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有始有終。
因為某些個人因素思緒不易集中。日前跟懶懶聊到,如果我明天就掛掉了,我才不會擔心世界會不會被腐敗、謊言與歧視給撕裂。因為我盡力了。長命短命對我來說都不壞就是了。雖然這種想法蠻對不起我的家人。前幾天我媽生日,難免會胡思亂想。希望我職涯這樣奇怪的選擇,終能讓我的家人以我為榮。
本篇主要聊的是組織戰。新產業類別跟創意產業比較類似,我會以比較有雛型的創作樂團及插畫作為參考模型,也會混入其他產業。觀察各產業的結構是我的興趣。這篇會是這一系列的結束。以後再發現新大陸(?)的話,會陸續寫成各自獨立的短文。
台灣的創作樂團早期比較以地下樂團以及獨立音樂為主。從很窮的學生銜接到環境有精神耗弱,(當學生不是只有我窮,五月天阿信小時候沒有零用錢,書套也是爸媽帶去買。我的沒錢就是這種沒錢。但是好一點,我至少每天有十元。他家有吉他,我有紅白機,apple2到MS各代電腦。)我真正的樂齡應該從2010年才開始,本王一人住大房子(租的,老宅格居大),想要多吵就多吵,有錢繳責任還夠隨便花。(本王的生活費出奇低。以我第物質概念,應該想像得出來。)速速晃了一些有名的各類檯面上歌手團體,沒多久就被五月天逮到,2012年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參加演唱會。然後我也跟著流言觀察台灣音樂界,剛好五月天也是很會惹麻煩的樂團。從那時一路譙到現在,其實獨立音樂在架構上已經進步蠻多的了。所以這裡就不罵人了。
目前台灣的獨立音樂比較願意面對錢的現實。架構比較穩的例如蛋堡帶領的顏社。八三夭、麋先生及黃明志看起來都比較獨立運作。這裡沒有提創始元老相信音樂,因為他們的規模目前已不適合初入門創作團體,也好像被歸到像滾石及華研等級,但是真的沒有。相音的參與很容易被擠掉,上節目也容易被剪掉,出版作品容易被誣指,他們旗下音樂人的知名度都得靠自己一步一腳印打天下。相音有錢會拿去花在設備及借場地,比較少用在搶媒體及擺平閒雜勢力。例如以前連廁所都破爛的台北小巨蛋,是相音轉投資的理想國為了瑪丹娜前來巡演出錢整修的。小巨蛋本來沒有人要去,大家都羨慕香港紅館。五月天帶起了「香港紅館,台灣小巨蛋」之後,(我能說五月天帶出來,因為這個風氣發生在我觀察他們之後的這幾年。五月天在數位盜版慘戮偶像樂壇之後,〈第二人生〉的投資及規畫披露在商業雜誌,復活了台灣音樂界。)現在五月天很難進得去了,各場演唱會也越來越剝皮,小巨蛋還揚言,給你來唱就是讓你打知名度,賠錢是應該的。看到現在種種的不利,相音的基礎還是很接近獨立樂團。
所謂獨立樂團模式,不是專寫沒人要聽的歌來自我陶醉是偉大的音樂藝術家。而是努力用自己的音樂賺到錢。例如吹音樂介紹中國的獨立樂團,很多都是自己要去找地方演出,賣專輯賺到錢,到下一個演出場地。以前台灣的地下樂團不是走這套,而是談錢太俗氣,一定是奉承市場。以前台灣人做的電影也是訴求沒人要看(咦?)但是會得金馬獎。金馬獎專門選沒人要看的給獎,才叫做藝術。(os:不是辣....囧rz)(說好不譙的又譙一半了....)我覺得沒實力就罵群眾,是台灣過去很明顯的創作人特質。我很看不爽藐視商業的廢物。李安巨額投資了<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VR電影,但是美國人無法正視自己輕易踐踏了自己口口聲聲贊揚的戰場英雄。這真的不是太藝術還是太沒商業概念。單純就是刺到人心。<Blade Runner 2049>, <Mother>也屬這類。
