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文化,其實崇尚反智。也許你會感到驚訝,華人對文憑的追求,不是高到知名學府都因為爆滿提出限制了嗎?其實可以仔細回想一下,如果讀書人不當官,(現在換成不賺大錢,)會被尊重嗎?你讀的道理,能夠推展到身邊,書沒有讀得那麼多的人身上嗎?他們買帳嗎?還有,那些學術高牆裡的天龍人,看得起學位不好但是成就很好的人嗎?吳寶春麵包師父,為什麼在需要學習企業經營,也真的擁有企業之後,在台灣申請不到學校?引爆社會對學術界不滿的風波之後,學術界才勉為其難開條件。而這個企業家新人早已決定去新加坡就讀了。
申請者的生涯,不需要等待掌權人的放行。
>>順位士農工商?有沒有搞錯!?
依專制統制者方便而制定出來的反智文化,在台灣依然存在著專業與非專業的壁壘。平民依然堅持土法練鋼,排斥科學與進步。專家看不起草根。分裂的社會,對專制來說是最好的環境。因為不會有太多人想團結起來打造更好的明天。也就不會太介意在權者間的奪權與擾民造成社會的淪落。社會的整體進展會很緩慢,卻又很快被權力爭奪破壞掉文明進展,又從只求溫飽的程度慢慢爬。
文化素養,其實是反智與專家彼此互斥下最大的受害者。
文化的進展對人性來說,應該是必然的。但是對華人的平民來說,是吃飽太閒與矯情的。崇尚優雅宮庭華麗的人們來說,平民是鄙俗的。這兩類卻沒有注意到,他們追求的是相同的:尊重。
在一個武力部族社會,要靠暴力征伐才活得下來。活得下來之後,排在帳棚門口的獸頭數與人頭數就很重要了。因為就算是在這樣文明程度的人,也想要被尊重。武力就是獲得尊重的最佳手段。他們不會覺得碗盤雕花有什麼了不起,需要蒐集起來。
一個脫離了暴力威脅,以溫飽為主要訴求的社會,在免除飢餓的逼迫之後,吃多好,住得多安心,可以吃上幾個世代幾百年,就變成獲得尊重的指標。這一階段思考層面的人,比較看不起書畫藝文。因為那些吃不飽。但是他們自己也有自己得到尊重的指標,就是物質屯積。
一個脫離了飢餓生存威脅的世代,面臨的就不是什麼物質層的問題。吃得再多,胃也只有那麼大。吃得再好,明天不會就不拉屎了。尋找價值,變成活下來的挑戰。得到尊重的指標,就不再是在量及複製上的累積,而是獨特性,也就是文化。
如果處於互相排斥的社會,逆回來看的話,屯積派看不起體驗派,認為他們脫離現實。而武力派看不起屯積派,認為他們積弱不振。順向的話,屯積派看不起武力派不講道理。體驗派看不起屯積派的物質化。
確實,體驗派的生活條件起點比較高,但卻不見得生活代價比較高。反而是獲得認同的基準點比較低。武力派獲得尊重的方式,蠻大依賴血統。因為遺傳好的人,遠比努力的人更能簡單達到孔武有力,壓制他人。武力派的頂尖人數是非常少的。
屯積派就比較脫離了血統的先天劣勢,比較的是時間。你花更多時間努力,你就有機會取得更多資源,得到別人的尊重。頂尖人數佔全部人數的比例,比武力派龐大得多。
體驗派取得尊重的方式就更簡單了。跟血統無關,跟遺產也可以無關,而是跟自身的特質有關。人天生不同。擅用天賦,就有可能在這一個生活層面獲得尊重。頂尖人數佔比又比屯積派高出更多。
人類從物化走向文化,並不只是因為驕傲尊貴,而是為了自由且普遍成功。
這是文化壁壘所障蔽掉的雙贏方案。
台灣假放生真殺生的宗教習慣繼續橫行,溫度剛好大量繁殖細菌的溫體屠宰還是深受奉行。開始重視社會救助後,跟人募款不用拿出財務報表的多得是。要求文化保留卻任其荒廢的也多得是。
是不是較後期發展出來的文化就一定比早期出現的文化來得優越?這我是不同意的。就像黎智英不該否認幼時是偷渡到香港,不走過這樣的日子,他也不可能成為能夠挑戰人心的媒體大亨。但是舒淇也不需要說以前做過什麼。不同的階段,需要體諒,而不是切割,才能一起成長。割斷,很多時候是導致理想夢想長不大,原是好意卻演變成長期社會瘤。這樣說,也許很不客氣。
例如,文化是不是都該被保留?
