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集「讚」癖

不知道台灣的〈柯夢波丹〉(cosmopolitan)六月號出版了沒。它在加拿大版本談了一段 <You are not your likes> ,社交網站使用者對「按讚數」成癮。


女人迷》目睹約會強暴,她選擇直播而不是報案
附贈:
W/A> On ‘Screw’ Parties and Rape Culture – Anonymous
Time> Rape Culture Is Real
Cosmopolitan 美國版近年來走得太前衛,被美國婦協要求列為 18禁雜誌。我想主要是談性關係上太開放吧。不過,如果列為18禁,不是男性買的A書嗎.....?這樣的話,女性自己的性教育要從哪裡學?資訊不平等其實是危險的事。把女孩禁得太純潔,很容易被舌燦蓮花的痞男強暴,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這不是很糟嗎?有A書跟沒A書的差異,一方有太多時間去想,要怎麼釣女孩上鈎;另一方還在為眉來眼去害羞.......。

我不覺得女孩婚前失身都是女孩的錯。除非男性婚前性行為也是大罪。我所讀過多數在學懷孕的故事,女孩是被使亂終棄的。也就是女孩本來相信會結婚。天曉得她這個沒債權抵押的幻想是怎麼植入她心中,但是她並不是一開始就意圖百人斬(?!)。而幾乎所有文化教條都把女性視為財產,失身就是淫亂。

最近朋友剛好聊到。她家要出租,有學生來電詢問。我問,台灣喜歡租給學生耶。 她說,我們不喜歡學生。學生關係很亂。 真出乎我意料之外.....
開啟心視界貼上了 2016年5月4日


也因此在川普崛起之後,越來越多保守州打算立法把墮胎列為犯罪。也對跨性別立法正式歧視.....

Sina全球新聞》北卡州墮胎診所新安全標準提案表決受阻
蘋果》魔力紅取消北卡演唱會 抗議該州歧視跨性別人士
中央廣播電台》奧克拉荷馬墮胎犯罪法案 州長否決

另一則吸引我的性別相關新聞是,美國白人女性的平均壽命在 2008年之後就沒有延長,而其它族裔及性別則跟著科技的發展繼續延長。

BBC〉What's killing white middle-aged American women?

它歸結出重要的原因:教育水平較低。
很怪,是吧。難道白人少女專門出生在窮人家?
我的猜測是,就是白人男性天主教體系的主流思想,讓白人先從女性開始絕種......。
這話怎麼說呢?白人女孩因為主流文化的關係,從小就比其它膚色女孩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更容易被捧,更容易被促擁,更容易成為年輕貌美小鮮肉追求的目標。

........也更容易成為被使亂終棄的受害者。

一個美國橄欖球校隊白人青年,會追求多少個正妹?會有多少正妹投懷送抱?一輩子只死守一個人?這種人不是沒有,是奇葩不能例入統計....。而天主教文化要求女孩子必需死守一夫,不得墮胎。
這種明日之星把妹當然要找主流稱羨的白人正妹,(就先不論許多美加大學院校有強暴文化,也就是把拉拉隊或樂儀隊這類校花找進兄弟會或校隊 party後,一群男學生迷昏她並且集體性侵。)把人家肚子搞大了之後,會放棄球隊光環跟著女孩去養小孩嗎?幾乎不可能。
而這些原為掌上明珠的白人女孩們,又在天主教教義下不得墮胎,只好輟學單親養小孩。因為貧窮而短命。

美國憂慮白人人口數越來越少,如果他們要把女人當牛養,連嚴重遺傳病小孩都不得墮胎,男人才有絕對處置女性及胎兒這兩類產權的話,陷入困難的白人女性應該遠高於其它族裔。無法自救也就縮短了白人族群的數量。

話題飄得太遠。不過, Cosmopolitan 公開談性,也相當於教育女孩自己值得什麼,該避免什麼。女孩才有比較足夠的資訊去應對沙文主義的陷害。失去貞操,很多時候並不是女孩預期的結果。就像第一篇引用的,女孩約會並不預期被強暴。校花應邀出席社交活動並不預期自己成為強暴文化的目標。難道要女孩子不要去愛,跟印度文化那樣,由父母當財產支配就好嗎?還是絕對不能有成就,不要成為名女人,不要當上校花,身為女人註定魯蛇, 就不會遭人算計?

