用自己,自己要怎麼靠自己的志向活下去。而我認為,要把媒體當主業,幫助自己活下去的附加能力,應該就是同樣以媒體為媒介的傳銷。如果能想到其它類型的配套更好。自己的人生,走下去最好的方案一定不是「放棄」。你有可能會轉向,有可能會改變,你可以白走路,但是就是不要走別人指的路。因為你的人生屬於你自己。也只有說服得了自己的路,才禁得起苦難。沒有一條路是沒有苦難的。如同金凱瑞畢業生演講中聊過的,「如果做不喜歡的事一樣會失敗,為什麼不去做喜歡的事?」
當你聽著政治人物的畢業生致辭,演員的演說,音樂人的巡迴座談會,都不是要你去當政治人物,演員還是音樂人。被科舉訓練成反射QA的人,才會忽略自己原有的差異性。他們的演說,傳承的是經驗。一個為了充實自己的能力而學習的自學者,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聽眾,就能夠轉化他人的歷程,成為自己面對人生的力量。你不需要去當歌手,但是你會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像教科書大綱那樣有排程,不是有標準答案可以告訴你對錯。而是那麼一些人,在人生不確定的路途上,如何肯定自己的方向,如何媒合與現實的差距,如何讓人生以自己的願望鋪出路來。
他們還沒蓋棺論定,就像現在尚是學子的聽眾一樣。前方的路,還是不斷成長延伸。踏過的足跡,證明了自己的模樣。現在,要不斷思考,選擇自己未來想成為的樣子。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