文化是人文發展的軌跡,但是不是所有足跡都必需留下來。你每次生病擤鼻涕的衛生紙都殺菌烘乾留下來嗎?你每次的畫圖寫字都留一下來嗎?你每次的統一發票都沒丟嗎?很多人連情書都丟了。生活軌跡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生活空間狹小。
例如,在數位拍照及攝影在科技的發展下普及化之後,有很多人出國不是旅遊,是拍照。照顧小孩不是照顧,是攝影。最值得留影的存在,卻沒真實地感受到。因為拍攝人不是在體驗,而是在找角度。留影了一堆,看了幾次?
如果是你家,你會知道,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夠保留,保留也是有代價的。如果是一個剛組成的小家庭,會更明顯感受到,當空間越來越寶貴,成員變多,訪客來訪,就算僅僅是想維持舊有的生活品質,保留回憶的代價也會越來越高。很少人有那個能耐可以買下隔壁鄰居的房子來放自己家裡的回憶,只好不斷對曾經喜歡的物品進行斷捨離,要不然家裡就要變垃圾山了。
這種代價,不會出了家門,進了社會,就消失了。
日前我重回小南門的植物園走走。注意到裡面有一座建築是古蹟。九年前我在那裡附近工作,那時感覺並不是那麼陳舊。如今也蠻意外它用了鐵皮屋頂......。應該是真有那麼窮...。建築附近有幾組桌椅開設咖啡廳。那一段時間前後,台灣正抨擊咖啡廳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很多文化部交由私人單位去維護的古蹟都成了咖啡店,有些社區甚至提出抗議。
我是覺得,如果社會要求政府保留那些古蹟,與其放著它鬧鬼,全部都變成咖啡廳也就算了。反正他們不能傷到古蹟,負責維修,還得協助介紹,咖啡店供過於求時,自然就會倒店了。擔心麼多做什麼?就算複製咖啡店會失去文化多元性,強迫他們改變經營方向,讓想做的人都餓死,一樣也不會有多元性,台北的建成圓環不就是很好的例子?
TNL>>回顧台北建成圓環歷史
那些飆過頭的文化維護者,其實嚴重忽視了社會現實面。靠自己活得下去,才是一個文明值得續存的理由。不是靠國家稅金去養空中樓閣。而咖啡店林立,它顯示的是台灣太缺乏社會功能。空間都以商業最高效能去切割,平民的社交空間不足。咖啡店的蔓延正是在填補這種問題。空間問題,我在巨蛋系列中曾經提過。
>>不過就是蛋嗎~~
專制國度,本來就傾向破壞社會的社群功能。最近在老人照護議題上也慢慢顯現。有閒就下個議題再寫吧...。
最近文化局又被抨擊,傳統火船捕魚模式申請文化保留被拒絕,文化保留的錢,不就應該是拿來扶持那些弱小快被消滅的文化嗎?
政府文化部的錢,當然不是拿來養遺族的。所謂的「扶持」,是認為你有一天能靠自己站起來。如果你的薪水被拿去養難民,然後難民都不必去找工作,你說服得了自己是「做愛心」嗎?
由於我有一點血緣關係,自己這麼說應該不算太過份。
原住民的豐年祭舞蹈是不是應該保留?他們在山裡賺不了什麼錢。於是,九族文化村的一些表演,多多少少保留了原住民的舞蹈文化。但是,你是否有想過,對原住民的代價是什麼?
我們把文化村表演當作是政府給的錢好了。政府每年可以為了這一族給一筆錢。所以有幾位年輕人在青壯年時期就去跳舞了。反正靠文化表演可以活下去,也就不必去另外學什麼技能,也不必社會化進入平地人的生活,還是可以買手機電視,日子過得下去。
然後呢?他們生小孩了。政府該為了他們的小孩擴充經費嗎?接下來就是有限資源的搶奪。所謂原住民文化,是只保留在一開始領錢的那一代人手上嗎?小孩分不到資原,從小就去平地人文化學習自立,上一代過逝,文化一樣要消失。另一種情況,如果說下一代出現,原世代才開始考慮進入平地人的一般生活,讓原住民文化由選出來的青少年接手,失去金援的上一代還有辦法靠自己活得下去嗎?他們一直沒有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能。
一個靠自己無法活下來的文化,用錢是維繫不下去的。而且那些「善心人士」,沒有看到這樣一個簡單決定,之後所遞延下去的殘忍貴族篩選。那筆錢,簡直是君權神授。
原住民文化的維持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舒米恩把自己在平地賺的帶回山上與族人共享。用自己的能力去維持自己的文化。他所帶回去給自己族人的,是「靠自己也可以活得下去」。用自己成長的文化去面對挑戰,也可以贏過平地人,回來繼續成長維持自己故鄉的文化。他們豐年祭不想開給觀光客看,沒問題的,他們也不要政府的錢,政府不該販售他們的節慶。
回過頭來看,傳統撈魚法,靠補魚活得下去嗎?要申請文化部補助,你就該明確訂定出來,三年內你怎麼靠自己活下來。文化部的錢不是用來養文化貴族的。不是申請通過後,續養你,你兒子,你孫子繼續。
同理用在台灣的影視產業。
各國都證明了影視產業是靠自己活得下來的。台灣也只是以前的老人把所有好處都撈走,並不是真的產業本身的文化低落到活不下來。莫名奇妙的是,台灣以前的金馬獎很鼓勵以「藝術」為名,拍沒有人要看的電影。這種電影,就該由那些小眾扶持就夠了,反正也不是拍來給我看的,為什麼我要進戲院?為什麼我繳的稅要繼續支持他們浪費錢?