吹音樂〉〉我們邀請了四組台灣音樂人 談他們心目中的惘聞樂隊
樂團各自去接洽演出場地,還算是單兵戰。五月天(又是)那時還帶出合作模式,演出一定要附贈嘉賓,讓演唱會物超所值(咦?)。以前多的是王不見王,大家都是高高在上,生死操在經紀公司手上的「王」。以前的獨立音樂界也是呈現各自互罵大家一起窮死。(我真搞不懂這種腦袋裝什麼...)現在才比較常出現大咖同臺合作。想盡辦法謀生的獨立樂團及後起的經紀公司,也越來越會出現互相介紹與集團化的態勢,例如顏社,老鷹音樂。
創作人要怎麼爭取創作權益,不被大公司壓榨?你自己出來組織集團戰就不用怕被壓榨了。本王沒在吃「保障」這一套,什麼時代了,不願意給出合理契約,就是打垮他啊。商業比的是實力。對,財團有錢買媒介,有錢買比較好的作品,不然就是狂行銷爛作品。〈漂向遠方〉靠哪個財團行銷了?打趴很多偶像歌手主打歌吧!網路化超讚好吧!這個時代,實力有機會被承認。只是不能靠等,靠不到伯樂,你得做到成為自己的伯樂。
插畫家則是比較特別的一類。如果要說音樂界是所有創作人都臣服在財團之下,台灣的插畫家是在網路化之後興起的。他們常常是出於興趣,一開始畫免費的分享在網路上,有名之後被出版社找去出書。插畫書籍一開始在台灣賣得還不錯,很像是因為台灣人不是太喜歡讀字多...。之後台灣才帶領出閱讀風氣。現在在一些閱讀頻道介紹的書籍,跟我所認識的那個時代(沒多久喔,洋葱頭跟馬克愛靠腰好像同期?)字數真是多了好幾倍。不少網路創作者能夠活得下來的,他們自己的商業經營能力也蠻了得,例如馬克還有舞台劇!插畫家不只賣原生產品例如公仔、印花枕頭,也進行產業合作例如幫忙畫飲料封面或繼光香雞排。
https://news.tvbs.com.tw/life/555002
雞排店也吹文創風? 插畫家跨界合作超夯
插畫家這一個產業比較讓大公司承認之後,例如華研就以契約方式簽了著名插畫家,例如Cherng及Duncan。華研協助推廣海外銷售,海外營收額目前已超越國內。一樣是創作人為什麼歌詞創作人會被經紀公司限制,而插畫創作人士得到經紀公司的輔助?我得說那些成功的插畫家,他們本身就已經做到成為自己的伯樂了。
天下雜誌〉〉田馥甄的幕後操盤手,用1萬小時收服世界的耳朵
以上是單純的起步式。以上述兩種方式活下來的,接下來會面臨紅海型轉變的問題。起步式可以跳過去,但是跳過起步式,直接借用紅海轉變的,很容易被操縱。血淋淋的例子就是:fb換演算法。有些類型就是生在紅海模式了,一開始出來就找不到曝光,能先借用平台曝光度最好。借用平台曝光度,記得要盡一切可能拉住所有人回家。回你自己的基地,平台只是廣告用。如果你是作詞人,告訴聽眾詞是你寫的。如果你是插畫家,標上自己的標誌。如果你是做影片的,標上你的影音網站。如果你靠的只有廣告人流,跟三角店面賺過路財差不多。你被房東趕走,顧客也不會記得你是誰。
黃哲斌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有關新聞媒體的文章,指出新聞媒體推動收費機制,可能會再度被集中到統合平台,例如 Google和 medium。我覺得,的確是會集中到統合平台,但不太可能是 Google. 因為 Google 長期借用別人的資源已經成為過街老鼠了。它再把聚合平台拿來做,就有罰不完的款了。 Google 為了要洗清前罪,跟 Facebook 都推廣媒體註冊機制,幫助內容提供者得到使用者的訂閱。
黃哲斌〉〉200歲英國《衛報》 如何絕處逢生?
