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唱片行狂想曲

今天出門我想到我忘記的題目是什麼了。最後一家玫瑰唱片行關門的時候,我有提過音樂零售店不要消失比較好。它不太可能繼續以以前的樣式存在,但是他的消失也一定會造成台灣文化某一部分的消失。就像綜藝節目,它其實也是台灣音樂和戲劇的宣傳媒介。 都沒有人知道出了什麼歌曲或者是什麼節目,台灣辦金曲獎金鐘獎都沒什麼用啊。


網路確實很大地侵蝕了實體零售業,但是那不是絕對的。所以amazone 也開始在開實體零售店。產業科技化的成熟模型應該是虛實並存。我在以前的電子書有寫過,狀態並存是人性使然。這裡就不去考古以前寫什麼了。今天出門我看到跟我的想法很接近的音樂零售店 hmv. hmv 在之前的醜聞案之後已經宣告破產,但是加拿大的hmv 還是掛相同的招牌繼續經營。不過形態跟我以前看的台灣唱片行有很大的差距。就像我看台灣的麥當勞跟這裡的麥當勞也是很不一樣。台灣的麥當勞好太多了!服務真周到!

內容數位化之後,書並不是消失而是轉為精品。紙也不太會消失而變成藝術品。書店的聯合展示功能會大過銷售功能。超級市場也在數位化之後,能把倉儲控管做得更好。服飾店在數位化之後,實體店兼負了驗證功能。

當音樂數位化之後,音樂零售店應該要走入粉絲珍品店。

世界變得數位化之後,人類並沒有變的數位化。我們都很清楚,我們會遺忘。所以我們出門的時候會買紀念品,會拍照留念, 得獎一定要拿到獎狀或獎盃,etc. 雖然大家都沒有早發型失智症,我們都知道一旦離開的那一個情境,隔天醒來就像夢境一場。所以我們要留演唱會票根,拿一個小標示來證明自己的歸屬。

流行音樂產業發展到現在,也不只是音樂而已。誰在唱歌,誰在演奏,又是誰作詞作曲,都是我們想留心的。有一個以前常見,現在找不太到的東西,印像中就是屬於唱片行的東西:藝人海報。我們當然也能在書店文具店看到公眾人物出的書啊,或者是海報,或者是印了他們圖像的小物品。但是那些地方都不太懂該怎麼整理,全部都擠在一起。畢竟對書店跟文具店來說,公眾人物只是他的分類裡面非常小一部分,他們靠實用的東西賺錢,而不是名人效應。但是,名人效應真的很賺錢。而且文化的價值,剛好跟書店文具店成反差,極小一部分落在實用性,屬於附加價值高的增值性。這種經濟模式目前在動漫卡通最完整被保留。
除了賣唱片之外,音樂零售店還可以賣什麼呢?來看看 hmv 目前有什麼東西吧~


最近似乎走復古風,黑膠唱片播放器重出江湖。它出現在3C大賣場賣當然也可以,但是音樂音響店有多種選擇看起來好像比較有可能。真正的鐵桿樂迷,沒在看CP值的,是買爽的.....


款式多樣隨你挑~



8'07" ~ 18'30" 我才知道黑膠唱片是怎麼回事.......。賣黑膠唱片機不稀奇, Mafia 同綑才稀奇!

都賣播放器了,不賣黑膠唱片怎麼行呢。你以為都是經典嗎?Norah Jones 跟 StarWar 都是新片喔。一片 35~45。

回頭看看唱片....兩片20元 …..。一樣聽得到音樂,花錢是花爽的。人性嘛~

影視相關產品。除了動漫雕塑及印花之外,中間排的是電影及影集符號的鏡子。下排是電影電視的小說。


電影電視樂團的玩偶跟杯子


枕頭玩具和桌遊

大型海報跟桌遊。不要以為所有的名字看起來很熟,risk海戰就是海戰,大富翁就是普通的大富翁, clue 就是普通的警匪遊戲。他們其實有冠名再設計。我印像中 clue 有 《邪惡力量Supernatural 》版,risk 有 《NCIS》版,大富翁也有某長壽劇版。

還有各種造型的睡衣,例如皮卡丘套裝。影視印花上衣。影視動漫配件帽子手套等等。

除了還有在賣音樂的  hmv 之外,另外我有看到一間純粹的粉絲店 。他大概算是這個產業系統的雛形,有占到空缺,但是分類還不夠細緻。

萬聖節快到了,看起來很像 cosplay 專賣店.....


我蠻想要下面那個帽子 ….(OS: 你又想偷渡什麼東西 (OДO) ! )

屁股不是重點(?!)。那些鑰匙圈,原子筆,小玩具,都是動漫玩偶或者是裡面出現的配件。

這段時間比較多誇張的影視/動漫/電玩Cosplay 配件。

暑假期間拍到的看起來比較正常。例如科南的領結,《權力遊戲 Game of thrones》的龍女項鍊,《美少女戰士》髮夾,《英雄天團Big HERO six 》髮夾etc.

棉被枕頭印花上衣。保護智慧財產權,拍得糊了點。(os: 少來!就是拍攝技術很差!)