就算文化部有錢,文化部在選擇支持哪部電影上面,還是有困難的。如果你是審核員,你會把錢給已經拍出好片的製作團隊,還是嘴上說說自己是創新構想需要錢來扶持的團隊?而這兩種團隊,誰比較拿不到錢?
舉個音樂上的例子好了。如果文化部有一筆錢要給音樂,林俊傑來申請了。你是審核人員會給他嗎?林俊傑得過手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他的專輯也幾乎是票房保證,如果他缺錢時文化部給他錢,他再次成功時,文化部好跟世人交差,不是嗎?錢有被善用。當贊助單位貼出文化部時,顯然這個單位的眼光可以繼續扶持好的音樂人出線。事實上,林俊傑在音樂上的成功,應該是在各產業都不難募到款。文化部的錢對他來說不是那麼急需。
如果陳彥衡來跟文化部募款,他說他是地下饒舌歌手,只要文化部肯投資,下一張專輯一定會憾動社會!的確,潛在新秀算是需要文化部扶持的人,但是文化部並不是饒舌樂壇的專家,哪知道他是不是阿斗?這個名字很熟,看過,是嗎?他就是新年跑上舞台歐打林俊傑的罪犯。(本王已經不想正視他的音樂能力了。)如果文化部曾經投資過這種人,現在不是整個很想死嗎?
台灣影視產業不是「很想活下去卻沒資源」的問題,比較嚴重的是自認為「曲高本來就和寡,別人應該要養我」的問題。
(to be continued....)
申請者的生涯,不需要等待掌權人的放行。
>>順位士農工商?有沒有搞錯!?
依專制統制者方便而制定出來的反智文化,在台灣依然存在著專業與非專業的壁壘。平民依然堅持土法練鋼,排斥科學與進步。專家看不起草根。分裂的社會,對專制來說是最好的環境。因為不會有太多人想團結起來打造更好的明天。也就不會太介意在權者間的奪權與擾民造成社會的淪落。社會的整體進展會很緩慢,卻又很快被權力爭奪破壞掉文明進展,又從只求溫飽的程度慢慢爬。
文化素養,其實是反智與專家彼此互斥下最大的受害者。
文化的進展對人性來說,應該是必然的。但是對華人的平民來說,是吃飽太閒與矯情的。崇尚優雅宮庭華麗的人們來說,平民是鄙俗的。這兩類卻沒有注意到,他們追求的是相同的:尊重。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在一個武力部族社會,要靠暴力征伐才活得下來。活得下來之後,排在帳棚門口的獸頭數與人頭數就很重要了。因為就算是在這樣文明程度的人,也想要被尊重。武力就是獲得尊重的最佳手段。他們不會覺得碗盤雕花有什麼了不起,需要蒐集起來。
一個脫離了暴力威脅,以溫飽為主要訴求的社會,在免除飢餓的逼迫之後,吃多好,住得多安心,可以吃上幾個世代幾百年,就變成獲得尊重的指標。這一階段思考層面的人,比較看不起書畫藝文。因為那些吃不飽。但是他們自己也有自己得到尊重的指標,就是物質屯積。
一個脫離了飢餓生存威脅的世代,面臨的就不是什麼物質層的問題。吃得再多,胃也只有那麼大。吃得再好,明天不會就不拉屎了。尋找價值,變成活下來的挑戰。得到尊重的指標,就不再是在量及複製上的累積,而是獨特性,也就是文化。
如果處於互相排斥的社會,逆回來看的話,屯積派看不起體驗派,認為他們脫離現實。而武力派看不起屯積派,認為他們積弱不振。順向的話,屯積派看不起武力派不講道理。體驗派看不起屯積派的物質化。
確實,體驗派的生活條件起點比較高,但卻不見得生活代價比較高。反而是獲得認同的基準點比較低。武力派獲得尊重的方式,蠻大依賴血統。因為遺傳好的人,遠比努力的人更能簡單達到孔武有力,壓制他人。武力派的頂尖人數是非常少的。