題外話,The Guardian 是不是付費跟免費服務差不多喔...?我覺得沒有耶....。有一陣子我常態收看的 long reading 突然不發了,我還跑去主站關心一下,才發現它被列為收費模式,也才注意到他們對自己的新聞其實有定期分析與分類。搜尋主站,他們的頻道也是上百種,有些很重要的新聞和評論還是會維持免費。轉收費模式如果沒什麼好處的話,就會退回免費模式。說實在的,我也覺得讀 long reading 有點累......。雖然內容常常是蠻不錯,沒得讀的那幾週,我的閱讀清單很快就清乾淨。過了不久 The Guardian 又繼續發給我long reading。他們最近主題會落在一些從民主退化的國家,例如東歐各國以及萬年酋長總統的非洲。剛好我最近對於民主怎麼消失,如何從根本被結構性改變,導致民主民存實亡,很有興趣。
The Economist 開放的文章就少多了。有開放的文章想要聽語音的話,也是要付錢。
大罪人的 Google不能做聚合平台,沒帶罪的聚合平台有沒有轉頭呢?音樂的話就像Spotify及KKBOX。最近KKBOX跟中國網易雲聯盟。KKBOX的主張是推廣音樂,讓大家多聽新的音樂。這就真的蠻重要。因為老歌真的很古董了。如果要幫助音樂產業,就真的要鼓勵大家聽新歌。如果用著作權把歌曲散佈的機會都擋死的話,所有音樂相關的延伸產業都會發展不下去。這並不表示音樂產業都要做義工。你如果有能力可以收錢,就想辦法發展出可以收錢的模式。但是沒有人知道你是哪根蔥的話,是一定收不到錢。創作者就要衡量哪些東西是可以拿來推廣的。音樂界一向都是以主打歌作為推廣的第一步驟。主打歌在以前卡帶的時代,常常是一整捲裡面唯一能聽的歌(驚!),所以真的不必然是好酒沉甕底。可能好酒在第一天就拿出來送人了。
雜誌是已經出現聚合平台了。例如我訂閱的Texture,基本模式就有近百種。有些會列為高階付費,例如National Geographic的History.有些雜誌會自己做數位版,例如本來有三本童書雜誌本來在清單內,有一天他們全出走了.....哎....我很喜歡看童書(<--幼稚),等我有錢就去他的網站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os:清單有點長了...)。童書跟一般雜誌差別最大的,就是幾乎沒有廣告.....。沒辦法叫小朋友買什麼。如果是服飾或室內設計雜誌,原本實體書上的廣告,全都變數位化跑到更多人的電腦前了啊..。我是廣告商也會覺得沒差吧。廣告還是去登在雜誌上。我當然是看雜誌順便看廣告。哪會沒事翻廣告看?雖然有聚合平台,童書雜誌還是有自己的吸引力。Vogue也每隔一段時間會出版實體書攝影集,設計師專輯等。雜誌是宣傳,特輯是精華。我平常哪知道誰是哪根蔥呢?什麼叫蕾絲紙雕呢?翻糖蛋糕就糖皮嘛。雜誌看出興趣了,就去找專書了。
童書媒體 Cricket Media
在新聞聚合平台也會是這樣。內容出產者要把什麼東西拿去集中平台賺一些微薄的過路費,屬於商業策略。你有時候會拿很重要的東西去打知名度。而當顧客選擇去你的專屬平台消費時,你給他的東西要是特別的。這個特性在音樂界確實看得到。沒有多少人真的欠一個徽章,欠一條毛巾。就像沒有人真的那麼愛吃 Ricky and Morty麥當勞調味醬,但是擠破頭。
其實我覺得出現了聚合平台,資訊生出了不同的層次。一些老貨也會被挖出來整合,例如今天我聽的IGN直播居然是Red Bull三年前的音樂廣播節目標題。而現在Red Bull音樂推廣的是非主流樂團。
