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這真的不是開玩笑!資訊業想搬家,現在正是時候! ╰(〞︶〝)╯
凡事都要往好的方向看。
美國過去有很強的消費力。是的。以後就不一定了喔~
美國以前可以廉價買到晚開發國家的商品,是的。以後就不一定了喔~
美國以前要求資訊業交出資料,nsa 積極 hack 庶民資料。以後就變本加厲喔~
加拿大土地多,除了北邊有點融化(?!!)之外,機房可以不用裝冷氣!
太陽能大概很難搬過來。但是我們積極開發各種再生能源!
加拿大也是大量把科技應用到庶民生活的地方!
科技業快來!這裡是你們的天堂~ ╰(〞︶〝)╯
續延資訊業的生命線是我吃果實拜樹頭~
真的不是開玩笑。非常認真思考。一般來說,根據通論提到「美國夢」的意義,美國應該是容易集資,容易把產業發展起來的國家。但是在 FBI & NSA 這一兩年來的作為,以及新總統的保證鎖國承諾,對資訊業來說前景是大傷。
資訊業一直以來多採薄利多銷制度。因為真的沒有什麼實質的東西可以限定使用者等價交換。如果實體產業就是不斷賣勞力賺錢,資訊業就是不斷賣腦力。但是共和黨長年來一直打算推翻資訊自由化。如今總統及參眾院全都落到共和黨手裡,接下來的大法官也會進入共和黨手裡,不論他們要推行墮胎違法,推翻同性戀人權,私營企業資訊受國家監控,或是推行頻寬階級化,都是極有可能通過的。
其中後面兩項,對資訊業的生死存亡有極大影響。
如果企業保存的資訊,國家有自由調閱權,其實跟中國的資訊長城是差不多的。使用者族群會縮小,很根本地打擊資訊業的維生管道。
另一項是頻寬階級化,也就是多付錢網速比較快。(並不是多付錢可用流量比較多。)如果48% 美國人現況拿不出 400元,也絕對不會拿出10元等一天到晚卡死的網路。
政府都支持網路特權化了,還會有公共 wifi 的擴展嗎?不會的。因為就算商家打算以便利的網路留住顧客,也會因為顧客平日生活所需網速轉嫁到商場,導致商場不堪負荷而關掉網路。流量本來就是一筆錢,網速再算上一筆,如果不是貴族才去得了的高級精品店,商場何必自找麻煩?
科技業留在美國,救不了政策方向造成的萎縮。
加拿大人選了全球都贊賞的總理,對於自由與人權有極深的信任與授權。並且試圖發展新的選舉法政黨法。例如最近頗受爭議的,為什麼 500元上限就不算利益掛勾?如果要排除財團遊說慣例,可能對政黨財務出現嚴重打擊。不過這些提議最初的概念是,如果庶民一滴草一點露都願意支持這個政黨,政黨才真的照顧了所有投票給他的百姓。
上一段談的其實就是美國如今的竸爭不平等。美國這次選擇了共和黨,標榜的就是美國夢,強人就該有更大的權力。但是沒跟你說,當你的網路使用權被剝奪時,你沒有機會變成強人。當你的 idea 被財團優勢競爭擠下來時,你也沒有機會變成強人。「強人就能擁有更多」,正是你們這些弱小允許的。我很遺憾 hilary 向黑心炒作藥價的資本家宣戰,而買不起藥的人民居然不想支持,而去支持自己沒份的「美國夢」。
第一個提出空中貨運的是 Amazon, 但是政界有多討厭 Amazon, 起初一直拒絕讓 Amazon 進行飛航測試。第一個得到測試許可的在端士。而今已經有很多 drone 飛來飛去了。 GM 在某一州遊說通過加電站的壟斷權,當地有意願加入財團旗下充電站的商家不禁表達其無奈。因為他們不知道 GM 何時要試行,但是也不敢先加入其它廠商作為充電站。而最早開發出,也已經在路上跑的電動車,是 Tesla。 Tesla 會變得既難找到願意架充電站的商家,也因為 GM 有政府背書的排擠,不清楚是否能用 GM 壟斷的充電站。
資訊業若遭硬體產業及制度性監控所限縮,你以為你看到的是全美國 3x億人,其實可及族群可能降到 1/4或更低。而你想要的發展政策會更因為政府主張資訊封鎖而更萎縮。
資訊業搬到加拿大最大的好處,加拿大重視資訊業的根本:資訊自由化及隱私權。
就算加拿大無法阻止中美土耳其自己蓋資訊長城,加拿大的資訊自由化可以幫助你蓋好內容的根基。資訊業大部份情況下只是媒介,一個媒合內容與消費者的中介質。就算在消費者還不多的情況下,這兩項保障下,會有內容產出者願意協助拓寬使用者族群。
而資訊自由化是高效的內容擴散方式。加拿大新總理分別與中國及歐盟訂約,國內也是著重多元融合,金融機制也很自由,以多國語言及風格散佈到其它國家,會比走向鎖國的國家更方便又不受干擾蒐查。
資訊產業本來就有跨域性。以前加拿大人也很常網上買美國人的東西。搬出一天到晚要你違背向使用者許下隱私承諾搞不好會害你被告的美國,你的員工也不用每天備槍上班,你還是可以把資訊銷售到美國消費者。至於實體物流就看哪裡關稅好安排。如果美國要撕毀所有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大既會是承受最高懲罰關稅的地方,也許加拿大的稅看起來就沒那麼高了。(́◉◞౪◟◉‵)
兄弟邦盡量不交惡,但是你家不歡迎你的理念,搬來繼續服務自己的國家也很好啊~ ╰(〞︶〝)╯
凡事都要往好的方向看。
美國過去有很強的消費力。是的。以後就不一定了喔~
美國以前可以廉價買到晚開發國家的商品,是的。以後就不一定了喔~
美國以前要求資訊業交出資料,nsa 積極 hack 庶民資料。以後就變本加厲喔~
加拿大土地多,除了北邊有點融化(?!!)之外,機房可以不用裝冷氣!