屯積派就比較脫離了血統的先天劣勢,比較的是時間。你花更多時間努力,你就有機會取得更多資源,得到別人的尊重。頂尖人數佔全部人數的比例,比武力派龐大得多。
體驗派取得尊重的方式就更簡單了。跟血統無關,跟遺產也可以無關,而是跟自身的特質有關。人天生不同。擅用天賦,就有可能在這一個生活層面獲得尊重。頂尖人數佔比又比屯積派高出更多。
人類從物化走向文化,並不只是因為驕傲尊貴,而是為了自由且普遍成功。
這是文化壁壘所障蔽掉的雙贏方案。
台灣假放生真殺生的宗教習慣繼續橫行,溫度剛好大量繁殖細菌的溫體屠宰還是深受奉行。開始重視社會救助後,跟人募款不用拿出財務報表的多得是。要求文化保留卻任其荒廢的也多得是。
是不是較後期發展出來的文化就一定比早期出現的文化來得優越?這我是不同意的。就像黎智英不該否認幼時是偷渡到香港,不走過這樣的日子,他也不可能成為能夠挑戰人心的媒體大亨。但是舒淇也不需要說以前做過什麼。不同的階段,需要體諒,而不是切割,才能一起成長。割斷,很多時候是導致理想夢想長不大,原是好意卻演變成長期社會瘤。這樣說,也許很不客氣。
例如,文化是不是都該被保留?
文化是人文發展的軌跡,但是不是所有足跡都必需留下來。你每次生病擤鼻涕的衛生紙都殺菌烘乾留下來嗎?你每次的畫圖寫字都留一下來嗎?你每次的統一發票都沒丟嗎?很多人連情書都丟了。生活軌跡的重要性,遠遠比不上生活空間狹小。
例如,在數位拍照及攝影在科技的發展下普及化之後,有很多人出國不是旅遊,是拍照。照顧小孩不是照顧,是攝影。最值得留影的存在,卻沒真實地感受到。因為拍攝人不是在體驗,而是在找角度。留影了一堆,看了幾次?
如果是你家,你會知道,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夠保留,保留也是有代價的。如果是一個剛組成的小家庭,會更明顯感受到,當空間越來越寶貴,成員變多,訪客來訪,就算僅僅是想維持舊有的生活品質,保留回憶的代價也會越來越高。很少人有那個能耐可以買下隔壁鄰居的房子來放自己家裡的回憶,只好不斷對曾經喜歡的物品進行斷捨離,要不然家裡就要變垃圾山了。
這種代價,不會出了家門,進了社會,就消失了。
日前我重回小南門的植物園走走。注意到裡面有一座建築是古蹟。九年前我在那裡附近工作,那時感覺並不是那麼陳舊。如今也蠻意外它用了鐵皮屋頂......。應該是真有那麼窮...。建築附近有幾組桌椅開設咖啡廳。那一段時間前後,台灣正抨擊咖啡廳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很多文化部交由私人單位去維護的古蹟都成了咖啡店,有些社區甚至提出抗議。
我是覺得,如果社會要求政府保留那些古蹟,與其放著它鬧鬼,全部都變成咖啡廳也就算了。反正他們不能傷到古蹟,負責維修,還得協助介紹,咖啡店供過於求時,自然就會倒店了。擔心麼多做什麼?就算複製咖啡店會失去文化多元性,強迫他們改變經營方向,讓想做的人都餓死,一樣也不會有多元性,台北的建成圓環不就是很好的例子?
TNL>>回顧台北建成圓環歷史
那些飆過頭的文化維護者,其實嚴重忽視了社會現實面。靠自己活得下去,才是一個文明值得續存的理由。不是靠國家稅金去養空中樓閣。而咖啡店林立,它顯示的是台灣太缺乏社會功能。空間都以商業最高效能去切割,平民的社交空間不足。咖啡店的蔓延正是在填補這種問題。空間問題,我在巨蛋系列中曾經提過。
>>不過就是蛋嗎~~
專制國度,本來就傾向破壞社會的社群功能。最近在老人照護議題上也慢慢顯現。有閒就下個議題再寫吧...。
最近文化局又被抨擊,傳統火船捕魚模式申請文化保留被拒絕,文化保留的錢,不就應該是拿來扶持那些弱小快被消滅的文化嗎?