當你看向消亡,就什麼都走向盡頭。當你看向可能性,它可能可以是更美好。一樣是編書,細看是不同的工作,我們外行的看起來還不一樣是編書?改變不可怕。要夠懂,就能在灰燼長出新花。
因為某些個人因素思緒不易集中。日前跟懶懶聊到,如果我明天就掛掉了,我才不會擔心世界會不會被腐敗、謊言與歧視給撕裂。因為我盡力了。長命短命對我來說都不壞就是了。雖然這種想法蠻對不起我的家人。前幾天我媽生日,難免會胡思亂想。希望我職涯這樣奇怪的選擇,終能讓我的家人以我為榮。
本篇主要聊的是組織戰。新產業類別跟創意產業比較類似,我會以比較有雛型的創作樂團及插畫作為參考模型,也會混入其他產業。觀察各產業的結構是我的興趣。這篇會是這一系列的結束。以後再發現新大陸(?)的話,會陸續寫成各自獨立的短文。
台灣的創作樂團早期比較以地下樂團以及獨立音樂為主。從很窮的學生銜接到環境有精神耗弱,(當學生不是只有我窮,五月天阿信小時候沒有零用錢,書套也是爸媽帶去買。我的沒錢就是這種沒錢。但是好一點,我至少每天有十元。他家有吉他,我有紅白機,apple2到MS各代電腦。)我真正的樂齡應該從2010年才開始,本王一人住大房子(租的,老宅格居大),想要多吵就多吵,有錢繳責任還夠隨便花。(本王的生活費出奇低。以我第物質概念,應該想像得出來。)速速晃了一些有名的各類檯面上歌手團體,沒多久就被五月天逮到,2012年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參加演唱會。然後我也跟著流言觀察台灣音樂界,剛好五月天也是很會惹麻煩的樂團。從那時一路譙到現在,其實獨立音樂在架構上已經進步蠻多的了。所以這裡就不罵人了。
目前台灣的獨立音樂比較願意面對錢的現實。架構比較穩的例如蛋堡帶領的顏社。八三夭、麋先生及黃明志看起來都比較獨立運作。這裡沒有提創始元老相信音樂,因為他們的規模目前已不適合初入門創作團體,也好像被歸到像滾石及華研等級,但是真的沒有。相音的參與很容易被擠掉,上節目也容易被剪掉,出版作品容易被誣指,他們旗下音樂人的知名度都得靠自己一步一腳印打天下。相音有錢會拿去花在設備及借場地,比較少用在搶媒體及擺平閒雜勢力。例如以前連廁所都破爛的台北小巨蛋,是相音轉投資的理想國為了瑪丹娜前來巡演出錢整修的。小巨蛋本來沒有人要去,大家都羨慕香港紅館。五月天帶起了「香港紅館,台灣小巨蛋」之後,(我能說五月天帶出來,因為這個風氣發生在我觀察他們之後的這幾年。五月天在數位盜版慘戮偶像樂壇之後,〈第二人生〉的投資及規畫披露在商業雜誌,復活了台灣音樂界。)現在五月天很難進得去了,各場演唱會也越來越剝皮,小巨蛋還揚言,給你來唱就是讓你打知名度,賠錢是應該的。看到現在種種的不利,相音的基礎還是很接近獨立樂團。
所謂獨立樂團模式,不是專寫沒人要聽的歌來自我陶醉是偉大的音樂藝術家。而是努力用自己的音樂賺到錢。例如吹音樂介紹中國的獨立樂團,很多都是自己要去找地方演出,賣專輯賺到錢,到下一個演出場地。以前台灣的地下樂團不是走這套,而是談錢太俗氣,一定是奉承市場。以前台灣人做的電影也是訴求沒人要看(咦?)但是會得金馬獎。金馬獎專門選沒人要看的給獎,才叫做藝術。(os:不是辣....囧rz)(說好不譙的又譙一半了....)我覺得沒實力就罵群眾,是台灣過去很明顯的創作人特質。我很看不爽藐視商業的廢物。李安巨額投資了<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VR電影,但是美國人無法正視自己輕易踐踏了自己口口聲聲贊揚的戰場英雄。這真的不是太藝術還是太沒商業概念。單純就是刺到人心。<Blade Runner 2049>, <Mother>也屬這類。