玩偶桌遊背包香水。沒錯!連香水都有!

影劇動漫衍生飾品。例如奇幻類哈利波特,中古歐洲,精靈族,龍族,etc.

手機盒/錢包/門禁卡/旅行小袋/小娃娃/小鏡子/etc.

薩爾達傳說專櫃。東西出得多就可以直接立一個櫃。

漫畫店超會賣版權印花。不需要故事,不需要電玩,也不需要音樂。

最後順便夾一個遙控飛機/遙控船/飛行攝影機/電動滑板/什麼都賣的嗜好品店。這些在台灣也有賣。當你會花錢在非實用品上,其實潛力還蠻大.....

唱片行轉型之後不必一定只賣音樂。台灣的演藝界好像除了八卦媒體,沒有什麼更好的行銷管道。八卦媒體擺明了是要剝削他們的。公眾人物努力建立社會形象,他們值得更好的待遇。嗜好品店能夠聯合東西可以很深入生活。很多人青少年時期都還蠻願意把錢花在偶像身上。其實也不能說年紀大了就不會花在這方面。只是會更抽象化。你40歲了還在桌上放劉德華的頭像就很怪啊。但是你放一個100個《自傳》皇冠還會覺得很有品味。

嗜好品店粉絲店,對音樂界/影視綜藝/電玩界其實是一個互利的共生系統。音樂零售店不需要因為數位化被消滅,台灣好像沒有多少商業類型,比唱片行更適合去善用藝人營造的品牌。



最後夾一小片觀點:
風傳媒》免錢又好用?政府辦活動沒預算就找街頭藝人來撐場面,到底是在推廣還是在壓榨?

別誤會,我對這一篇沒有什麼想法,他說的很對。出得起香蕉就只能請得起 …..
作為演出者尊重自己的專業也是有必要的。 但是你的專業如果沒有人知道,利用這個機會去宣傳也是不錯。只是以觀眾角度來看,黃安來免費唱,跟納豆來唱,還是有差。前者你會叫主辦方去死吧,或者你多多少少會留下來聽笑話梗。
有個活動辦的很爛,也只是交差而已。大家還是會認為你沒做事,挖坑自己跳。

只是在音樂界的話,有些人做幕前,有些人做幕後。也許做幕前的可以到中國或其他國家辦演唱會,做幕後的寫詞寫曲,在數位轉型前,應該會因為音樂出版產業的壟斷被埋沒的人更多。現在數位平台,即使是幕後創作者,也有更多被發掘的機會。對演出者來說,每場都是一次創造。對於幕後來說,比較像是交件之後就結束工作了。

你的作品會不會替你發聲?其實會。但是那個形象需要自己出來塑造。有一個比較淒慘的例子,Taylor Swift 有一次以化名跟一位幕後男性創作者共同創一首歌,寫給蕾哈娜。Taylor做好樣本寄給共同創作人,結果這名共同創作人 交給Rihanna發表的時候並沒有掛上Taylor的化名。當時 Taylor 並沒有出來說什麼。之後遇到雙 K 夾殺,Taylor 低潮時回過頭來回收這首歌。慘的是,共同創作人是沒改作品就改唱成自己的版本。而 Taylor 討回 credit 時是以母帶作證........
作品真的會為你發聲,但是要靠你自己......

李宗盛也寫過書,方文山也寫過書。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自己曾經做過的作品。幕後創作者賺錢養家的方法,本來就會跟幕前的演出者不一樣。重複的東西賺不了錢。不走上舞台,就改用其他方式,呈現出你的創作還是「活的」。聽得精的人會知道你的存在。
粉絲店應該也會是個好管道。(▔ω▔)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假病人

讀到這篇覺得蠻有意思~。 天下》 將自己的不幸歸咎他人,最是不幸 from

軟陶

前陣子一直想做一件事,(好吧,我隨時都想做很多事....,)最近家裡施工,本來預估有一天要看家,我跟不熟的人常常是很沒話,為了避免跟施工隊沈漠對望的尷尬,提早把材料買了。施工日變手工日。 說起來施工這件事也是一波三折,最後施工隊第二天沒來,由於睡眠不足,整個變成大半夜才動手...。 材料是 Fimo 軟陶。不太清楚台灣是不是買得到,因為軟陶在攝氏 32度以上開始凝結,對台灣商店是蠻不利的情況。Fimo (我在這裡買的 Deserre> Fimo ) 比我想像的硬,最後還是出動了壓麵機。(沒錯...就是我拿來做餅乾的機器.....。擦乾淨就沒事了,對吧...。)

因為性別歧視

為什麼 Sophie 常常會被挑出來罵? 因為性別歧視。而罵她的不只男性,還有女性。就像美國也有不少女性會投票給對待女人如牲畜的川普。 那些責罵 Sophie 的人,並沒有想知道她在 instagram 上到底表達了什麼。 Spohie 寫的是:「感謝一路上支持女人的人。」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她的伴侶。就算是瞎子也看得出來。 Justin Trudeau 是女權主義者,所以他盡力支持妻子去達成她想要的成就。 陌生人幫助你,你不會感謝嗎?因為幫助你的人是你的伴侶,你就不感謝了嗎?