政府文化部的錢,當然不是拿來養遺族的。所謂的「扶持」,是認為你有一天能靠自己站起來。如果你的薪水被拿去養難民,然後難民都不必去找工作,你說服得了自己是「做愛心」嗎?
由於我有一點血緣關係,自己這麼說應該不算太過份。
原住民的豐年祭舞蹈是不是應該保留?他們在山裡賺不了什麼錢。於是,九族文化村的一些表演,多多少少保留了原住民的舞蹈文化。但是,你是否有想過,對原住民的代價是什麼?
我們把文化村表演當作是政府給的錢好了。政府每年可以為了這一族給一筆錢。所以有幾位年輕人在青壯年時期就去跳舞了。反正靠文化表演可以活下去,也就不必去另外學什麼技能,也不必社會化進入平地人的生活,還是可以買手機電視,日子過得下去。
然後呢?他們生小孩了。政府該為了他們的小孩擴充經費嗎?接下來就是有限資源的搶奪。所謂原住民文化,是只保留在一開始領錢的那一代人手上嗎?小孩分不到資原,從小就去平地人文化學習自立,上一代過逝,文化一樣要消失。另一種情況,如果說下一代出現,原世代才開始考慮進入平地人的一般生活,讓原住民文化由選出來的青少年接手,失去金援的上一代還有辦法靠自己活得下去嗎?他們一直沒有培養社會需要的技能。
一個靠自己無法活下來的文化,用錢是維繫不下去的。而且那些「善心人士」,沒有看到這樣一個簡單決定,之後所遞延下去的殘忍貴族篩選。那筆錢,簡直是君權神授。
原住民文化的維持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舒米恩把自己在平地賺的帶回山上與族人共享。用自己的能力去維持自己的文化。他所帶回去給自己族人的,是「靠自己也可以活得下去」。用自己成長的文化去面對挑戰,也可以贏過平地人,回來繼續成長維持自己故鄉的文化。他們豐年祭不想開給觀光客看,沒問題的,他們也不要政府的錢,政府不該販售他們的節慶。
回過頭來看,傳統撈魚法,靠補魚活得下去嗎?要申請文化部補助,你就該明確訂定出來,三年內你怎麼靠自己活下來。文化部的錢不是用來養文化貴族的。不是申請通過後,續養你,你兒子,你孫子繼續。
同理用在台灣的影視產業。
各國都證明了影視產業是靠自己活得下來的。台灣也只是以前的老人把所有好處都撈走,並不是真的產業本身的文化低落到活不下來。莫名奇妙的是,台灣以前的金馬獎很鼓勵以「藝術」為名,拍沒有人要看的電影。這種電影,就該由那些小眾扶持就夠了,反正也不是拍來給我看的,為什麼我要進戲院?為什麼我繳的稅要繼續支持他們浪費錢?
就算文化部有錢,文化部在選擇支持哪部電影上面,還是有困難的。如果你是審核員,你會把錢給已經拍出好片的製作團隊,還是嘴上說說自己是創新構想需要錢來扶持的團隊?而這兩種團隊,誰比較拿不到錢?
舉個音樂上的例子好了。如果文化部有一筆錢要給音樂,林俊傑來申請了。你是審核人員會給他嗎?林俊傑得過手金曲獎最佳男歌手獎,他的專輯也幾乎是票房保證,如果他缺錢時文化部給他錢,他再次成功時,文化部好跟世人交差,不是嗎?錢有被善用。當贊助單位貼出文化部時,顯然這個單位的眼光可以繼續扶持好的音樂人出線。事實上,林俊傑在音樂上的成功,應該是在各產業都不難募到款。文化部的錢對他來說不是那麼急需。
如果陳彥衡來跟文化部募款,他說他是地下饒舌歌手,只要文化部肯投資,下一張專輯一定會憾動社會!的確,潛在新秀算是需要文化部扶持的人,但是文化部並不是饒舌樂壇的專家,哪知道他是不是阿斗?這個名字很熟,看過,是嗎?他就是新年跑上舞台歐打林俊傑的罪犯。(本王已經不想正視他的音樂能力了。)如果文化部曾經投資過這種人,現在不是整個很想死嗎?
台灣影視產業不是「很想活下去卻沒資源」的問題,比較嚴重的是自認為「曲高本來就和寡,別人應該要養我」的問題。
(to be continued....)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