吹音樂〉〉我們邀請了四組台灣音樂人 談他們心目中的惘聞樂隊
樂團各自去接洽演出場地,還算是單兵戰。五月天(又是)那時還帶出合作模式,演出一定要附贈嘉賓,讓演唱會物超所值(咦?)。以前多的是王不見王,大家都是高高在上,生死操在經紀公司手上的「王」。以前的獨立音樂界也是呈現各自互罵大家一起窮死。(我真搞不懂這種腦袋裝什麼...)現在才比較常出現大咖同臺合作。想盡辦法謀生的獨立樂團及後起的經紀公司,也越來越會出現互相介紹與集團化的態勢,例如顏社,老鷹音樂。
創作人要怎麼爭取創作權益,不被大公司壓榨?你自己出來組織集團戰就不用怕被壓榨了。本王沒在吃「保障」這一套,什麼時代了,不願意給出合理契約,就是打垮他啊。商業比的是實力。對,財團有錢買媒介,有錢買比較好的作品,不然就是狂行銷爛作品。〈漂向遠方〉靠哪個財團行銷了?打趴很多偶像歌手主打歌吧!網路化超讚好吧!這個時代,實力有機會被承認。只是不能靠等,靠不到伯樂,你得做到成為自己的伯樂。
插畫家則是比較特別的一類。如果要說音樂界是所有創作人都臣服在財團之下,台灣的插畫家是在網路化之後興起的。他們常常是出於興趣,一開始畫免費的分享在網路上,有名之後被出版社找去出書。插畫書籍一開始在台灣賣得還不錯,很像是因為台灣人不是太喜歡讀字多...。之後台灣才帶領出閱讀風氣。現在在一些閱讀頻道介紹的書籍,跟我所認識的那個時代(沒多久喔,洋葱頭跟馬克愛靠腰好像同期?)字數真是多了好幾倍。不少網路創作者能夠活得下來的,他們自己的商業經營能力也蠻了得,例如馬克還有舞台劇!插畫家不只賣原生產品例如公仔、印花枕頭,也進行產業合作例如幫忙畫飲料封面或繼光香雞排。
https://news.tvbs.com.tw/life/555002
雞排店也吹文創風? 插畫家跨界合作超夯
插畫家這一個產業比較讓大公司承認之後,例如華研就以契約方式簽了著名插畫家,例如Cherng及Duncan。華研協助推廣海外銷售,海外營收額目前已超越國內。一樣是創作人為什麼歌詞創作人會被經紀公司限制,而插畫創作人士得到經紀公司的輔助?我得說那些成功的插畫家,他們本身就已經做到成為自己的伯樂了。
天下雜誌〉〉田馥甄的幕後操盤手,用1萬小時收服世界的耳朵
以上是單純的起步式。以上述兩種方式活下來的,接下來會面臨紅海型轉變的問題。起步式可以跳過去,但是跳過起步式,直接借用紅海轉變的,很容易被操縱。血淋淋的例子就是:fb換演算法。有些類型就是生在紅海模式了,一開始出來就找不到曝光,能先借用平台曝光度最好。借用平台曝光度,記得要盡一切可能拉住所有人回家。回你自己的基地,平台只是廣告用。如果你是作詞人,告訴聽眾詞是你寫的。如果你是插畫家,標上自己的標誌。如果你是做影片的,標上你的影音網站。如果你靠的只有廣告人流,跟三角店面賺過路財差不多。你被房東趕走,顧客也不會記得你是誰。
黃哲斌在幾天前寫了一篇有關新聞媒體的文章,指出新聞媒體推動收費機制,可能會再度被集中到統合平台,例如 Google和 medium。我覺得,的確是會集中到統合平台,但不太可能是 Google. 因為 Google 長期借用別人的資源已經成為過街老鼠了。它再把聚合平台拿來做,就有罰不完的款了。 Google 為了要洗清前罪,跟 Facebook 都推廣媒體註冊機制,幫助內容提供者得到使用者的訂閱。
黃哲斌〉〉200歲英國《衛報》 如何絕處逢生?