太陽能大概很難搬過來。但是我們積極開發各種再生能源!
加拿大也是大量把科技應用到庶民生活的地方!
科技業快來!這裡是你們的天堂~ ╰(〞︶〝)╯
續延資訊業的生命線是我吃果實拜樹頭~
真的不是開玩笑。非常認真思考。一般來說,根據通論提到「美國夢」的意義,美國應該是容易集資,容易把產業發展起來的國家。但是在 FBI & NSA 這一兩年來的作為,以及新總統的保證鎖國承諾,對資訊業來說前景是大傷。
資訊業一直以來多採薄利多銷制度。因為真的沒有什麼實質的東西可以限定使用者等價交換。如果實體產業就是不斷賣勞力賺錢,資訊業就是不斷賣腦力。但是共和黨長年來一直打算推翻資訊自由化。如今總統及參眾院全都落到共和黨手裡,接下來的大法官也會進入共和黨手裡,不論他們要推行墮胎違法,推翻同性戀人權,私營企業資訊受國家監控,或是推行頻寬階級化,都是極有可能通過的。
其中後面兩項,對資訊業的生死存亡有極大影響。
如果企業保存的資訊,國家有自由調閱權,其實跟中國的資訊長城是差不多的。使用者族群會縮小,很根本地打擊資訊業的維生管道。
另一項是頻寬階級化,也就是多付錢網速比較快。(並不是多付錢可用流量比較多。)如果48% 美國人現況拿不出 400元,也絕對不會拿出10元等一天到晚卡死的網路。
政府都支持網路特權化了,還會有公共 wifi 的擴展嗎?不會的。因為就算商家打算以便利的網路留住顧客,也會因為顧客平日生活所需網速轉嫁到商場,導致商場不堪負荷而關掉網路。流量本來就是一筆錢,網速再算上一筆,如果不是貴族才去得了的高級精品店,商場何必自找麻煩?
科技業留在美國,救不了政策方向造成的萎縮。
加拿大人選了全球都贊賞的總理,對於自由與人權有極深的信任與授權。並且試圖發展新的選舉法政黨法。例如最近頗受爭議的,為什麼 500元上限就不算利益掛勾?如果要排除財團遊說慣例,可能對政黨財務出現嚴重打擊。不過這些提議最初的概念是,如果庶民一滴草一點露都願意支持這個政黨,政黨才真的照顧了所有投票給他的百姓。
上一段談的其實就是美國如今的竸爭不平等。美國這次選擇了共和黨,標榜的就是美國夢,強人就該有更大的權力。但是沒跟你說,當你的網路使用權被剝奪時,你沒有機會變成強人。當你的 idea 被財團優勢競爭擠下來時,你也沒有機會變成強人。「強人就能擁有更多」,正是你們這些弱小允許的。我很遺憾 hilary 向黑心炒作藥價的資本家宣戰,而買不起藥的人民居然不想支持,而去支持自己沒份的「美國夢」。
第一個提出空中貨運的是 Amazon, 但是政界有多討厭 Amazon, 起初一直拒絕讓 Amazon 進行飛航測試。第一個得到測試許可的在端士。而今已經有很多 drone 飛來飛去了。 GM 在某一州遊說通過加電站的壟斷權,當地有意願加入財團旗下充電站的商家不禁表達其無奈。因為他們不知道 GM 何時要試行,但是也不敢先加入其它廠商作為充電站。而最早開發出,也已經在路上跑的電動車,是 Tesla。 Tesla 會變得既難找到願意架充電站的商家,也因為 GM 有政府背書的排擠,不清楚是否能用 GM 壟斷的充電站。
資訊業若遭硬體產業及制度性監控所限縮,你以為你看到的是全美國 3x億人,其實可及族群可能降到 1/4或更低。而你想要的發展政策會更因為政府主張資訊封鎖而更萎縮。
資訊業搬到加拿大最大的好處,加拿大重視資訊業的根本:資訊自由化及隱私權。
就算加拿大無法阻止中美土耳其自己蓋資訊長城,加拿大的資訊自由化可以幫助你蓋好內容的根基。資訊業大部份情況下只是媒介,一個媒合內容與消費者的中介質。就算在消費者還不多的情況下,這兩項保障下,會有內容產出者願意協助拓寬使用者族群。
而資訊自由化是高效的內容擴散方式。加拿大新總理分別與中國及歐盟訂約,國內也是著重多元融合,金融機制也很自由,以多國語言及風格散佈到其它國家,會比走向鎖國的國家更方便又不受干擾蒐查。
資訊產業本來就有跨域性。以前加拿大人也很常網上買美國人的東西。搬出一天到晚要你違背向使用者許下隱私承諾搞不好會害你被告的美國,你的員工也不用每天備槍上班,你還是可以把資訊銷售到美國消費者。至於實體物流就看哪裡關稅好安排。如果美國要撕毀所有自由貿易協定,美國大既會是承受最高懲罰關稅的地方,也許加拿大的稅看起來就沒那麼高了。(́◉◞౪◟◉‵)
兄弟邦盡量不交惡,但是你家不歡迎你的理念,搬來繼續服務自己的國家也很好啊~ ╰(〞︶〝)╯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