遮掉高度發展的「城市」,許多高度發展的「國家」平均女權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

有時我覺得 Cosmopolitan 的前衛也沒什麼不好。

Cosmopolitan June 2016
這是打哪顆球?
(os: 你有需要跟著前衛嗎....)

回魂到集讚癖。

Cosmopolitan 2016年六月號 <You are not your likes> ,與例一位被 Time 雜誌列為網路名人的 Essena O'Neill,18歲。她從集讚上癮,到完全退出社交媒體。直到 Tumblr 邀她駐站,她標明她收代言費才駐站。


我其實不在乎別人有沒有按讚。尤其是處於特殊狀態下,別人按讚會嚇死我...... (?!) 我判斷我的內容有沒有傳出去的方式是,有些善心人會隨後寫寫心得或延伸話題。(暖心貌)
不過最近玩一個遊戲有感受到按讚的壓力。稍稍理解了為什麼有些興趣變正職就不想幹的感覺...(咦?)

離我生日還有幾小時,趁現在四下無人氣氛良好,來發個壽星許願文(*^︹^*) 祝 我 40th Birthday 快樂! 雖然我們先賢孔子說人到四十應該不惑 但現在的我卻有點困惑… 回想八年多前因為對設計的熱情 與阿信在錄音室的小...
不二良NO2GOOD 粉濕專業貼上了 2016年2月21日

Covet 是服飾穿搭遊戲,而裡面的服飾配件新品都是「當季」!也就是出門逛街也會看到!本王是平日穿很爛,又不承認自己沒眼光的人。所以 Covet 就拿來當作業,培養自己的潮流服飾美感。配好的衣服會由其它玩家評分。
有一天,我居然拿到 5/5分!才注意到另外有一個平均分,只要有參賽,平均分就會調整。而那次的5分把我的平均分從3.xx 拉到4.xx !超級高興啊!下一場,拿到 2.9...... 平均分又被拉下來很多.....。其實我配衣服蠻前衛的,之前不怎麼在乎成績。
有了平均分4分的經歷之後,接下來我覺得 covet 真的變成作業了......。我覺得參賽很勉強,如果又是低分不就頗挫折嗎.....。
跟懶懶聊過之後,想想他以前症頭好像一樣......... (≧∀≦)
只要是人,凡事都會遇到檻,赤阪尊子也是跨了不少次檻才成女王!零分就零分,誰怕誰咩!終於可以平心靜氣繼續玩。也意外地拿到同等級排名第三名!(....在工程師維修出問題時)
Covet 是很值得介紹的好遊戲。他們一直不修好我的畫面比例問題......
這遊戲難得讓我體會到,原來讚譽也會成為摧毀興趣的原因......。(<--唯我獨尊(咦?))

過去沒有網路,也沒有 FB 這種強力連結人群,不小心就把你拱成明星的社交媒體,人們不太容易得到認同,(我倒也不覺得十年前的年輕人就比較不缺認同.....。)到網路世代,越來越多平凡人突然覺得自己也能是別人有興趣的人。原來不用拼到全校第一名,不用是班上的梗王,不用是校花,不用是藍球神投手!當分享注意到數字,有些人就掉進集讚陷阱了。