題外話,The Guardian 是不是付費跟免費服務差不多喔...?我覺得沒有耶....。有一陣子我常態收看的 long reading 突然不發了,我還跑去主站關心一下,才發現它被列為收費模式,也才注意到他們對自己的新聞其實有定期分析與分類。搜尋主站,他們的頻道也是上百種,有些很重要的新聞和評論還是會維持免費。轉收費模式如果沒什麼好處的話,就會退回免費模式。說實在的,我也覺得讀 long reading 有點累......。雖然內容常常是蠻不錯,沒得讀的那幾週,我的閱讀清單很快就清乾淨。過了不久 The Guardian 又繼續發給我long reading。他們最近主題會落在一些從民主退化的國家,例如東歐各國以及萬年酋長總統的非洲。剛好我最近對於民主怎麼消失,如何從根本被結構性改變,導致民主民存實亡,很有興趣。
The Economist 開放的文章就少多了。有開放的文章想要聽語音的話,也是要付錢。
大罪人的 Google不能做聚合平台,沒帶罪的聚合平台有沒有轉頭呢?音樂的話就像Spotify及KKBOX。最近KKBOX跟中國網易雲聯盟。KKBOX的主張是推廣音樂,讓大家多聽新的音樂。這就真的蠻重要。因為老歌真的很古董了。如果要幫助音樂產業,就真的要鼓勵大家聽新歌。如果用著作權把歌曲散佈的機會都擋死的話,所有音樂相關的延伸產業都會發展不下去。這並不表示音樂產業都要做義工。你如果有能力可以收錢,就想辦法發展出可以收錢的模式。但是沒有人知道你是哪根蔥的話,是一定收不到錢。創作者就要衡量哪些東西是可以拿來推廣的。音樂界一向都是以主打歌作為推廣的第一步驟。主打歌在以前卡帶的時代,常常是一整捲裡面唯一能聽的歌(驚!),所以真的不必然是好酒沉甕底。可能好酒在第一天就拿出來送人了。
雜誌是已經出現聚合平台了。例如我訂閱的Texture,基本模式就有近百種。有些會列為高階付費,例如National Geographic的History.有些雜誌會自己做數位版,例如本來有三本童書雜誌本來在清單內,有一天他們全出走了.....哎....我很喜歡看童書(<--幼稚),等我有錢就去他的網站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os:清單有點長了...)。童書跟一般雜誌差別最大的,就是幾乎沒有廣告.....。沒辦法叫小朋友買什麼。如果是服飾或室內設計雜誌,原本實體書上的廣告,全都變數位化跑到更多人的電腦前了啊..。我是廣告商也會覺得沒差吧。廣告還是去登在雜誌上。我當然是看雜誌順便看廣告。哪會沒事翻廣告看?雖然有聚合平台,童書雜誌還是有自己的吸引力。Vogue也每隔一段時間會出版實體書攝影集,設計師專輯等。雜誌是宣傳,特輯是精華。我平常哪知道誰是哪根蔥呢?什麼叫蕾絲紙雕呢?翻糖蛋糕就糖皮嘛。雜誌看出興趣了,就去找專書了。
童書媒體 Cricket Media
在新聞聚合平台也會是這樣。內容出產者要把什麼東西拿去集中平台賺一些微薄的過路費,屬於商業策略。你有時候會拿很重要的東西去打知名度。而當顧客選擇去你的專屬平台消費時,你給他的東西要是特別的。這個特性在音樂界確實看得到。沒有多少人真的欠一個徽章,欠一條毛巾。就像沒有人真的那麼愛吃 Ricky and Morty麥當勞調味醬,但是擠破頭。
其實我覺得出現了聚合平台,資訊生出了不同的層次。一些老貨也會被挖出來整合,例如今天我聽的IGN直播居然是Red Bull三年前的音樂廣播節目標題。而現在Red Bull音樂推廣的是非主流樂團。
當你看向消亡,就什麼都走向盡頭。當你看向可能性,它可能可以是更美好。一樣是編書,細看是不同的工作,我們外行的看起來還不一樣是編書?改變不可怕。要夠懂,就能在灰燼長出新花。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