這是否代表 FB 讚鈕是不好的設計?我不認為。人總是要成長。包括回歸平凡也是一種成長。人生發展階段的三歲學步期,15歲青春期,甚至40歲中年叛逆,都在找認同。只是第一期找的是自我認同,第二期找同儕認同,第三期找小三認同(大誤)(第三期應該屬明確意識到活力改變之後,重新定位自己)。同儕認同期,我覺得自尊心越低的人,越想要更多人的認同。例如 Bill Gates 決定去車庫寫程式時,就不需要多少人認同。如果在同儕期越早找到目標,就越快脫離人際間的虛榮。
也許有些人在 FB 按讚數很快就學到虛榮免疫力,例如 Essena O'Neill 雖然砍了上千張分享圖,但是她才 18歲,就懂了脫離虛榮。科技加速演化,我一直很喜歡的特質。人總會遇上自己的弱點,如果不在 FB 按讚數滑倒,也許會在極限運動逞強受傷,也許會在選美比賽諂媚賣身。(也聽過故事,媽媽年輕時沒贏選美比賽,逼自己女兒像洋娃娃一樣一直參賽。虛榮缺憾擴張到下一代。)

根據報導,每天要按 like 很多次的,嬰兒潮只有 24%,80年代出生的有45%,90年代出生的有52%。報導歸因是新世代比較習慣分享狀態。我倒不那麼覺得。我認為就是成長階段。年輕人會積極營造普遍形象。例如按一堆讚求關注,例如讚一堆報導表示自己很有學問 etc. 年紀越大,就越沒興趣經營這種廣泛形象。例如我就很少按讚,有時就當書籤,先按了晚點再回頭來讀。只有很少數是我想支持才按讚或轉post. 我先活過五百歲了。(咦?)按一堆讚擠爆朋友的版面有什麼好的.....。別人如果跟我一樣把 FB 當新聞讀,被迫擠那麼多別人按讚的標題也不爽吧....。

報導中,媒體心理學博士指出:
*低自尊的人,在積分高及積分低的帖子中,不會因為積分高而高興,而是更注意積分低的帖子,比較符合自我概念的習慣。
(啊不就死好....?)(<--沒有同情心)

*如果剛貼出一篇分享,就忍不住頻頻回查按讚數,而且期望的積分一次比一次高。這就屬於集讚上癮的症狀。

*真實支持比虛擬支持帶給人的滿足感效度,差距有六倍之遙。看到讚數創新高所得到的愉悅,半衰期很短。
(也就是如果你需要支持,不去打造實質關係,而是一堆泛泛之交的「讚」,你其實會像吸毒一樣,需要越來越大量,然後失去打造實質關係的「時間」。演一場無關痛癢的人生戲給別人看。)
(我當時認為Trudeau 親訪 Alberta 是應該的。果然沒錯!)

「量」是比「質」更容易判斷,卻更不具意義。例如蘇打綠就是叫你不要搶票,跟你說三天演出都一樣。五月天說你最好十天都來,我可以逼死自己十天都給你不一樣。當你沈溺於拿到幾個「讚」,其實心知肚明,你不可能有兩千位好朋友,那些按讚的不見得知道你是哪根蔥。半衰期當然很快。如果你是粉絲團小編,你就會去分析自己的內容,爭取更多讚。
但是對於本意為「分享生活」的使用者來說,從「分享」偏斜到「搶讚」,其實就跟直銷賣不了新客戶賣親友是一樣的。不是賣銷售力,而是出賣自己....。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及時派對就對! 」 同學會、死黨婚禮、喜宴、忘年會 我們總在餐桌上分享:喜、怒、哀、樂,而人生不也是一場一場的狂歡派對嗎? . 好「九」沒見到大家的五月天,相隔快一年重回舞台,這場和老朋友們聚會,就是一場人生為歡有幾何...
相信音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貼上了 2016年5月21日

(差一點就被該編(?)笑死 (≧∀≦) )

如果第一篇引用的女孩能分辨「讚」不證明自己,只是自己迷惑於虛榮,她會忘了報警嗎?
虛榮的力量是很大的,大到讓人昏了頭。貸款買包不也是?

陷入虛榮,無法以自身能力肯定自己價值,並不是社交媒體出來才有的情況。只是資訊化社會產生了其它方式,突顯人類普遍的空虛。

治好那些空虛,需要社會的調整。這又是項大工程了。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